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市售加碘食盐中碘元素

检测市售加碘食盐中碘元素

检测市售加碘食盐中碘元素课题组成员:季建林(组长)孙天宇倪鹏黄艳曹晓丹王青菊指导老师:虞红娟摘要:通过上网查资料和老师的指导,我们利用淀粉的特征反应,设计了“检测市售食盐中碘元素”的实验方案。

经过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我们计算得到的数值符合国家规定,即实验使用的食盐是合格产品。

关键词:检测、食盐、碘元素一、选题原因:碘,是一个不陌生的名词。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碘。

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对人体的生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碘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

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

一旦体内机能需要,甲状腺球蛋白就会很快水解为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素,并通过血液送到人体中的各个组织。

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它具有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等生理功能。

人体中如果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甲状腺素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使甲状腺组织产生代偿性增生,形成甲状腺肿(即我们通常说的大脖子病)。

甲状腺肿等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与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特别是对婴幼儿的危害尤为严重,使婴幼儿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即使是轻症患儿也多智力低下。

我国政府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均加入了一定量的碘酸钾,以确保人体对碘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摄入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

因此,为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检查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盐是否合格,我们课题组将“检测市售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作为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实验探究2.1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通常食用的是碘盐,但市售“碘盐”是不是真的含有碘?如果含碘,那么,碘的存在形式又是怎样的呢?2.2 假设与猜想假设1:食盐中含有碘。

可能以碘单质、碘化物或碘酸盐的形式存在。

猜想1:食盐中的碘成分以碘单质的形式存在。

碘单质常温下为紫黑色固体,且加热容易升华,若食盐中含碘单质,烹调时碘容易遇热升华而流失。

取少量食盐加入淀粉溶液,会有蓝色出现。

猜想2:食盐中的碘成分以碘化物形式存在,碘化物中碘元素为负一价,具有还原性,可与多种氧化剂作用而产生单质碘,碘单质再遇到淀粉显蓝色,此时淀粉起到指示剂作用。

猜想3:食盐中的碘成分以碘酸盐形式存在,则食盐中含有碘酸钾或碘酸钠等,碘酸盐中碘元素为+5价,起氧化剂作用,能与多种还原剂作用而产生单质碘,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此时淀粉起指示剂的作用。

假设2:食盐中不含有碘的成分猜想4:如果假设2成立,则食盐与淀粉反应不显色,与猜想2、猜想3所用的试剂不发生反应。

2.3 实验方案设计碘淀粉指示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含碘量为 1.5 mg/kg 的食盐即可辨认出,因此可以用淀粉作为本次实验的指示剂。

买一包市售碘盐,取少量样品,进行下面几项检验。

①碘单质的检验:用淀粉溶液可检验食盐中是否有碘单质存在。

②碘化物的检验:选择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碘酸钾等氧化剂,滴加在食盐上,用淀粉溶液检验是否有碘单质生成。

并可用碘化钾溶液与氧化剂反应后,滴加淀粉溶液,做对比实验。

③碘酸物的检验:选择如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还原剂,滴加在食盐上,用淀粉溶液检验是否有碘单质生成。

并可用碘酸钾溶液与还原剂反应后,滴加淀粉溶液,做对比实验。

2.4 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表面皿。

药品:硫代硫酸钠、高锰酸钾、亚硫酸钠、重铬酸钾、碘酸钾等(均为分析纯)、淀粉溶液、稀硫酸2.5 实验步骤2.5.1 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单质购买一包市面上的碘盐,仔细观察食盐晶体,取少量食盐放入蒸发皿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2.5.2 检验食盐的碘成分是否含碘化物A.配制1%硫代硫酸钠、1%亚硫酸钠、1%重铬酸钾、1%碘酸钾和0.1%高锰酸钾溶液。

B.用表面皿装2 g的食盐,往表面皿滴几滴稀硫酸酸化,再滴加5滴高锰酸钾溶液,然后滴3滴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C.用重铬酸钾和碘酸钾溶液代替上面的高锰酸钾溶液,重复步骤B的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2.5.3 检验食盐的碘成分是否含碘酸盐A.用表面皿装2 g的食盐,往表面皿滴几滴稀硫酸,再滴加5滴亚硫酸钠溶液,然后滴3滴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B.用硫代硫酸钠代替上面的亚硫酸钠溶液,重复步骤A的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2.6 实验现象①往食盐中加入淀粉溶液,淀粉溶液没有变色。

②往食盐加入氧化剂后加淀粉溶液,没有显蓝色,见表1和图1。

2.7 实验结论与解释①仔细观察食盐外观,无紫黑色固体,滴加淀粉溶液没有显色,可推断假设1中的猜想1不成立,食盐中没有碘单质存在。

②由表1的结果可以推断,食盐中没有还原剂存在,即没有碘化物存在,不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生成单质碘,因此加入淀粉也不呈现蓝色。

故假设1中猜想2不成立,③由表2的结果可以推断食盐中含有氧化剂,即食盐中含有碘酸盐,与还原剂发生反应,呈现蓝色。

假设1中猜想3成立。

结论:加碘食盐中含有碘成分,并主要以碘酸盐的形式存在。

猜想3成立。

3 实验总结与成功关键本实验主要让学生探究食盐中碘的成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

要证明某种物质的存在,就要了解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如本实验中探究实验中有无碘化钾,就要了解到碘化钾有还原性,可以用氧化剂将它还原为碘单质,根据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的知识,可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那么本探究实验就比较容易设计了,因此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本实验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选用也是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适用,要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对选用的试剂进行筛选。

选择的依据是:试剂容易得到,而且反应条件比较简单,反应现象要明显。

如本实验选取的试剂都是溶液,只需要在酸化的条件下,滴加在食盐上就可观察到现象。

实验关键:本实验中直接将试剂滴加在食盐上检验,若将食盐配成溶液,即使是饱和溶液,也得不到相关的实验现象,检测不出碘成分的存在。

由于食盐中碘含量很低,即使配成饱和溶液(常温下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5%),食盐溶液中的碘酸根受水分子的干扰,与还原剂碰撞发生反应的机会减少,且反应显出的蓝色也会被稀释,因此将实验改进为将试剂直接滴加在食盐上检验,能得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科学的食用碘盐:为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现今我国广泛推行最简便实惠的方法是食盐加碘。

那么,如何科学地食用碘盐,以提高碘的利用率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食用碘盐贵在坚持。

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正常人应经常食用碘盐,最好是天天食用。

其次,碘盐储存方法要适当。

由于碘具有易挥发的特性,遇光及空气极易氧化,从而造成碘缺失。

因此,碘盐应避光密闭保存,贮存于有色玻璃或陶瓷罐中,加盖密封放置于低温阴凉处。

同时,碘盐不宜久存,要随食随买为宜。

再次,烹饪加碘盐忌早宜迟。

据研究,碘的挥发程度与放盐时所炒菜的温度密切相关。

炒至半熟时加盐,碘的利用率可达60%;而出锅时加盐、碘的利用率可达90%。

炒菜前放盐,碘的利用率仅为10%。

而凉拌菜加碘盐,利用率则可达100%。

因为碘盐遇高温极易挥发,故炒、炸煎、炖时,如果能在出锅前或食用时加碘盐,可提高碘的利用率,发挥碘盐应有的防病保健作用。

第四,避免加食醋或酸味菜。

因为酸性食物能加速碘盐的氧化分解。

研究表明,炒菜加酸或炒酸味菜,碘的食用率可下降至50%左右。

圆白菜阻碍碘吸收,过多食用生的圆白菜,可能会引起碘不足,或甲状腺分泌机能失调,因为圆白菜中含有阻碍碘吸收的物质。

最后使用碘盐应尽可能使用植物油。

实验表明,动物油易与碘发生化学变化,使其挥发;植物油性质稳定不易与碘发生化学变化,碘利用率高。

最近,配方奶粉又有令人不安的消息传开:“雀巢成长奶粉金牌3+”在浙江省被当地工商局查出碘含量超标,国内众多城市的大型商场与超市相继郑重宣布,雀巢公司的“问题奶粉”将无条件撤柜。

尽管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消费者们还是很紧张。

忧心如焚的爸爸妈妈们担心:家里的baby究竟吃什么奶粉好?一进商场,琳琅满目的品牌看得人眼花缭乱,究竟怎样才能选购到品质安全且又符合宝宝成长需要的奶粉?还有的读者开始关心碘元素补充的内里乾坤,比如人体为什么需要补充碘元素,碘含量多少算科学呢?我们让专家来为你解答吧——婴幼儿摄入过多的碘就会影响健康。

那么成人食用过量的碘会有什么问题呢?在我国,碘早就被强制加入食盐中,我们每天摄入的碘会过量吗?让我们来全面认清碘的真相,进而避开“缺碘”和“碘过量”两大雷区吧。

●碘是绝妙的防腐剂;野外探险旅游或露营时不要忘记带上碘片,用它可以净化可疑的饮水。

●缺碘可使人患甲状腺肿。

●摄入过多碘也会使人患甲状腺肿,叫做高碘甲状腺肿。

每人每日碘需要量大约为75微克。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每天最佳的碘摄入量为150-299微克,最理想的尿碘水平为100-199微克/升。

我国个别沿海城市的居民,因习惯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而不缺碘,但不少内陆城市和山区居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现象。

为了维持人体的各种代谢,而今各种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类、乳制品和饮用水摄取的碘又不能满足日需要量,因此我国实行在食盐中人为加碘的政策。

而补碘的重点对象则是内陆和山区等碘缺乏地区的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和婴幼儿。

凡事过则无益。

若人体摄入的碘过量,将会给身体带来连串负面影响。

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甲状腺病,乃至增加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常吃海鲜也应补碘我们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碘,也许有读者会有疑问,海产食品比陆产食品含碘丰富,居住于沿海的广东居民也需要补碘吗?海盐和普通海鲜的含碘量很微,经测定每公斤海盐只含一百至几百微克碘。

如果按成人每天基本需碘量150微克计算,以成人每天吃10克盐计,每天可从海盐中摄入的碘只有1-3微克,远不能满足人体需要。

此外,据我国《食物成分表》载,每1000克海鱼含碘200微克左右,每天至少吃750克才能保证人体正常需碘量(150微克)。

这种食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较难保证的,因此认为有时吃海鲜就不缺碘,是不对的。

广东人碘不过量广东人多食用碘盐,在日常膳食中也会常食用富含碘的海产品,那么,广东人会不会出现碘过量的危机呢?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每天最佳的碘摄入量为150-299微克,最理想的尿碘水平为100-199微克/升。

我省2002年的尿碘水平184.5微克/升,从监测结果看,我省的碘营养处于比较理想的水平。

从医学角度看,一个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即使每天摄入1000微克的碘都是安全的。

虽然人体摄碘量的安全范围较大,但是还要注重科学补碘,我们并不提倡每天都摄入过量的碘。

因为碘对人体来说并不是越多越好,只要满足生理需要就可以了。

坚持用碘盐正确食用碘盐,就可以预防碘缺乏病。

食盐加碘是一种持续、方便、经济、生活化的补碘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