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与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反映博士或硕士学术水平的书面报告,也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重要依据。
为了使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化,确保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要求与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认识,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了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论文(不含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1万字。
(二)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了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论文(不含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3万字。
二、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如下:1. 文题:要求表达确切,鲜明突出,文字简练。
具体要求有:(1)有特异性(先进性),尽量不与前人的文题重复。
将自已论文的新发现(改进)、新技术、新观点或新记录尽量在文题中反映出来,以突出其先进性;(2)高度概括论文的内容、性质、对象和方法;(3)尽量应用医学主题词规范词语;(4)除连续性报道外,尽量不用副题;(5)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和缩略语(已被公认习用的除外,如ACDH,DNA等);(6)字数一般在25个字以内,但不能因怕字数多而造成文题表达不清或错乱。
(7)文题下方一律不附研究生姓名和导师姓名及工作单位,除论文首页文题外,其他地方文题一律不附英文标题。
2. 中、英文摘要:要求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具体要求有:(1)按结构式表达【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项内容表达】;(2)摘要的信息量应与论文内容相等;(3)不用图表和参考文献,不评论,不解释,不引伸;(4)以第三人称撰写,中英文的内容应对应或基本对应;(5)中、英文摘要以阐述清楚为原则,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500~800字;(6)标引3~10个关键词。
关键词尽量选用医学主题词,不能完整标引时才用自由词。
关键词的排列按词条的外延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3. 前言:学位论文的前言与一般杂志不同,可容许有较长的综述段落。
但也不宜过长,一般包括如下3个方面:(1)研究背景:阐述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2)研究目的:交代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或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研究内容:交代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学科专业不同、选题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但一般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1)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部分是交代本文研究的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研究方法,是论文科学性的基石,必须详述。
实验材料,如试剂、药品、配制方法及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步骤、程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以及实验环境条件等),和受试对象的基本情况均应详细、准确地描述。
对随机方法(包括随机抽样、随机分配)、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所用统计分析软件,也应详述。
在叙述层次上,要求先述材料后述方法。
(2)结果: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表格;能用表格表达清楚的一般就不用图,反之亦然;必要时可图表并用。
表和图要求符合统计学制表和制图原则。
一般用黑白图,条件允许可用彩色图。
要求随文附图,染色法、放大倍数等可作为图例,放在图中适当位置。
(3)讨论:讨论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论证文题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亦即论证其论文假说的必然性。
简单的说就是论证自己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是将实验或观察结果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为论文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讨论也可以是对本研究重大意义的阐明、解释、引伸及建议等。
(4)小结:小结部分重点阐述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5. 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书写格式详后)。
6. 文献综述:包括文题、正文及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少于5000字,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少于8000字。
综述内容要求必须与学位论文课题密切相关。
7. 致谢:是对论文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及帮助本人完成学位论文的其他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
8. 附录:包括论文中的缩写词、调查表、计算机程序、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方便他人查阅的辅助性数学工具,以及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按“参考文献”格式列出,不附原文)、主持或参与的课题、获奖成果等。
三、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一)学位论文的构架1. 封面:由研究生学院统一印制。
2. 首页:首页体例可在研究生学院网页上下载。
3. 目录:最多只能列出3级标题“1,1.1,1.1.1”等,其体例可在研究生学院网页上下载。
4. 中文摘要5. 英文摘要6. 前言7. 论文主体(含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及小结)8. 参考文献9. 综述10. 综述参考文献11. 致谢12. 附录(二)页面设置:统一用Microsoft Word录入,A4纸版面并双面打印。
上、下页边距2.54cm,左、右页边距3.17cm,装订线0 cm,页眉1.5 cm,页脚1.75 cm。
(三)目录:“目录”,小三、黑体加粗、居中、中间空2个字符;中文目录格式,一级标题小四、黑体、Times New Roman、加粗、1后空0.5个字符(1格),二级标题小四、宋体、Times New Roman、不加粗、1.1后0.5个字符,全部顶格写;英文目录格式,“Contents”,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Abstract in Chinese”,小四、Times New Roman、加粗,一级标题,小四、Times New Roman、加粗,二级标题小四、Times New Roman、常规,首字母大写,顶格。
(四)摘要:“中文摘要”,三号、黑体加粗、居中;“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小三、黑体、加粗、顶格;中文摘要正文格式,小四、宋体、常规、首行缩进2个字符、1.空;“Abstract”,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Key Words”,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顶格;英文摘要正文格式,小四、Times New Roman、常规、首行缩进2个字符;关键词格式,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缩写全部大写,其余均为小写、小四、Times New Roman、常规,关键词之间用英文冒号“;”加空格隔开。
(五)前言:“前言”,小四、黑体、Times New Roman、加粗、1后空1格;“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小四、宋体、Times New Roman、加粗、1.1后空1格;前言正文,小四、宋体、不加粗;3级标题小四、宋体、不加粗。
(六)正文格式:项目序号统一采用“1,1.1,1.1.1,⑴,①”五级排列方式表达。
中文1级和2级标题用小3号加粗黑体,英文1级和2级标题用4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3级标题用小4号加粗宋体,英文3级标题小4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统一顶格,换行。
数学序号⑴、①用小四Times New Roman字体,序号后空1格、常规、缩进2个字符,数学序号⑴换行;数学序号①不换行。
正文汉字用小4号宋体,英文与数字均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准字间距,1.5倍行距;页眉不加任何说明文字,页脚页码序号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段落起始首行缩进2个字符。
(七)缩略词:放在论文的“附录”部分,采用双栏排,先写英文等缩写,后写中文缩写。
(八)参考文献:格式举例如下。
[1] 陈灏珠主编. 实用内科学. 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6-59.【教材引用格式】[2] 陈敏编著. 临床实用内科学.下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6-59. 【专著引用格式】[3] 张南滨, 汪曾炜. 右心房经路法乐氏四联征矫正术后心功能评价.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6(5):326. 【中文期刊引用格式】[4] Dhiman RK, Makharia GK, Jain S, et al. Ascites and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in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Am J Gastroenterol, 2000,95(1) :233-238. 【外文期刊引用格式】[5] 陈超扬. Bc1-xS增加鼻咽癌细胞对药物和射线诱导调亡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 广东湛江: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2000年:23-25. 【学位论文引用格式】补充说明:(1)外文期刊刊名按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 of Journals in Index Medical所列为准;(2)以上各种情况的作者人数≤3位,要求全部列出,并用“,”隔开;>3位时,写出前3位,3位以后加“,等(,et al)”表示;(3)英文文献作者名先姓后名,姓全写,名只大写首字母,若名中不止一个单词大写字母间无空格;(4)参考文献均采用英文标点,标点后加1空格(“:”“()”除外),参考文献录入结束后加“.”;(5)文章题目首字母大写,序号后空1格,悬挂缩进1.5个字符,两端对齐;(6)第一版教材无须注明;(7)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示方法采用通用方式:置于所引用内容最末句或被引用人姓氏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标出,如:“…成果[1]”,“…成果[1~4]”。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九)量和单位:按照《量和单位》(GB 3100~3102-93)系列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书写。
量符号以斜体小写英文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除pH用正体和人名的第一个字母用正体大写外),例如m(质量),t(时间)等。
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例如g(克),m(米)等。
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例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