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
()。
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
3、黑龙江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
4、东北饮食文化由()、()、()三种类型。
5、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共同的节日有()、()、()、()、()、()。
6黑龙江方言土语的特色是()、()、()、()。
7、黑龙江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19世纪80年代末的()。
8、1918-1919年,中东铁路工人举行了三次全路大罢工,在斗争中,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工人发起成立(),成为黑龙江最早的中国工人工会组织。
9、东北抗战著名的战役有()、()。
10、北大荒文化主要包括()和()。
11、1954年8月,第一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垦荒军团是()。
195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任第一任农垦部长。
12、晁楣创作的第一幅北大荒版画是()。
13、在大庆开发建设中出现了石油英雄,有“铁人”()和新时期“铁人”()。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东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2、简述黑龙江服饰文化的地域特征。
3、黑龙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4、简述“红色丝绸之路”。
5、左翼文学在哈尔滨的发展。
6、简述抗联文化。
7、东北抗日英雄谱有哪些人?
8、简述东北抗联精神。
9、简述北大荒开发创业文化。
10、简述北大荒文化。
11、简述石油文化。
12、简述突破高寒禁区的精神。
三、论述题(17分)
试述铁人王进喜及新时代铁人王启民的英雄事迹及给自己的启示。
平时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古老的生育禁忌)、(“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育儿摇篮)。
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拜神祈子)、(咒术祈子)、(功德祈子)。
3、黑龙江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告别亡灵)、(棺木)、(出殡安葬方式)、(守孝习俗)。
4、东北饮食文化由(土著饮食)、(鲁菜影响)、(俄式饮食影响)三种类型。
5、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共同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6黑龙江方言土语的特色是(以a、o、e开头的零声母字在黑龙江方言中常被加上声母n,变成了n声母音节)、( y、r 不分)、(平卷舌不分)、(以e代o、以iao 代ue,在发音上黑龙江方言也存在调值不到位和部分字调不一致的问题)。
7、黑龙江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19世
纪80年代末的(漠河金矿的工人)。
8、1918-1919年,中东铁路工人举行了三次全路大罢工,在斗争中,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工人发起成立(三十六棚工业维持会),成为黑龙江最早的中国工人工会组织。
9、东北抗战著名的战役有(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
10、北大荒文化主要包括(军垦文化)和(知青文化)。
11、1954年8月,第一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垦荒军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
195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任第一任农垦部长。
12、晁楣创作的第一幅北大荒版画是(荒原春夜)。
13、在大庆开发建设中出现了石油英雄,有“铁人”(王进喜)和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东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肉食为主、五谷齐全,豆制品多,山珍摄入量大。
气候原因,食物储藏。
腌菜,窖藏,晒菜,冷冻。
土著饮食文化为主,吸收山东鲁菜及俄罗斯饮食文化因子,形成独具匠心的黑龙江饮食文化。
不只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前提,也是民族文明的一个标志。
2、简述黑龙江服饰文化的地域特征。
以保暖为主的皮质服饰占有很大比例,尤其以狍子皮制成的服饰最为普遍。
制作精巧,美观性强,并且实用。
另外也有因经济从业不同而差异就地取材制成的兽皮衣鱼皮衣。
使用自然动物植物的纹饰,表明了人民和自然亲密的关系。
不仅是审美需要,也寄托了美好祝愿。
3、黑龙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①,原始自然崇拜的价值观的体现。
通过节日庆典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希望得到庇佑,使人类繁衍生息。
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同事也寄托对丰收的期盼,节日是鼓舞人类生存意志的最佳方式。
②.贵和尚美,美好团员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
4、简述“红色丝绸之路”。
红色丝绸之路,是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中东铁路来往于中国和苏俄之间最早形成的一条交通路线,而哈尔滨便处于这条路线的中枢位置,通过中东铁路来往于苏俄的这条红色之路,不仅拓宽了马列主义传播的渠道,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色丝绸之路,1903年7月通车的中东铁路由哈尔滨至西部满洲
里出境,赴赤塔上西伯利亚大铁路;另一线路是往东赴绥芬河出境。
而内陆是哈尔滨至旅(顺)大(连)的南部线。
从1920年起,在这条“红色丝绸之路”往返的有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张太雷、张国焘、王荷波、刘清杨、周恩来、李立三、叶剑英、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刘伯承等等。
5、左翼文学在哈尔滨的发展。
1929年左翼诗人塞克出版《紫色的歌》,组织道外工人演罢工剧轰动一时。
1932年萧红提议组织维纳斯画展,首开左翼活动之风气。
1932年—1935年左翼作家结成“星星剧团”、“牵牛房”、“哈尔滨口琴社”。
1933年萧红萧军夫妇的《跋涉》取得广大反响。
1937年关沫南与关毓华等左翼文学家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
1941年12月31日日军制造了左翼文学事件。
6、简述抗联文化。
(一)抗日战争第一枪——江桥抗战(二)哈尔滨保卫战——折断的东北军旗。
康联文化(一)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二)传播抗日思想的抗日报纸(三)激情迸发的抗日作品
7、东北抗日英雄谱有哪些人?
杨靖宇、赵一曼、周保中、赵尚志、李兆林、八女投江、抗联十二烈士
8、简述东北抗联精神。
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精神的升华,是民族团结一致、顾全大局光荣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的生动表现。
9、简述北大荒开发创业文化。
开发创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过程中绽放出的最为璀璨的花朵。
几百年来正是因为一批批中原人来到北大荒开发创业,这里才没有被历史遗忘。
一批批转业军人和知青用他们精彩的人生创造出熠熠生辉的军转文化、知青文化和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文化。
以及王进喜树立的中国石油工人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文化也成为开发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北大荒的开发创业文化不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大荒建设中为广大建设者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新时期黑土地的发展建设中,同样要继承。
10、简述北大荒文化。
近半个世纪来,黑龙江垦区在生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将各具特点的军垦文化、知表文化、城市文化、地域文化融入开发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丰富灿烂、独具个性的精神产品------北大荒文学艺术,即“北大荒文化”。
它是黑龙江省“黑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11、简述石油文化。
石油会战创造石油文化,为了摘掉贫油的帽子向地球宣战。
石油文
化与石油大会战相伴而生。
石油文化的色彩表达----大庆版画。
石油文化子戏剧舞台大放异彩。
石油英雄的人格魅力:铁人王进喜及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12、简述突破高寒禁区的精神。
①.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
②.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创业
③.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
④.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
三、论述题(17分)
试述铁人王进喜及新时代铁人王启民的英雄事迹及给自己的启示。
答:1959年9月,喜讯传来,松嫩平原发现了大油田。
时值共和国十年大庆,大庆油田由此得名。
王进喜是钻井队第三任队长。
一天,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
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不顾腿伤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
1961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年轻的王启民来到冰天雪地的大庆油田会战工地,从此,他的人生就与油田再难割舍。
上世纪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
上世纪90年代,王启民和大家开始了一场被称为“稳油控水”的科技大会战。
1997年1月,王启民被中国石油
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新时期铁人”荣誉称号。
大庆又出了个“王铁人”!
学习了王进喜和王启民的先进事迹,让我更加深入的感受到大庆石油工人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创业,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从而更好的体会到“大庆精神”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