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进展姓名:魏江平学号:2013S510 专业:药理学摘要:中药资源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资源、民间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
本文根据近些年的中药资源研究资料对我国各地区中药资源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严重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为满足日益人口增长所需而在食品生产环节添加滥用的各种非必要化学试剂的行为等诱发各种疑难杂病的形成。
中医药在防治这些疾病的过程中初露锋芒,中医药治疗在国际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市场对中药的需求也逐步增长,与此同时不合理的中药采挖、利用给我国中药资源带来了严重损害。
为此,国家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药资源的研究、开发、保护、可持续利用,各地区也相应的展开了一系列的辖区内中药资源及种质资源的研究与保护。
本就此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在中药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展开综述。
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是关药的主产区,主要野生中药资源有关黄柏、刺五加、五味子、关升麻、桔梗、牛蒡子、地榆、辽细辛、槲寄生、关木桶、关龙胆以及熊胆、蛤蟆油等,还有鹿茸及占全国95%以上的人参。
吉林省是我国三大“中医药基地库”之一,而其东部的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金库”之称,拥有野生药食两用菌类14科,21属,共计29种[1]。
王哲等[2]和翁丽丽等[3]分别对伊通县和长春双阳区的药用资源开展了调查研究,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另外邵财等[4]对蛟河市侧金盏花资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群落类型等也开展了调查研究。
徐保利等[5]对辽宁省酸浆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整理,对其生物学特征差异做出了比较。
于垚等[6]对辽宁省内三十多个地区的牛蒡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辽宁省内牛蒡资源在生物学特征和理化特征上无差异。
黑龙江省道地药材资源拥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资料好,效果显著,动物物种较多,其中蛙类药用动物就有9种,多是常用资源,只有无斑雨蛙和东北雨蛙在民间略有应用[7]。
目前已经引种驯化、栽培成功十多种野生药用资源,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的中药产业发展。
2、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五省,该地区幅员辽阔,拥有众多药用动植物资源,仅新疆就有接近2000种的中药材[8]。
近年来新疆的中药资源研究取得了显着成就,茹仙古丽·依明等[9]对伊宁县的重点、濒危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为该县的新疆阿魏、伊利贝母、薰衣草等的发展提供意见。
徐海燕等[10]人对阜康市的药用植物展开调查,对其中的乌拉尔甘草、伊利贝母、阜康阿魏[11]、雪莲等的开发保护提出建议。
索菲娅等[12]报道了新疆苔藓药用植物资源18种病阐述其地理分布,生境等。
库尔班江等[13]对伊犁河流域的红果小檗展开调查研究并阐述其植物特征及生境特点。
张帆等[14]人天山及阿尔泰山野生乌头资源展开调查,提出要对其开展可持续开发利用。
此外还有朱国强[15]等和李佳政分别对新疆紫草展开调查研究和对新疆肉苁蓉资源进行情况汇总。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势高耸,山脉连绵,拥有独特的地缘景貌和生态环境。
据统计显示有1600多种药用动植物及矿物,是中药和藏药的交汇地区,土著居民民间用药种类繁多,王嗣雷等[16]对青海土著居住区药用植物展开调查并为其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意见。
宁夏是我国枸杞分布最广泛的地方,也是我国四大枸杞产业栽培种苗引进源地,现已建立包括枸杞等在内的多个GAP基地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注重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研究。
牛东玲等[17]人对宁夏盐碱地药用植物调查,确定了10种药用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的具备开发潜力的物种,另有4种药用价值高却濒临灭绝的药用资源。
此外宁夏苦豆子资源丰富,对其开发研究综合利用也做了大量研究[18]。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中药产区,近年来对甘肃产甘草[19]、红芪[20]、陇马陆[21]、独活类等药用植物都有调查开发研究,马骥等[22]人对清水县中药植物资源调查确定8种胡枝子属药用植物资源。
陕西药用资源主要集中在素有“巴山药乡”之称的陕南秦巴山区,拥有党参、杜仲、连翘、厚朴、川芎等约800中药用植物资源。
权秀丽等[23]调查确定了陕西有药用柴胡属植物7种,6个变种,2个变型。
3、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药用资源产区主要在内蒙古、河北、山西三个省份,其中内蒙古野生资源种类分布较广,是甘草、黄芪、肉苁蓉、锁阳、麻黄等药材的主产区之一。
陈君等[24]和杨俊伟[25]等分别对濒危药用药材肉苁蓉和荒漠药用植物刺山柑产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对其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宁宝军等[26]人对巴林左旗的草原野生药用资源开展调查,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李润萍等[27]对宁夏和内蒙古所产草麻黄质量进行评定,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建立依据。
河北省是许多药用资源的重要栽培品产地,张学文等[28]调查了承德种子及全草类药用资源,确定其在承德的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潜力。
池红井等[29]研究了中草药在承德范围的分布情况。
田春雨等[30]调查确定了382种唐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中的丰富资源及稀有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建议。
此外,刘铭等[31]对太行山野生连翘人工抚育技术开展研究,经技术改进等提高了其挂果率,进而提高产量。
4、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浙江、福建、安徽、江苏、上海、山东五省一市,其中浙江野生药用资源最为丰富,有中药材约2400种,野生蕨类植物有543种,水龙骨科药用种类有36种,有5种为浙江地理新纪录[32]。
韦富民等[33]、俞晓燕等[34]和叶拥军等[35]分别对大盘山、东钱湖及全省药用蕨类植物展开调查,摸清了这两个地方的资源分布及增补了浙江省部分药用蕨类植物种类。
此外舟山群岛还拥有瓣鳃纲海洋药用动物12科,共35种[36]。
山东省药用资源分布相对较少,范江竹等[37]通过调查查出高等植物药只有952种,新记录或分新布13科28种。
隋克洲等[38]对昆嵛山调查确定了茎叶类药用植物46科,74属,共88种。
王加连对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药用兽类资源初步调查确定了药用兽类1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I级1种,Ⅱ级2种[39]。
安徽亳州是我国重大中药交易市场之一,其自身的药用资源也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开发。
尤其是在马仁山[40]、皖南山区[41]以及来安县[42]、宁国市云梯畲族乡[43]药用资源的考察研究。
戚欢阳等[44]对安徽广义的蓼属药用植物调查鉴定有28种4变种。
此外倪梁红等[45]调查确认了华东地区共有鼠尾草属药用植物26种,8变种,4变型,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5、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囊括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四省,其中江西省地理结构特殊,拥有2000多种药用植物,盛产枳实(壳)、栀子、香薷、荆芥、前胡等[46]。
姚振生等[47]对江西兰科植物调查显示江西分布兰科植物124种,其中药用植物82种,另有32种分布地理新纪录。
刘勇[48]报道了近年来江西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现状,对这些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舒任庚[49]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药资源开发提出提出看法。
湖北省药用物种位居我国前列,其特定的土质结构、气候特点的地貌分布着不同的药用资源[50],万定荣等[51]对湖北境内卷柏科药用植物调查发现湖北省有卷柏科植物共计15种,其中药用有14种,新纪录1种。
另外湖北省大别山区、恩施山区以及神农架都是野生动物的生存乐园,杨敏[52]对此提出开发麝香资源的可能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河南省是药用资源也相当丰富,其药材生长环境富有特色,如古黄河河道淤积区,土质肥沃、土层厚度大、地表较干燥适宜于根茎类药材根部乡下纵深生长,故而形成了著名的“四大怀药”产区。
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提升了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
6、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囊括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三省一区一市,是我国药材资源种类最多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因此不仅中药资源种类繁多,民族药物资源也十分庞大。
四川省拥有附子、川乌、川芎、黄连、川贝、大黄、羌活、银耳、川木通、黄柏等几十种道地药材,其他药用资源也相当丰富,王梦月等[53]调查确定了9种药用荨麻在四川的分布;杨文宇[54]等调查了桑类中药在四川的原植物资源组成、种质现状及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综合利用开发的策略。
各县市地区的药用资源也有调查研究,苟占平等[55]调查摸清了南江金银花共7种2变种的分布、种植及药用情况;刘华宝等[56]调查确立了攀枝花市的中药资源分布,经统计显示共有植物药1300多种,动特药300多种,矿物药30多种,常用药约300余种。
此外对于彝族民族医药[57]以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的药物开发利用也开展了调查并提出了其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建议与策略[58]。
西南地区多为多民族聚居地,重庆也不例外,也有其民族特色药用资源。
;刘翔等[59]对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药用资源调查显示,该地区有药用植物2000余种,其中道地药材十余种,珍稀濒危植物24种,国家保护野生药材18种,土家族珍稀濒危民族药材l0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资源依据。
随后刘毅[60]等对整个重庆市的中药及民族药资源也作了调查分析。
此外苟占平等[61]和陈玉菡等[62]分别对南川地区金银花资源和华蓥山山脉金丝桃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鉴定出南川地区金银花共9个种2个变种和华蓥山山脉金丝桃属药用植物9种。
贵州省药用种类有4500种以上,然而如细颈石斛、铁皮石斛、竹节参等20多个野生品种却濒临灭绝[63],但总体其药用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形势良好,拥有天麻、杜仲、黄精、天门冬等100余个品种出口国外并建立了和在建包括杜仲、石斛、淫羊藿等共计几十个品种的GAP种植基地[64]。
吴敏等[65]调查确定贵州有药用禾本科植物97种,其中6个变种,药用新资源28种。
云南省地理位置特色,气候环境适宜植被生长,据调查显示云南省拥有高等植物14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315科,1841属,共计6157种[66],雄踞全国首位。
其药用资源如此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引种驯化、宣传保护、资源信息系统建设[67]的研究也必不可少,段宝忠等[68]对云南重楼适宜发展适宜因子展开研究,向黎元等[69]对云南野生灵芝进行液体培养研究,为其开发利用寻找方法及种质。
此外杨鹤清等[70]对怒江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药用资源展开调查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合理依据。
西藏是世界屋脊,不仅有众多的药用资源,更有藏医药理论的支撑,藏医学是我国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
然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很严重,藏羚羊、冬虫夏草、雪莲花、麝、野牦牛等十几种药用资源濒临灭绝,还有几十种稀有和渐危物种[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