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
溶血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临床上血液标本的检测,大大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虽然目前医院检验科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出现标本溶血,但是标本溶血现象仍然会出现。
本文首先阐述了溶血的原因,其次,分析了溶血对标本检测项目影响机理、溶血对检测项目影响程度,同时,还探讨了减少溶血的方法和溶血标本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Hemolysis will more or less affect the blood samples to detect clinically,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Although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has taken various measures to avoid hemolysis,but still appear specimen hemolysis.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auses of hemolysis,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impact specimens project hemolysis mechanism,the degree of hemolysis effect on test items,while also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 to reduce hemolysis hemolysis,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Hemolysis;Inspection;Result
溶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在保存、分离、运送、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出现红细胞体外破裂的情况[1]。
红细胞的破裂会出现血清被稀释或者血浆中进入大量细胞内物质等变化。
溶血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临床上血液标本的检测,大大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
虽然目前医院检验科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出现标本溶血,但是标本溶血现象仍然会出现,本文就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溶血的原因
溶血可分为两种,分别是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
体外溶血可由代谢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冰冻、机械性破坏)等引起,体内溶血可由药物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如大血管手术或者人工心脏瓣膜)等引起。
常见的体外溶血原因主要有四点:①在输送血液时,由于动作幅度过大而振荡血标本;②血标本在混匀时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③注射器推注太快,产生大量气泡;④抽血时进针不准或者定位不准,进而出现血样溶血或者血肿情况。
此外,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原因,如采血针头过细、注射器中存在着气泡、消毒酒精没有干、采血量不足等[3]。
2溶血对标本检测项目影响机理
标本多项检测项目都会受到溶血的影响,可以将其影响机理归纳为:①细胞破裂,造成血浆量增多、细胞内物质释放,检测物被稀释。
②一些细胞内高浓度的酶或离子等物质在红细胞破裂后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进而增高测量结果。
③红细胞破裂,释放的血红蛋白引起的测量误差。
④测量结果会受到红细胞内外液之间的反应而改变。
如基本全部ATP肌酸磷酸转移酶检验方法都会被腺苷酸酶所
影响所。
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在同一检验项目中往往会同时存在[4]。
3溶血对检测项目影响程度
溶血的各个方面作用对已确定的检验项目而言,会有各自不同的影响。
①Glu(空腹):溶血出现后,血糖值(空腹)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
②GGT:溶血会对GGT造成较大的负干扰,若Hb达到3.4G/L时,那么GGT的测定值可降低22%。
③AST:血浆中AST的活性远远要小于红细胞中AST的活性,只是其38分之一。
④ALP:溶血会对ALP造成较大的负干扰,当参考值上限仅仅只是血清ALP活性的50%,那么ALP的测定值会下降10%;⑤ACP:血浆中ACP 的活性远远要小于红细胞中ACP的活性,只是其67分之一。
⑥CK:溶血Hb 只要>2.5g/L,那么就会对血清CK测定造成较大的干扰,增大测定结果,而当溶血Hb进一步增大,达到3.4g/L时,那么此时CK活性也会增高22%。
⑦蛋白:蛋白检测数值在溶血后会出现较大幅度地增高;⑧K+:由于血清中K+含明显低于红细胞中K+含量,只是其19分之一,那么一旦细胞破裂,那么就会导致血钾大幅度增高。
⑨TBIL:溶血会干扰到二氯笨胺法和SDS法,当Hb达到1.0g/L 时,可使TBIL的测定值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大概可以下降17~32%;⑩LDH:LDH在血小板和红细胞中含量较为丰富的,是血浆的180倍[5]。
所以,应该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检测项目受到溶血的影响。
目前可以基本确定,TBIL、GGT、ALP、Glu在溶血后检测结果会降低;TP、CK、AST、LDH、K+在溶血后检测结果会升高。
另外,凝血筛选试验中的PT检测结果和APTT检测结果会受到PT溶血标和APTT溶血标的影响。
由于细胞膜中几乎包括了全部成熟红细胞的脂类,其中95%的成熟红细胞脂类都是游离胆固醇和磷脂。
基于PT的测定原理和APTT的测定原理来看,磷脂在凝血过程中是属于促凝物质[6]。
4减少溶血的方法
除了应该注意以上问题之外,还应该重视真空采血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省略一系列不必要的步骤,如推血入管、抽拉针管等。
利用真空采血,能够使得溶血的可能性大幅度减少。
5溶血标本的处理
一旦发现溶血标本后,应该在第一时间与临床医师进行联系,首先要确定是否是体内溶血,如果不是体内溶血,那么应该重新采血。
若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而不能重新采血,那么为了提醒临床医师的注意,应该讲”标本溶血”注明在检验报告中。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还没有完全明确溶血受到何种影响,影响程度多大。
所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检测项目误差与溶血程度之间的关系[7]。
参考文献:
[1]李恒.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01).
[2]吴永梅,侯振江.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06).
[3]王廷刚,纪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0(01).
[4]姜丽萍,孙伟,蔡景兰.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J].沈阳部队医药,2010(03).
[5]凌莎莎,李丽,杨晓伟,等.标本溶血后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18).
[6]李佳.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0).
[7]王晓阳,谢爱敏.引起血标本溶血的常见原因及改进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4).
[8]Thomas L,Haemolysis as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factor[J].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1999,13(4).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