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观察的方法与种类
• 正式观察法
• 实况详录法 • 时间取样法 • 事件取样法 • 特征等级评定
计划-实施-解释-应用
• 非正式观察法
• 日记描述法 • 轶事记录法何谓“教学策略”? 2 幼儿课堂教学策略的类型
3 幼儿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原则 4 幼儿课堂教学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 策略
相互影响
• 发出具有影响力声音 • 构建属于自己的幼儿教育学 • 与时俱进,前瞻性 • 因地制宜,适应性 • 摈弃“去主体性” • 头脑风暴主动建构 • 这教材给我们一个思路:我们其实和幼儿
一样需要主动建构
现象学教育学
• 实践取向 • 基于真实情境中的事件本身 • 在情景和实践中提升教育策略 • 实践反思 • 行动研究 • 专家对话 • 形成教育机智 • 练就教育智慧
何谓“教学策略”
• 教学策略是指 “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 幼儿学习,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 方法”。
• 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包括计划与设计、时 间管理与课堂管理、讲授、提问与讨论、 运用教学媒体及实践、情感、评估与自我 监控等七个维度。
• 教学策略由课前策略、课中策略和课后策 略三部分组成。
•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 者和引导者
• 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教材架构
•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基本理念之重构
• 儿童观 • 学习观与儿童学习观
社会在巨变 观念在变化
• 教育观与幼儿园教育观 从实践的视角重新审视
• 课程观与幼儿园课程观 从实践的层面重新构建
理解。
• (5)效果评价-随时观察并记 录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 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
建构主义的核心
•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 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 (而非教学环境) •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 (而非支持“教”) •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 (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观察策略
• 观察是判断和评估幼儿发展的基础 • 观察是判断和调整教育活动的依据 • 观察是反思和提升教学智慧的可能
观察应遵循的原则
• 客观性原则——克服主观情感因素 • 自然性原则——自然状态下的自然反应 • 目的性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 准备性原则——相关知识技能的储备 • 观察-记录-解读
何谓“幼儿园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 过程中为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不断调试、优化 教学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一系列决 策。
幼儿课堂教学策略的类型
1
引导监控 策略
2
分析总结 策略
3
交流互动 策略
4
计划应变 策略
引导监控策略:
• 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能够对孩 子的行为、兴趣等进行正确的引导, 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兴趣变化等并能 正确处理。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 支架式教学
• (1)搭脚手架-按“最邻近发 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 抛锚式教学 •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
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 境中发生。
•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 •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
定的问题情境。
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
•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 索。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 发挥首创精神:要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将知识“外化”: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 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 实现自我反馈: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 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定位
•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 持者。
分析总结策略
• 是指幼儿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 程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并能够对自己 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正确地反思 总结。
交流互动策略
是指幼儿教师能够与家长、孩子 经常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活 动的效果,包括做好家园合作及孩子的 个别指导等工作。
计划应变策略
•是指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孩子发展的年龄 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并在教学 活动过程中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调 整自己的计划。
幼儿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原则
• 1.轻松愉快原则 • 2.趣味性原则 • 3.量力原则 • 4.直观形象性原则 • 5.活动性原则 • 6.学用结合原则 • 7.随机教学的原则 • 8.贴近儿童生活的原则 • 9.持之以恒原则 • 10.高潮中结束原则
幼儿课堂教学策略
过程策略
导入策略 4
内容策略
3
提问策略 结束策略
• 对教育情境的理解
• 对教育时机的理解
• 教育机智
教材架构
•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运行条件分析与优化
•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活动
• 分析和优化幼儿园教育活动效果的影响因素
• 教师 • 幼儿 • 管理
放开视野, 从新的角度审视具体教育活动
• 环境
•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材架构
•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策略 • 本章涉及的具有普遍性的指导策略 • 观察幼儿的策略 • 活动组织策略 • 教学方法策略 • 语言使用策略 • 非语言策略
5
6 活动延伸策略
2
目标策略
1
课堂教学 策略
核心理论
• 建构主义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 传授得到,而是学 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包括 皮亚杰 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 的学习资料,通过 意义建构的方式而 获得。
罗杰斯
• 人本主义
•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建构知识意义, 强调协作学习。与建 构主义不同,它更强 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 展,强调发掘人的创 造潜能,强调情感教 育。
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 中心内容。 • (3)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
•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
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
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
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
础上最终完成建构。
能力。
•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 评价
•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 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