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体征测量法

生命体征测量法

生命体征测量法(一)体温的测量方法(腋下测量法)【训练目的】安全、准确地测量患者体温,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训练要求】1. 每名学员为一组,互相操作,并一边讨论一边记忆;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3. 训练过程中所有学员应严肃认真,且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

【训练器材】1. 场地:实操训练教室。

2. 器材:治疗盘内放已消毒体温计、弯盘、消毒纱布块、笔、记录本、带秒针的表。

3. 教学工作手册;学员培训记录簿。

【训练内容】1. 教练员用5分钟讲解水银体温计的构造(见图4-1-1)以及腋下体温测量的训练步骤。

2. 教练员用5分钟进行实物示范操作。

3.每2名学员为一组按照训练步骤互相操作训练30分钟。

4. 教练员总结学员实操情况【训练步骤】1. 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C以下。

2. 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3.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用纱布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防止脱落,测量10分钟后取出(见图4-1-2)。

4. 用消毒纱布擦干体温计,读取体温数并记录(见图4-1-3)。

5. 消毒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体温计30分钟后擦干,放进清洁储物盒备用)。

6. 协助患者整理衣被。

7. 洗手。

图4-1-1水银体温计图4-1-2 腋下体温测量图4-1-3 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37.8°C 【注意事项】1. 按照每个标准班40名学员,配备两名教师,按每组10人分组,2人轮流训练,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2. 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3. 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可触及他物,以防碰碎。

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4. 患者在测量前有进食、冷热饮、洗澡、运动、冷热敷等治疗和活动时需等待30分钟后测量。

5. 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6. 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必要时肛温、腋温、口温对照复查。

7. 测液温时擦拭腋窝勿太用力,避免使用冷或热的湿毛巾,以免影响体温值。

测量前检查体温计是否在35°C以下。

【评估要点】1. 评估操作前准备物品是否齐全。

2. 评估是否擦干腋窝下汗液,重点评估体温计水银端是否放于患者腋窝深处,是否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3.评估测量时间是否为10分钟。

4.评估读表是否正确,手不能触及水银端。

5.评估体温计用毕后放置是否正确。

(二)脉搏的测量方法【训练目的】准确测量患者脉搏,了解其心血管功能及血容量变化,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训练要求】1. 每2名学员为一组,互相操作,并一边讨论一边记忆;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3. 训练过程中所有学员应严肃认真,且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

【训练器材】1. 场地:实操训练教室。

2. 器材:治疗盘内备记录本、笔、带秒针的表,必要时备听诊器。

3. 教学工作手册;学员培训记录簿。

【训练内容】1. 教练员用5分钟讲解脉搏测量的训练步骤。

2. 教练员用2分钟进行示范操作。

3. 每2名学员为一组按照训练步骤互相操作训练10分钟。

4. 教练员总结学员实操情况3分钟。

【训练步骤】1. 协助患者取自然体位。

2. 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清楚地触摸到搏动为宜。

通常测30秒再乘2即为脉率。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见图4-2-1)。

3.记录测量结果。

图4-2-1 脉搏测量法【注意事项】1. 评估是否擦干腋窝下汗液,重点评估体温计水银端是否放于患者腋窝深处,是否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2.评估测量时间是否为10分钟。

3.评估读表是否正确,手不能触及水银端。

4.评估体温计用毕后放置是否正确。

(二)脉搏的测量方法【训练目的】准确测量患者脉搏,了解其心血管功能及血容量变化,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训练要求】1. 每2名学员为一组,互相操作,并一边讨论一边记忆;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3. 训练过程中所有学员应严肃认真,且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

【训练器材】1. 场地:实操训练教室。

2. 器材:治疗盘内备记录本、笔、带秒针的表,必要时备听诊器。

3. 教学工作手册;学员培训记录簿。

【训练内容】1. 教练员用5分钟讲解脉搏测量的训练步骤。

2. 教练员用2分钟进行示范操作。

3. 每2名学员为一组按照训练步骤互相操作训练10分钟。

4. 教练员总结学员实操情况3分钟。

【训练步骤】1. 协助患者取自然体位。

2. 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清楚地触摸到搏动为宜。

通常测30秒再乘2即为脉率。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见图4-2-1)。

3.记录测量结果。

图4-2-1 脉搏测量法【注意事项】1.按照每个标准班40名学员,配备两名教师,按每组10人分组,2人轮流训练,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2. 诊脉前应使患者安静,如有剧烈活动,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量。

3.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

4. 通常测30秒再乘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

脉搏细弱触摸不清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

5. 除桡动脉以外,可测量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6. 发现脉搏短绌时,由两人同时分别测量脉搏与心率1分钟,,以分数方式记录,即心脉率。

7. 为偏瘫患者测量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评估要点】1. 评估测量位置是否在桡动脉上,是否是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端按压。

2. 评估测量时间是否为30秒。

3. 评估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三)呼吸的测量方法【训练目的】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音响、形态及有无呼吸困难等,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训练要求】1. 每2名学员为一组,互相操作,并一边讨论一边记忆;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3. 训练过程中所有学员应严肃认真,且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

【训练器材】1. 场地:实操训练教室2. 器材:治疗盘内备记录本、笔、带秒针的表,必要时备棉花。

3. 教学工作手册;学员培训记录簿。

【训练内容】1. 教练员用5分钟讲解呼吸测量的训练步骤。

2. 教练员用2分钟进行示范操作。

3. 每2名学员为一组按照训练步骤互相操作训练10分钟。

4. 教练员总结学员实操情况3分钟。

【训练步骤】1. 患者取自然体位。

2. 护理人员测脉搏后手仍保持诊脉姿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1次,测量30秒,所得数乘2,即为呼吸频率。

同时注意节律、深浅度、声音、类型、呼吸困难程度、有无体位改变对呼吸造成的影响。

3. 呼吸困难、婴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呼吸微弱、危重患者可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时1分钟(见图4-3-1、图4-3-2)。

图4-3-1 测量呼吸图4-3-2用棉花丝测量呼吸【注意事项】1.按照每个标准班40名学员,配备两名教师,按每组10人分组,2人轮流训练,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2. 测量呼吸前,应使患者安静,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分钟。

3. 测量时不能与患者讲话,测量时应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避免在婴幼儿哭闹时测呼吸。

【评估要点】1. 评估测量呼吸时是否保持诊脉的姿势,观察的部位是否为患者胸部或腹部。

2. 评估测量时间是否为30秒。

3. 评估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四)血压的测量方法【训练目的】准确测量患者血压,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训练要求】1. 每2名学员为一组,互相操作,并一边讨论一边记忆;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3. 训练过程中所有学员应严肃认真,且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

【训练器材】1. 场地:实操训练教室2. 器材:血压计(见图4-4-1)、听诊器(见图4-4-2)、记录本。

3. 教学工作手册;学员培训记录簿。

【训练内容】1. 教练员用5分钟讲解血压计的构造以及血压测量的训练步骤。

2. 教练员用5分钟进行实物示范操作。

3. 每2名学员为一组按照训练步骤互相操作训练15分钟。

4. 教练员总结学员实操情况5分钟。

【训练步骤】(一)上肢血压测量法1.检查血压计,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保持血压计“0”点、肱动脉与心脏应处同一水平。

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

2. 评估是否擦干腋窝下汗液,重点评估体温计水银端是否放于患者腋窝深处,是否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3.评估测量时间是否为10分钟。

4.评估读表是否正确,手不能触及水银端。

5.评估体温计用毕后放置是否正确。

(二)脉搏的测量方法【训练目的】准确测量患者脉搏,了解其心血管功能及血容量变化,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训练要求】1. 每2名学员为一组,互相操作,并一边讨论一边记忆;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3. 训练过程中所有学员应严肃认真,且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

【训练器材】1. 场地:实操训练教室。

2. 器材:治疗盘内备记录本、笔、带秒针的表,必要时备听诊器。

3. 教学工作手册;学员培训记录簿。

【训练内容】1. 教练员用5分钟讲解脉搏测量的训练步骤。

2. 教练员用2分钟进行示范操作。

3. 每2名学员为一组按照训练步骤互相操作训练10分钟。

4. 教练员总结学员实操情况3分钟。

【训练步骤】1. 协助患者取自然体位。

2. 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清楚地触摸到搏动为宜。

通常测30秒再乘2即为脉率。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见图4-2-1)。

3.记录测量结果。

图4-2-1 脉搏测量法【注意事项】1.按照每个标准班40名学员,配备两名教师,按每组10人分组,2人轮流训练,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2. 诊脉前应使患者安静,如有剧烈活动,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量。

3.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

4. 通常测30秒再乘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

脉搏细弱触摸不清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

5. 除桡动脉以外,可测量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6. 发现脉搏短绌时,由两人同时分别测量脉搏与心率1分钟,,以分数方式记录,即心/ 脉率。

7. 为偏瘫患者测量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评估要点】1. 评估测量位置是否在桡动脉上,是否是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端按压。

2. 评估测量时间是否为30秒。

3. 评估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三)呼吸的测量方法【训练目的】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音响、形态及有无呼吸困难等,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