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童眸》读后感(1470字)

《童眸》读后感(1470字)

《童眸》读后感
童年,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无忧无虑的,有长辈的呵护,有同伴的陪伴,充满了快乐、热闹、单纯,可能还夹带着一丝小小的烦恼。

但在现实中,许多人的童年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幸福美好,它有可能充满了贫穷、忧伤、无助以及痛苦。

黄蓓佳女士创作的儿童小说《童眸》是她的倾情小说系列之一,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别样的童年。

书中描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苏中小镇一个名叫“仁字巷”里的一群孩子的童年故事。

作品中的白毛、朵儿、马小五、弯弯、大丫头、二丫头、细妹等,在那积淀久远的“仁字巷”里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他们和父辈们同样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受到了他们的熏陶,但也过出了自己的不一样。

时光永是向前,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历的人和事,慢慢地长大了。

“仁字巷”里难忘的童年永远刻在“童眸”中。

小说中古朴的巷子里有着温暖的烟火味:艳阳钻进巷子里,男孩子酣畅淋漓地滚着铁圈,翻打着扑克折成的玩具,好不惬意;盛夏傍晚,家家户户的饭桌摆在了家门口,饭菜的香味被风传得好远,虽自家的饭菜寒酸可怜,可小孩却是不好意思去别家的,他们也是要脸面的;夜幕低垂时凑着星光围成圈听好婆绘声绘色地讲着自己再创作的故事,连最调皮的马小五也会听得如痴如醉;过年时的红色糖衣的芝麻糖酥脆喷香,让小孩子特别的馋嘴……
在假期里静静地捧着《童眸》,慢悠悠的读着,就像看到了自己
的童年在回忆的深处发着柔柔的光。

我们小的时候也像他们童年时一样,物质贫乏,没有多余的玩具,滚铁环、跳房子、扇纸壳、捉迷藏成了孩子们最热衷的游戏。

这些经典的游戏穿越时空,展现在面前,读来倍感熟悉和亲切,又是那样的温暖。

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这样的幸福了,虽然他们的文具又贵又精致,却远没有那样的乐趣在其中。

这本书从善良温柔的十岁女孩朵儿的视角,展示了“仁字巷”里那些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现状。

《灰兔》这个故事中白毛是一个白化病患者,白毛的自闭和周围人对白毛的冷落读来让人心酸不已。

没有人陪着他,甚至调皮的马小五之类还时不时地欺负他,他是那样的怯懦。

可自从上海治病后,白毛变得大胆、毫不在意,因为他的病是没救了。

所以白毛发出绝望的呐喊“我恨你们!我就是恨!恨全世界的人!”这是对冷漠社会的控诉。

但还是有朵儿、弯弯、好婆、老师对白毛关心,希望这些关心能够带给白毛一些希望。

《大丫和二丫》更是让人唏嘘不语。

大丫患了羊癫疯,经常丑态百出,而且让本就贫困不已的家庭雪上加霜,心灵手巧的二丫对姐姐厌恶至极,经常恶语相向,甚至想淹死自己的姐姐。

可当出嫁的姐姐遭到毒打、关押之时,却又能够挺身而出,救出姐姐独自供养。

而且在姐姐落水时,奋力救起姐姐,自己却溺水而亡。

在阅读这一章节时,会随着作者的文字,时而为二丫的尖酸刻薄、自私自利愤恨不已,时而又为她小小年纪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而心疼落泪。

二丫头走了,带着一个年轻女孩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带着对姐姐的牵挂与责任,悄无声息的离开。

愿天堂没有疾病,没有贫穷……
这一个个的故事如此生动,故事中的人物如此丰满,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奈保尔在他的《米格尔街》中写道: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童眸》里的人物就是这样,白毛、二丫、细妹、马小五,还有高门楼里的闻庆来,他们生活在那个一个荒凉又贫瘠的年代,生命中没有“希望”这个奢华的词语,却也把日子过出来动静,弄出了一章又一章卑微而动人的篇章。

《童眸》这篇儿童小说道出了物质匮乏、贫穷疾病状态下的人生百态,通过感人至深的故事发人深省。

这就是对我们启示,生活虽然不易,但不要因此而失落、绝望,也许我们总能看到生命中的彩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