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小板生理止血ppt课件

血小板生理止血ppt课件


生理性止血过程
1. 血管收缩 损伤刺激;血管壁的损伤 ;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 质 2. 血小板血栓形成 血小板粘附、聚集在血管受损处,形成止血栓 (初步止血) 3. 血液凝固 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 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有效止 血)
当我们的皮肤被划破或者受伤时,身体会立即做出一系列 的反应,以阻止血液流失以及细菌从受伤部位进入身体。 如上图所示,皮肤和毛细血管已经受伤,血液正在渗出毛 细血管,同时细菌开始聚集,这时,身体将会开始愈合伤 口的过程。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黏附(adhesion):与非血小板表面 2.释放(release):ATP、ADP、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 3.聚集(aggregation):与血小板之间 4.收缩(contraction):收缩蛋白 5.吸附(adsorption):凝血因子(I、V、XI、XIII)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 从血管流出,但几分钟后出血就自行停止的现象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用一个小撞针或注 射器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 续的时间
正常值:1-3min 生理意义:反映生理性止血状态,与血小板的数
量和功能密切相关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血小板生理止 血
血小板
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 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数量:(100~300)×109/L 形态:双面微凸的圆盘状, 体积小,无细胞核, 直径2~3μm 寿命:平均寿命7~14天 破坏:衰老后在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 功能:(1) 生理止血 (2) 凝血作用 (3) 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保持血管的 完 整性
当皮肤组织受伤引起血管破裂时,血小板会非常迅速地汇集到 伤口,并在那里互相附着在一起,形成血栓。血小板与被破坏 的细胞一起形成一种纤维网络,以捕获红细胞形成血块。与此 同时,白细胞穿过血管壁,消灭入侵的细菌。
由红细胞形成的血块最终会变干而收缩,并在伤口外部结痂, 使得组织在进行自身修复时不再受到伤害,且阻止细菌进入伤 口。当组织完果是大血管(如主动脉)破裂,则会由于流出的血液压力过 大而使血液无法凝固。
1、释放缩血管物质(如5-羟色胺),使受损



血管收缩; 2、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较松软的血小板 血栓; 3、血小板能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大量凝血分 子,促进血液凝固的进行; 4、血小板释放促凝物质,参与止血过程; 5、血小板的收缩蛋白引起血小板收缩,使血 凝块回缩,松软的止血栓变为坚实的止血栓, 使止血更为牢固。
总 结
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下组织
血管收缩 血小板激活
(粘附、聚集、释放)
凝血系统 激活
血小板止血栓 血凝块形成
纤维蛋白 形成
End !!!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