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便风雨兼程,无怨无悔昌邑市第一中学魏晓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魏晓艳,是昌邑一中的一名历史教师。
今天能作为优秀教师的代表在这里作发言,我感到既荣幸又惭愧。
之所以惭愧,是因为像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女教师,在昌邑一中有太多,可以说,是昌邑一中的土壤培育了我们这样一批人,是昌邑的教育事业成就了我们这样一批人。
凡是干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成绩取得以后,先是喜悦,然后更应该反思。
高考过后学校要制作宣传视频,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都说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对学生的祝愿,但我觉得用一句话来表达太难了,心中的感想岂是一句两句就能表达出来的?然后细细反思自己二十年的教学,想想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成绩,便有了以下的一段话:“每一批师生的相遇都能实现双赢。
因为你们能从我这里获得知识,获得成长,我从你们那里也能收获阅历,收获经验。
所以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成长过程,感谢你们的蜕变;我也要感谢我自己,感谢自己的付出,感谢自己的坚持。
”因为我觉得,当学生能够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能够在我们的引导下为实现人生梦想奠定基础,自己的所有付出也都值得了。
我们又何尝不是收获了幸福呢?在高中干班主任,意味着要舍上时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当班主任,尤其是我这个年龄的女教师。
2016年7月,因为教师调配等原因,领导让我担任高三二部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
说实话当时非常纠结,一方面自己的确有带领学生冲刺高考的冲动与目标,另一方面自己已经三年没有干班主任了,而且从来没有担任过高三重点班的班主任工作,心里也知道,重点班的工作又累又难干,既要拼上大把的时间,又有超大的压力。
同时自己的两个孩子也上了初中,再加上年龄原因,精力也不如以前了。
面对着这些困难,我想推辞掉这个艰巨的任务。
但现实原因又让我不好意思开口,在我们的六个任课教师中,清一色的娘子军,除了我有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其余的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班主任。
面对这些问题,我怎能将包袱甩给别人?当我将这些想法与包教组的其它老师进行交流后,年轻教师的一番话让我又鼓起了勇气,她们对我说:“魏老师,和你打帮一年了,我们相信你的实力,也愿意跟着你干,只要你担任班主任,我们一定积极拥护。
”有了领导的信任,有了同事的支持,有我对学生的情感以及我对教育事业奉献的初心,我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
从2016年的那个暑假开始,带着我的梦想、执念,同时为了能让这些学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了他们能考入理想的大学,为了同组老师的支持,我给自己的班级制订了一套长远的规划:包括在暑假里就给学生营造勤学氛围,改掉身上的懒惰习气;在高三上半年,给学生每周灌输学习方法习惯;高三下半年,围绕“信心”这一中心,教给他们应考的技巧和方法。
当然,这些计划耗费了我无数的心血,有时候半夜有个好点子,就马上爬起来记下。
为了实现目标,我将自己的大把时间用到了这些孩子身上。
从接手班级第一天开始,我坚持每天晚自习找学生谈话。
教室里、办公室桌前、走廊上、台阶上,都有我和学生谈话的身影。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从高二我教她开始,就发现她身上的很多问题。
比如:她总是迟到、上课不抬头、背书背不过、作业做不完、历史成绩总是最后,老师一说她就哭,对待问题极其敏感而又脆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影响着她的成绩。
不仅是老师,就连家长也对此束手无策。
面对这些情况,我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既没有直接指出她的问题,也没有批评她,而是一上来先对她说:“我其实非常欣赏你。
”我还记得她当时的表情,带着惊讶与羞涩。
我知道我谈话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我便将我平时观察到的她的进步一一给摆了出来,我说:“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不少你这种类型的,现在的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知识学的太快,你接受新东西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总是完不成作业,由此你就焦虑。
等咱们知识都学完了,进行一轮二轮复习后,你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你就属于厚积薄发型的同学。
”然后我又举了一些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她。
可能是我们的谈话起了作用,以后我的课堂上她看我的眼神带着些许崇拜与信任。
于是趁热打铁,我再次和她谈话时便对她提出了要求:比如在我面前不准哭、上课回答问题必须大声等等,在我的鼓励及严格要求之下,她的状况有了一些好转。
但她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是在高三,当然这些情况是后来她妈妈告诉我的。
当她得知高三是由我担任班主任后,兴奋地和父母炫耀,说特别崇拜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像历史老师一样的人。
可能是有了动力支撑,从高三的那个暑假开始,她基本上就成了班里来得最早的同学,在此基础上,我对她继续鼓励,继续要求,她继续努力,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高考,在今年的高考中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录取。
她的爸爸发信息给我说:“魏老师,是您标准了孩子的人生,您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偶像,是导航人!我们全家永远感激您!”家长的肯定与鼓励,又何尝不让我心怀感恩,心存敬畏?我和学生谈话的内容涉及到学习方法、未来目标、同学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时刻了解学生的动向与心态。
在高三,尤其是重点班的优等学生,心理压力特别大,这都需要老师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开导。
今年考入北大的陈晓龙同学,在高二时一直是我们班的第一名。
但这第一名带给他的除了荣誉还有压力。
为了缓解他的压力,我坚持每周找他谈一次话,因为谈话时间非常规律,他每到周二晚自习前,就会跑到我办公室,问我今天要不要和他聊聊。
记得我和他有过两次深刻的谈话,一次是在高三上半年,当时因为假期参加竞赛,耽误了一段学习时间,所以在高三上学期的月考及期中考试中,他的成绩非常糟糕,一次次下滑,为此他也十分沮丧,感觉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看到他的成绩以及他的状态,好多人也都感觉他考清北无望。
面对好学生成绩的下滑,我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不能在我这里掉队,我给自己这样定下要求。
在我的引导下,他慢慢走出了阴霾,成绩渐渐地提升。
一次印象深刻的谈话是在高考前几天,这时他的成绩基本上已经稳定在班级一二名了,但有考北大的梦想在,所以压力非常大,尽管他表面上表现的毫不在乎,但我还是感觉出了他的紧张与不自信。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们面对面的坐着,我微笑着说出了他的压力,他似乎终于找到了释放压力的地方,一股脑地将他的焦虑与压力吐了出来。
我想了想对他说:“你记得我们一中西门石头上刻着的八个字吗?”他说知道,“小胜凭智,大成在德”,“这是你们的学兄,山东省理科状元陈大鹏的题字。
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德字为先,凭借你在担任班长的这一年中的优秀表现,凭借着你对待同学的真心,对待老师的尊敬与理解,你已经达到了德的要求,因此你绝对能考出最理想的成绩,因为你当之无愧”。
这次谈话也给了他充足的信心,使他在高考中良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直到高考成绩揭晓,他还念念不忘我和他的这次谈话。
和学生的每次谈话背后,都有我的心血,我绞尽脑汁,因为我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有时候我在想,当班主任最基本的责任是什么?应该是育人、是关爱、是以身作则,关注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实我当班主任的时间并不长,大多是断断续续,想想自己从2002年第一次干班主任开始,从来没有连续干过三年,但只要是我担任班主任,就必定是全力以赴,用心关爱学生。
2009年下半年,我接手了高一重点班的班主任工作,这是我教学十多年来第一次教重点班,班主任工作更是从零开始,为了能教好这么一帮学生,我到处学习打听,并大量查阅资料,尤其是当时手头有那么一本书,是教育家王金战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我有空就翻,在上面做标注,跟着他的方法学,学着他给班里写诗、写词,学着他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着他让学生用心写班级日志,学着他发散学生的思维。
我每天都在想方法如何调动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并且乐此不疲。
尽管只教了半年,但我却从他们身上的改变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职业幸福感。
尤其是到高考后,好几个学生和我联系,专门感谢我,这让我一度自豪与兴奋,现在想想,是因为我当时对待学生、对待工作的用心,才有了学生的感恩。
后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持续保持着这份用心与认真,在不干班主任那几年我就不断的反思。
而让我思想上不断升华的,是我校连续几年举行的“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会,反思自己,需要做的还太多太多。
2015年寒假,我的一个老学生来看我,向我汇报了她的成绩,她在当年参加公务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烟台市公安局录取。
她对我说:“老师,我是专门来感谢您的,如果没有高三那年您对我的锻炼,我是不会有今天的成绩的。
”我很诧异,她说,“老师您忘了吗?高三您才担任我们班班主任,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干班长,您让我去担任这一职务。
您还让我主持班会,并教会我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感觉跟您上了一年学,我学到了好多好多东西,所以我在大学期间,才能一直担任学生会主席,才能在公务员考试的面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其实这些,我都是在高三期间跟您学的。
”自从她和我说完这件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老师对学生可能是不经意的关心或信任,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班主任,不去用心怎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好老师,我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中,更加注重的是“传道”这一职责。
历史教师担负的责任除了教书外,还有着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所以无论教哪一级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会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争取用最通俗最质朴的语言,让我的学生了解历史、关注现实并逐渐爱上历史课。
2017年6月24号高考出成绩的当天,我在我们班6个教师的私聊群里通报了高考情况。
还记得她们当时的回复:地理老师说,“太难了,我们太不容易了。
”政治老师说“我可以骄傲一下吗?”英语老师说,“我抑制不住我的泪水,我边骑着电动车边任眼泪肆意。
”语文老师说:“我要拥抱他们,我要拥抱你们”……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感性?是我们对学生倾注的大爱得到了回报。
回首自己工作二十年的成长道路,有艰辛、有泪水、有痛苦、有欢乐。
在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我一心扑在工作上,中午吃饭时我在辅导学生,晚上下自习后,我还在办公室等待学生;结婚后,有了孩子,当时晚上还坐班,多少次孩子在家哭着等我;与别人相比,光是两个孩子就够让我操心了,但每次学校有任务有要求,我从未因此而推辞。
记得2003年,我两个孩子还不满一周岁,学校因教师紧缺,让我担任高三班主任工作,我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当时老公刚从初中调入高中不久,对高中教材还不熟悉就直接从高一调到高三,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的负担,让他一年之中白了头发。
现在想想,当时为什么会那么拼命地工作?其实就是教师的职业担当。
我刚毕业分配到了六中,当时班级少学生少,基本上都是自己独挑一个年级,在业务上多数都是靠自己,遇到不会的问题就硬肯,学生的基础相对差,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只能靠上,抓住学生不放手,从1998年毕业到2006年,我连续七年被昌邑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