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发展调查研究
一、研究目的:
“社团”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学生社团的建立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所谓学生社团,是指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并为满足这一兴趣而自发组织起来的非正式群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组织自发性、结构松散性、目的趋同性、类型多样性等的特点。
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
这不仅起到沟通学校与师生的作用,更是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次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延边大学的社团的现状以及发展状况,根据学生们的自发意见来了解社团运作的经验和不足,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使社团更好地发展与合作,为促进校园文化融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贡献。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及分析结果:
这次调查对延边大学各个学院的150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回收并采用的有效问卷为1000份。
有效率约为67%问卷内容包括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选择社团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其在各个社团间选择的因素以及对加入的社团的满意度和在社团事务上所占用的时间多少等。
我们主要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参加的社团属于哪些类型、选择加入社团的出发点是什么、对现在社团的满意程度、社团活动的丰富度以及社团存在的问题等来进行统计分析,有效的反映出社学生团活动对在我校大学生的影响。
表1 为统计有效问卷的频数表。
表1 Frequencies
经调查延边大学现共有109个社团,学术类的有包括读书协会、心理协会、书法学会、会计学会等;文娱类的有慕思鸟社团、SP舞堂、阿里郎社团;体育类的包括乒乓球俱乐部、羽毛球协会、篮球俱乐部等;实践类的主要有校广播站、DTC职业发展协会、大学生记者团以及模拟联合会组织社团;公益类的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绿色联合会、环境保护协会等。
问题一:参加的社团属于哪类?
我们调查的社团基本类型大致可以分为7种:1文体艺术类、2发明创造类、3游戏娱乐类、4公益服务类、5学术科技类、6社会实践类、7其他统计结果如下:
Frequency Table
学生参加最多的社团是文体艺术类,约占29.3%,其次是社会实践类占14.2%。
数据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学生社团类型是文体艺术类。
经我们分析这是由于延边大学是一所各民族特色融合的大学,在每次的学校大型文艺活动中多数是以舞蹈或歌唱等文体艺术方式进行娱乐的。
这体现了我校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热情饱满。
问题二:您当初加入社团的出发点是什么?
每个大学生社团都有自己工作和预期的目标,并且有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具体工作。
大学生社团的目的主要是:一是对大学生自身的目的,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等;二是对大学生社团所处的高校的目的,如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等;三是对社会的目的,如与社团活动相适应,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因此针对学生加入社团的出发点的问题,我们调查出的出发点大致分4种:1.兴趣爱好2.锻炼能力3.拓展交际4.其他
统计结果如下:
Frequency Table
由抽样调查显示延边大学学生中根据兴趣爱好而加入社团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37.7%,其次是想锻炼能力的占33.3%,然后是想拓展交际的占20.9%,还有8.1%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加入社团的。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加入社团有很多的好处,例如发展特长、培养人际关系等。
总之延边大学社团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平台。
而我们大学生对于参加社团的认识还是比较明确,纯功利化等其他目的性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还是比较少的。
这也体现我校大学生注重个人兴趣的发展与自我能力的共同进步。
问题三:您对现在的社团满意吗?
对社团的满意程度我们做大致4种不同程度的分类:1.满意2.一般3.不满意4.不了解
统计结果如下:
Frequency Table
由以上数据可见,目前学生较大部分对社团持一般态度的比例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43.6%,对社团满意的人数仅占27.9%,而对社团工作持否定态度的也已经达到了22.1%,并不了解自己所在社团情况的学生还是存在的,约占6.4%。
统计结果显示: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差距的,参加社团后也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神圣与美好。
不难看出我校社团工作或多或少存在让人不满意的地方诸如活动质量,社团管理或者是成员本身对社团的认识度不够等问题。
社团工作仍需不断探索改进管理方法,大胆创新,更好的发展进步,真正做到为学生所用,为学生所服务。
问题四:您所在的社团举办的活动是否丰富。
有关社团举办活动是否丰富的问题,我们设置的不同选项具体分4项:1. 丰富2.一般3.很少4.不了解
统计结果如下:
Frequency Table
通过该数据我们可得到的信息:认为社团举办的活动一般的占42.1%,其次是认为社团举办的活动很少的占30.2%,认为丰富的只占22.1%。
统计结果显示:我校目前社团举办的活动基本上方式老套,丰富性较低,缺乏新意和吸引力。
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社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五:认为社团所面临的问题有什么?
社团在发挥自身重要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对于社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扮演第二课堂的重要角色至关重要。
我们所总结的目前社团存在的问题有:1.社团缺乏活力,活动缺少创新 2.人员组织困难,懒散3.经费紧张,外联工作薄弱4.学校支持不够,活动难以展开5.影响不够,宣传渠道有限6.活动规模小,参与人员少
统计结果如下:
Frequency Table
根据以上数据,认为“社团缺乏活动力,活动缺少创新”的问题最为严重,占35.5%,其次是“人员组织困难,懒散”,占25.5%,问题“经费紧张,外联工作薄弱”约占12.6%,认为影响不够,宣传渠道有限的占9.5%,认为学校支持不够,活动难以展开的占9.4%,“活动规模小,参与人员少”的问题占的最少为7.5%。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社团活动在管理,组织和宣传等等很多方面都存在或大
或小的问题,才会导致人员组织困难,懒散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阻碍着社团的发展和进步。
经研究我们组讨论得出对我校现在社团发展的建议是:
1、规范社团管理经营
目前, 大学生社团多采取由团组织进行宏观管理。
一要规范社团的章程, 学生社团的章程一般应包括宗旨(性质、目的、意义)、主要任务、成员加入和退会的条件、主要活动方式, 组织机构的设置、负责人产生办法、对成员参加活动的要求和纪律条例、活动资金的筹集及管理办法等。
同时,规范管理社团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
二是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即建立健全成立社团的审批制度, 严格活动申报制度, 完善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
2、提高活动质量
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 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
但我校确实存在一些社团只图外在的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
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在制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方面提供帮助。
所开展的活动要坚持思想性和教育性, 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完善统一, 力求出精品, 上档次, 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和活动的教育面。
学校应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 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 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经费是社团活动的物质保证。
学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3、加强对社团参与者培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社团的发展情况和活动开展质量, 与社团组织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工作方法、指导思想等方面具有直接的联系,也严重影响这成员的参加积极性。
同时社团的参与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他们抱着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来参加社团。
但社团的现状是:对于社团的组织领导者来说,社团的锻炼作用较为明显,而一般的参与者感觉受益不大。
因此, 要加强社团建设, 不仅要抓好社团负责人的选拔、教育、培养, 要把那些思想素质高、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选拔到社团负责人的岗位上来,更要为那些能力一般的参与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要注意培养与使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严格监督考核
大学生社团应该达到陶冶情操、活跃学术气氛、开拓专业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素质、提高活动能力的目的。
大学生社团活动必须要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有利于校园文化发展。
因此应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监控社团活动,制定社团的申报、命名、成立和注销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明确的社团考核制度,对对管理有方、工作扎实、富有创新、贡献大的社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以引导和推动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
虽然高校社团随着高校的发展存在诸多不足, 但瑕不掩瑜。
就我们延边大学而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团为广大学生创造了发展自我、不断创新的机会, 搭建了展现自我、体现风采的舞台, 提供了完善自身内在素质的渠道,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颇具成效。
我们本次研究所了解到社团运作的经验和不足,而相应的提出了建议。
我们相信延边大学的学生社团定会在不断的改进不足,完善管理,提高质量的过程中,成为延边大学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多元化融合的校园文化体现者,代表者和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