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术语及缩略语定义 (2)
1.3.1术语定义 (2)
1.3.2缩略语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1.1系统目标 (3)
2.1.2功能需求 (3)
2.1.3性能需求 (3)
2.2运行环境 (4)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4)
2.4结构 (4)
2.5人工处理过程 (5)
2.6尚未问决的问题 (5)
3接口设计 (5)
3.1用户接口 (6)
3.2外部接口 (6)
3.3内部接口 (6)
4运行设计 (6)
4.1运行模块组合 (6)
4.2运行控制 (6)
4.3运行时间 (6)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6)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6)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7)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8)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8)
6.1出错信息 (8)
6.2补救措施 (9)
6.3系统维护设计 (9)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是针对目前学校对学生的上课、开会及出操出行状况等考勤情况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代替人工记录学生的考勤情况,且由老师及时准确的将学生的考勤信息进行标记。
学生登陆此系统,可以方便的查看自己的考勤情况。
以此同时,还能减少管理学生考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人数,将其分配到其他紧缺人手的地方,促进学校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2背景
a. 系统名称:学生考勤系统
b. 最终用户:学校
1.3术语及缩略语定义
1.3.1术语定义
实现环境:
首先学校在每个教室安装一台指纹考勤机,通过与服务器相连建立一个指纹考勤平台,对学生日常上课进行考勤,学校各任课老师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得学生的出勤情况。
实现技术:
系统所采用的软件技术为后台数据库技术。
实现语言或工具:
实现系统最终采用的编程语言为C++。
1.3.2缩略语定义
SCS:Student Check System
1.4参考资料
下面是开发本系统所参考的相关书籍:
《计算机导论》(第2版)王玉龙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实用教程》2007年董健全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勤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XX大学图书馆
《软件工程》2007年8月陆惠恩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Visual C++教程》2005年7月丁有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1.1系统目标
本软件是为完成课程设计开发软件。
该软件用于学生进行签到。
随着该学习的规模扩大,学员逐年成数倍增长,课程的设置管理,成绩的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急需一个软件系统解决这些问题。
本软件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对学生信息管理业务中学生信息、课程信息,签到情况等查询、维护提供完全的计算机管理。
2.1.2功能需求
本系统通过将学生指纹图像信息采集到系统中,步步跟踪学员从采集->班主任核对(添加事假病假)->计算人数->回存整个过程,并可供院系领导,管理员,任课老师查询使用。
本系统能够维护已经签到的学员信息,事假病假情况,为学院对学生考勤提供准确的资料。
条件与约束:
资金、时间约束:
本软件为我校教学需要而设计,未拨专项资金;本软件从2010年10月开始开发,研制时间不足1个月,2010年10月底开始测试使用。
技术约束:
要求采用后台数据库技术,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3。
界面要求使用汉字。
标准约束:
《界面风格规范》
2.1.3性能需求
2.1.
3.1数据精确度
数量值:精确到小数后2位;
时间值:精确到日,并以yyyy/mm/dd的形式表示;
2.1.
3.2时间特性
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
更新处理时间:不超过15秒
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不超过30秒。
2.1.
3.3适应性
开发基于的平台要考虑向上兼容性,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要考虑更高版本的兼容性。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要求系统能够为将来的变更提供以下支持:能够在系统变更用户界面和数据库设计,甚至在更换新的DBMS后,系统的现有设计和编码能够最大程度的重用,以保护现阶段的投资和保证软件系统能够在较少后续投入的情况下适应系统的扩展和更新。
在设计中最好列出针对变更所需要重新设计的模块部分。
2.2运行环境
首先学校在每个教室安装一台指纹考勤机,通过与服务器相连建立一个指纹考勤平台,对学生日常上课进行考勤,学校各任课老师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得学生的出勤情况。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基本概念:
1)系统级流图
处理流程:
采集->班主任核对(添加事假病假)->计算人数->回存
2.4结构
2.5人工处理过程
本软件系统在进行指纹采集(录入)时,必需人工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及其指纹,或者从其他信息表(如excel表格)内导入。
过程:
首先打开数据库,然后录入学生的基本信息,例如:学号,姓名,院系,专业,指纹图像(原)等信息,最后保存入库。
或者通过BS方式从其他符合要求的信息表格(如excel表格)导入,修改差异,最后存入数据库
2.6尚未问决的问题
(1)考勤点较多,较分散不易管理。
(2)指纹识别技术并不能保证它百分之一百的正确率。
(3)有些教室人数较多,指纹考勤的验证时间控制。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用C++语言开发的人机交互界面与用户进行作息交流。
3.2外部接口
客户端配置
系统软件:Windows 2000/XP
开发语言:C++
3.3内部接口
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模块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主控模块(学生考勤系统)调用各个子模块(指纹采集,指纹识别检测,指纹核对,信息显示等)。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4.2运行控制
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1)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屏上,进行指纹采集。
2)打开设计好的软件界面,进行实时控制。
4.3运行时间
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
更新处理时间:不超过15秒
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不超过30秒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副本,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光盘上,这是对磁盘媒体的一种常用的后备技术;
b. 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 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6.3系统维护设计
在以后的使用阶段进行实时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