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前面几章索研究的偏微分方程都是线性的,但在实际工程级数及自然科学中索遇到的方程大多都是非线性的,在有些情况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对问题补充了一些附加的条件或略去一些次要的项,才得到线性方程。
在这一章内,我们将从一个具体问题出发引入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概念,然后重点讨论两类重要的非线性方程。
§9.1 极小曲面问题在第八章内已经说过,求解一个边值问题可以转化成求它所对应的一个泛函的最小值(当然,一般说来变分问题的解只是原边值问题的弱解)。
其实,在数学里也已证明了相反的结论,即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变分问题的解必满足一个微分方程。
在这一节内,我们以极小曲面问题为例说明这个事实。
设Ω是平面上有界区域,它的边界∂Ω是充分光滑的,其方程为:(),(),x x s y y s ==00s s ≤≤ 其中00(0)(),(0)()x x s y y s ==即∂Ω是一条闭曲线。
现在在∂Ω上给定一条空间曲线l (即作一条空间曲线l ,使它到Ω所在平面的投影为∂Ω):0(),:(),0,(),x x s l y y s s s u s ϕ=⎧⎪=≤≤⎨⎪=⎩(9.1) 这里0(0)()s ϕϕ=。
所谓极小曲面问题就是要确定一张定义在Ω上的曲面S ,使得(1)S 以l 为周界;(2)S 的表面积在所有以l 为周界的曲面中是最小的。
假定空间曲面的方程为(,)v v x y =则由微积分学可知,这个曲面的表面积为()J v =⎰⎰(9.2) 于是上述极小曲面问题就变成求一个函数u ,使得(1)由(,)u u x y =所表示的曲面以l 为周界,即1(),u C u ϕ∂Ω∈Ω=,或者说,u M ϕ∈,其中M ϕ由(8.7)给出;(2)()min ()v M J u J v ϕ∈= (9.3) 这是一个变分问题。
如何求出变分问题(9.3)的解?我们先来看看假若u M ϕ∈是(9.3)的解,那么u 必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为此,在0M 任取一个元素v ,即任取0v M ∈,即1(),0v C v ∂Ω∈Ω=。
对任意(,),u v M ϕεε∈-∞+∞+∈,记()()j J u v εε=+ (9.4)其中()J u 由(9.2)确定,从(9.2)可知()j ε是定义在R 上的一个可微函数,由于u 是(9.3)的解,所以对任意R ε∈处取得最小值,故(0)0j '= (9.5)不难看出()()()u v v u v v j εεε+++'=⎰⎰代入(9.5)得]0x y u dxdy Ω=⎰⎰假若u 具有更好的光滑性,例如2()u C ∈Ω,由格林公式可得{0u vdxdy x y Ω∂∂-++=∂∂⎰⎰⎰ 由于0v M ∈,即0v ∂Ω=,因此上式左端第二项为零,再由v 的任意性及被积函数的连续性可知0u x y ∂∂+=∂∂ (9.6) 这个方程称为变分问题(9.3)的Euler 方程。
上面的推导说明,如果u 是(9.3)的解,且2()u C ∈Ω,则u 必满足(9.6),当然还满足边界条件u ϕ∂Ω= (9.7)因此定义在Ω上且以空间曲线l 为周界的极小曲面(,)u u x y =必定在Ω内适合方程(9.6)和在∂Ω上满足边界条件(9.7)。
方程(9.6)可以改写成22(1)2(1)0y xx x y xy x yy u u u u u u u +-++= (9.8)这个方程通常称为极小曲面方程。
它有什么特点?它关于二阶导数,xx xy u u 及yy u 是线性的,但它们前面的系数分别含有2yu ,x y u u 及2x u ,所以对x u ,y u 来说它不是线性关系,特别是,如果把x u ,y u ,,xx xy u u 及yy u 同等看待,这个方程对它们不少线性方程,故它是一个非线性方程。
§9.2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举例在上一节内,我们以极小曲面问题为例得到了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9.8),其实,在力学、物理学及几何学中都有大量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例如,在热传导问题(第一章第一节例4)中,如果热传导系数k 不是常数,而是温度的函数,则三维热传导方程为(())(())(())u u u u k u k u k u t x x y y z z∂∂∂∂∂∂∂=++∂∂∂∂∂∂∂ (9.9) 这也是一个非线性方程。
在流体力学中,描述粘性气体运动的方程是著名的Navier-Stokes 方程,其形式为31()0i i iu t x ρρ=∂∂+=∂∂∑ (连续性方程) 1ij i j i jdu p dt x x τρ∂∂=-+∂∂∑ (动量方程) 211()()2p i ij j i j j d u T p C T u dt x x tλτρρ∂∂∂+=++∂∂∂∑∑(能量方程) 其中,2()3i i ij i l ij ij l j i l d u p R T dt t x u u u x x x ρτηδ∂∂=+=∂∂∂∂∂=+-∂∂∂∑∑ (9.11)这里ρ是流体密度,123(,,)u u u u =是流速,T 是温度,η、ξ是粘性系数,λ是传热系数,p 是压强,p C 是定压比热,R 是气体常数,ij τ表示粘滞力的张量,ij δ是Kronecker 记号,即1,0,ij i j i jδ=⎧=⎨≠⎩当流体为不可压缩时,ρ是长和数;又若不计温度的变化,这(9.10)化为不可压缩流体的Navier-Stockes 方程10,i i i i i i u du p u x dt x ηρρ∂∂==-+∆∂∂∑ (9.12) 取1ρ≡,并利用(9.11),这上述方程组为31310,1,2,30i i i j j j ii i i u u p u u i t x x u x η==∂∂∂-∆++==∂∂∂∂=∂∑∑ (9.13)这是关于123,,,p u u u 的非线性方程组。
在热平衡问题中,如果热传导系数是常数,但物体内含有一个依赖于温度及温度梯度的热源,则可得(,,)u f x u u ∆=∇ (9.14)在微分几何中,若要求出中曲率κ为已知的曲面时,就需要求解下列方程:2(,,,,)rt s f x y u p q -= (9.15)其中,,,,x y x x x y y y p u q u r u s u t u =====。
这个方程称为蒙日-安培尔(Monge-Ampere )方程。
上面我们已经从不同的问题引入了一些非线性方程或方程组,现在再对它们作一些比较。
方程(9.14)中的最高阶导数(即二阶导数)部分纯粹是线性得,它的非线性只出现在函数u 及其一阶导数项,这样的方程称为半线性方程,方程组(9.13)也是半线性的;方程(9.8)对最高阶导数(二阶导数项)来说是线性的,但它们的系数依赖于未知函数的非最高阶导数(那里是一阶导数),这样的方程称为拟线性的;方程(9.15)的特点是对最高阶导数(二阶导数)也是非线性的,这样的方程称为完全非线性(或真正非线性)方程。
显而易见,完全非线性方程的非线性程度最高,半线性方程的非线性程度最低,拟线性方程的非线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一般说来是无法求出解的表达式,只能求其近似解。
但对一些很特殊的情形,通过适当的未知函数的变换将方程化成线性方程,或者经过适当的数学处理化成可以求解的方程,下面举例说明。
例1 在流体力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比尔吉斯(Burgers )方程t x xx u uu u λ+= (9.16)这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为了解这个方程,令x u v =,再对x 积分一次可得212t x xx v v v λ+= 再令2ln v λψ=-则得t xx ψλψ=这是一维的线性热传导方程,对它的各种定解问题可以用第二、三中的方法求出它的解,有了ψ之后可以求出u 。
例2 在微分几何中遇到如下Liouville 方程u u e x y∂=∂∂ (9.17) 这是一个半线性的二阶方程。
若令u '是0u x y'∂=∂∂ (9.18) 的解,再构造一个偏微分方程组1()21()22u u u u u u e x x u u e yy ββ'+'-⎧'∂∂=-⎪∂∂⎪⎨'∂∂⎪=--⎪∂∂⎩ (9.19) 其中β是常数。
通过计算可以验证:若u 是(9.19)的解,则u 必是(9.17)的解。
有第三章已知,(9.18)的解总可以写成(,)()()u x y f x g y '=+其中,f g 是任意可微函数。
有了u '再解(9.19),最后可得(9.17)的通解exp[(()())2]2ln exp ()exp(())2f x g y u f x dx g y dy β⎡⎤⎢⎥-=⎢⎥⎢⎥-+-⎢⎥⎣⎦⎰ 与线性方程相比,非线性方程还有一个特点,即它的解即使存在,也不一定对所有的时间0t ≥都存在(当然假定方程中含有时间变量t ),而只是再某个有限时间内存在,见下例 例3 考虑Riccati 方程的初值问题200,0(0)()dv v t dtv v v ⎧=>⎪⎨⎪=⎩是常数 (8.20) 容易求出它的解00()1v v t v =- 显然,若00v <,则(9.20)的解对所有0t ≥都存在,简称整体存在;若00v >,则当01t v →时,()v t →+∞,这时解在时刻001t v =产生破裂,所以(9.20)只在01[0,)v 内有解,简称解是局部存在的。
§9.3 单个守恒律 激波在这一节内,我们将研究形如()0t x u f u += (9.21)的一阶非线性双曲型方程初值问题。
由于方程(9.21)左端是散度形式,通常将它称为守恒律。
我们将要指出这个方程的解可能产生间断,并着重介绍激波的概念。
先看一个特例,即考虑Burgers 方程的初值问题0,0,, (9.22)(,0)(),, (9.23)t x u uu t x u x x x ϕ+=>-∞<<+∞⎧⎨=-∞<<+∞⎩ 在这个问题古典解(1C 类解)存在的范围内,可由(,)dx u x t dt= (9.24) 定义其特征线。
显然,沿着特征线有0du dt= 即u 在每一条特征线上取常数值。
由(9.24)知特征线是直线,通过点0(,0)x 的特征线为00()x x t x ϕ=+ (9.25)在其上0()u x ϕ= (9.26)设()x ϕ的1C 模有界(即sup ()sup ()x x M ϕϕ'+≤),且t 较小,则有00()10x t x ϕ∂'=+>∂ 故由(9.25)可得0(,)x x t ψ=代入(9.26)即得问题(9.22),(9.23)的解为((,))u x t ϕψ=这说明,这个问题总存在惟一的局部古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