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口负增长

中国人口负增长


“就业难”与 “用工荒”风险 就业难” 用工荒”
计划生育
简要原理分析图
消费者↓
年轻劳力↓
总劳力过剩 年轻劳力短缺 就业难 用工荒
1、计划生育增加现在就业压力 需求 消费
计划生育
生产
就业 人口
计划生育
妇女劳动参与率↑ 妇女劳动参与率↑
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高达 86%,世界罕见 86%
普通消费↓ 普通消费↓ 婴儿特定消费↓ 婴儿特定消费↓
多养个孩子等于买份最好的养老保险
存钱不如存人! 存钱不如存人 ! 多养个孩子等 于买份最好的养老保险。 于买份最好的养老保险 。 少壮 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9岁老人付达信 69岁老人付达信 抢劫只为入狱养老
出生性别结构失衡风险
中 国 历 年 出 生 性 别
出 生 性 别 比
我国现存人口政策引发严重社会风险
计划生育后果始料不及
1980年 1980年9月25日《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 25日 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独生子 女政策全面展开。当时认为: •不会出现出生性别比失衡 •老年化最快也得在2020年后 老年化最快也得在2020年后 •人口红利 •能做到老有所养 •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不必担心劳动力短缺 实际上: 性别比>120 性别比>120 •1999年进入老年化 1999年进入老年化 养老金严重短缺 •增加就业压力 •降低人口素质 •2004年后出现用工荒, 2004年后出现用工荒, 2010年全国范围的用工荒 2010年全国范围的用工荒
关于尽快调整我国人口政策的建议案
关于尽快调整我国人口政策的建议案》 《关于尽快调整我国人口政策的建议案》 ——2011年两会提案之四 2011年两会提案之四 2011
• “一胎”政策已完成历史使命调整生育政策刻不容 缓 • 二.“一胎化”人口政策带来日趋严重的社会问 题 • 三.人口政策调整的基本方向
13
老有所养,谁来养? 老有所养,谁来养? ——养老风险 ——养老风险
80+ 65+ 60+ 25-59 15-24 5–14 0-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80+ 65+ 60+ 25-59 15-24 5–14 0-4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统计图
0 5 10 15 20 25
性 别 比 ( )
男人 女人

20 0 20 4 0 20 6 0 20 8 10 20 1 20 2 14 20 1 20 6 18 20 2 20 0 22 20 2 20 4 26Leabharlann 年20国防风险
• 国防归根结底是人防。
人口规模的下降不但导致适龄参军入伍人数下降, 也导致支撑国防的经济规模下降。
就业容量↓ 就业容量↓
失业率↑ 失业率↑
计划生育诱发劳动力开始全面短缺
民工潮 用工荒
10.5 10.0 9.5 9.0
口 ( 亿 ) 15-64 15-64 岁 人
-
4.75 4.50 4.25 岁人 口 4.00 ( 3.75 ) 3.50 3.25
亿 -
8.5 8.0 7.5 7.0
15-64 15-
中国与印度老年人口的抚养对比图
老 年 抚 养 比 % % % % % % % %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80 90 00 10 19 19 20 20
中国
印度
30 20 40 20 20 20 20 50
年份
只生一个好 政府给养老 养老不能靠政府 宋健 1980年 1980年 龙永图 2007年 2007年
• 中国现役军人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持续增

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 缓解今后的老年化压力 停止计划生育 弥补今后劳动力短缺 调整性别出生比 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
1980年9月25日《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 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全面实行,但同时也明确提 出:“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和,也就可 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011年果断停止计划生育,是化“危”为“机”的最后机会。
中国的世代更替水平不是2.1而是2.3 中国的世代更替水平不是2.1而是2.3以上 2.1而是2.3以上
发达国家: 婴儿死亡率普遍在3 婴儿死亡率普遍在3-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普遍在5‰左右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普遍在5 出生性别比为正常的105左右 出生性别比为正常的105左右
中国:
世代更替水平 生育率=2.1 生育率=2.1
2000年婴儿死亡率为32‰ 2000年婴儿死亡率为32‰。 2000年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0‰ 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0‰。 中国儿童死亡率、青少年死亡率、孕产 妇死亡率等也都远高于发达国家。 中国出生性别比超过120。 中国出生性别比超过120。
世代更替水平 生育率>2.3 生育率>2.3
计划生育使命已然终结
• 中国于1971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 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简称“一胎化”)。这封《公开信》的发 表标志着我国以“一胎化”为中心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启动。 • 30年来,“一胎化”人口政策在中华大地全面实施,我国的人口 我国的人口 过快增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和解决, 过快增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和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整个 社会贫困落后的局面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据全国人口普查和国 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我国的人口年均增 长率已经从1.59%下降到0.47%,年均增加人口从1350万减少到626万, 妇女总和生育率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2.5左右下降到1.5左右。 • 与之相对应,我国实现了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实现了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从 实现了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1980年的252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4400 美元,增长了16.5倍,我国城 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改善,各项指标均已接近达到小康社会的 水平。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75 80 70 85 90 95 65 19 19 19 19 19 19 19 00 20 20 05
生 国

生 性别

19
光棍危机
中国历年初婚年龄男人/ 中国历年初婚年龄男人/女人
140 135 130 125 120 “ 115 110 105 100 95
80+ 65+ 60+ 25-59 15-24 5–14 0-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30
35
40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1950年) 年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2005年) 年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2050年)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 年
20-39岁劳动力在2002年开始负增长, 19-22岁劳动力在2009年后剧减 20-39岁劳动力在 岁劳动力在2002年开始负增长 19-22岁劳动力在 年开始负增长, 岁劳动力在2009年后剧减
19 90 19 95 20 00 20 05 20 10 20 15 20 20 20 25 20 30
过犹不及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X Data
中国历年总和生育率
2D Graph 1
生 育 率
Y Data
在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双 重作用下, 重作用下,中国总和生育 率: 1970年:5 1970年:5.81 1979年:2 1979年:2.75 1990年:2 1990年:2.17 1995年:1 1995年:1.43 2000年:1 22(普查) 2000年:1.22(普查) 2005年:1 2005年:1.33
停止计划生育 箭在弦上
计划生育政策是一把双刃剑
持续低生育率与“温水煮青蛙”异曲同工
计划生育政策本身存在结构性缺陷
另一批社会贤达对于计划生育的看法
不宜采取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自己决定生育子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蔡守秋 蔡守秋 我是从责任上来考虑的。我研究了一辈子咋降低人口,现在头发白了,生育率降了, 却发现好多新问题又出来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再这么下去,我们进入人口负 增长以后,恐怕将不知如何应对。”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 顾宝昌 生育权是先于国家和法律而发生的基本人权,与生俱来、神圣而不可剥夺。保障自 由生育权是保障人权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计划生育三十年来对国家、民族、公民的 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早日废除计划生育政策,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凤凰周刊》专栏作家贾葭 贾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