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空间和几何形状专题培训课件
幼儿空间和几何形状专题培训课件
2、几何形体(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 如果我们仅抽取物体的形状、大小,而略去物体
的其他特征,这样的物体就称几何形体。 • 平面图形是由同一平面内的点、线、面所构成的
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 形、梯形等。 • 立体图形则是由空间非同一平面内点、线、面及 其组合而成的图形,如球体、圆柱体、长方体、 正方体等。
一、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
• (1)与感觉运动相联系的空间知觉阶段。
• 最早的空间意识来源于感觉运动的协调。但最早的空间意识 不免会受到儿童短暂的动作和经验空间的限制,这说明,此 阶段幼儿有了一定的方位知觉,但还不能建立空间的概念。
案例: 佳佳两岁时跟爷爷捉迷藏,她将头埋进沙
发里,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藏得很好 了,不料爷爷一下子抓住了她。
• (4)空间位置知觉能力,即认识空间中的 物体和自己的方位关系(上下、前后、左右), 以及图形的移位、倒转、翻转的能力。
• (5)空间关系知觉能力,即认识空间物体 的彼此方位关系的能力。
• (6)视觉分辨能力,即指认物体间相似或 相异的能力。
• (7)视觉记忆能力,即回忆已不在视线内 的物体的能力。
皮亚杰从两个层次研究了儿童几何概念的 发展:知觉的层次和概念的层次。
皮亚杰让儿童触摸隐藏的实物,然后要求其 在另一堆实物中指认出相同者或画出实物的外形。 根据结果他提出了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能分辨开放图形和封闭图 形,但不能分辨欧氏图形。儿童的典型行为是用 手顺着实物的四周轮廓描摩,把手指穿入洞中分 离它。这些对物体外围界限的知觉,注意其是否 开放、封闭或分离,属于拓扑几何的性质。
含着广泛的含义以及很多具体的能力。例如,霍 夫(Hoffer)就提出了人的七项空间知觉能力: • (1)手眼协调能力,例如,连接各点成线以画成 图形,在迷宫里顺着路径描绘路线,描绘图形的 外缘或给一个部分着色,仿立体图形堆积木等能 力。
(2)图形一背景知觉的能力,即从背景中分 辨前景的能力。
• (3)知觉恒常能力,例如,辨认相似和全 等的图形,依大小排列图形的能力。
• 第二阶段(4~6岁):是过渡期,能辨认欧 氏图形,即区分直线图形(正方形、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曲线图形(圆、椭圆)。 儿童用眼和手跟随图形的边围,并辨识角。
• 第三阶段(7岁左右):具有逆向思维能力, 能辨识直线形成的封闭图形。辨识图形时, 由某一固定参考点开始,较有计划和系统 性。
D.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从绝对化逐渐过渡 到相对化。
即幼儿在开始认识空间概念时,是将诸如 “前”“后”“左”“右”这样的方位概 念当作永恒不变的方位来理解的,这与他 们的思维发展处于半逻辑性阶段有直接关 系。随着幼儿思维灵活性、相对性的增强, 他们才能逐渐领会方位概念的相对意义。
(二)、幼儿几何概念的发展
(3)走向客体为中心的空间意识阶段。
A.从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讲,是先上下、再前后, 最后是左右。 上、下因有天、地的不变位置做参照,不会受身体的 转动而变化,因此被幼儿最先掌握。幼儿认识前后、左 右通常表现出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儿童是以实 际动作来试验方位,将环境中的物体和他自己的各边相 连。例如,将身体直接移到物体和它接触,如果是后退、 背向物体,就会说物体在他后面;如果用伸出的左手摸 到物体,就说物体在他左边。在第二阶段,则是以视觉 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以及物体与主体之间的空间安 排。刚开始可能会转身或用手指向物体,渐渐地动作就 内化了。
B.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出由近及远逐步 扩展的趋势。
即先只限于判断自身范围的位置,再是确 定与自身靠近的空间物体的方位定向,最 后才能确定与自身较远的空间方位定向。
C.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是从以自我为中 心到以客体为中心逐渐过渡的。
即幼儿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先是以 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的。在此基础上,幼 儿逐渐能做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空间方位 的关系。
爷爷将佳佳的布娃娃当着她的面藏到毯子 底下,佳佳能将娃娃找出,但当爷爷将娃 娃先藏到毯子下后又藏到被子里时,尽管 佳佳看到娃娃转移了地方,但她仍去毯子 底下找。
(2)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意识阶段。
幼儿以自身为中心,通常以头为上、以脚为下、 以面为前、以背为后,以拿勺子的手定为右手, 以端碗的手定为左手。在此基础上,再推及相对 于自己身体部位的客体所处的方位。幼儿脱离了 自身这个中心点,就难以辨别方位。而且,此时 幼儿还并未建立方位的相对概念,如果让他们转 个身,原来在前面的变成了在后面,幼儿就会感 到困惑不解,因此他们无法说出别人的前面有什 么,后面有什么,更无法判断别人的左右手各是仿画几何图形,结果发 现了同样的规律: • 第0阶段(3岁前):涂鸦阶段。 • 第一阶段(3~4岁):能分别画出封闭图形、开放图形、两圆 的内外关系、相交关系,但不能分辨不同的封闭图形(如画 出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都是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 第二阶段(4—6岁):能分辨直线和曲线图形,斜度等开始发 展。 • 第三阶段(6~7岁):能正确地画出所有图形,具备了欧氏几 何的形状概念。
三、幼儿学习空间和几何形体概念的意义
幼儿是在看、摸、移动等自身的活动中建 立起物体之间的距离感和一些初级的空间 知觉的。
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与几何概念的学习密 切相关。
一方面幼儿几何概念的学习有赖于其空间概 念的发展;
另一方面幼儿几何概念的学习也可促进空间 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空间和几何形体概念的发展特点 与要求
幼儿空间和几何形状
第一节 空间几何概念与幼儿学习空间几何形体的意义
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高 度表现出来。当我们只研究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 它的其它的性质时,就可把这个物体叫做几何体。学前儿童 空间概念的发展和几何概念的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一、空间和几何形体概念教育中的相关概念 • 1、空间知觉 • 这里提到的空间知觉,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包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空间知觉不仅包括了传 统认为的对方向定位的知觉(如空间上、下、前、 后、左、右方向的定位),对距离的知觉(如对物 体位置的远近判断);对图形辨认的知觉等,还包 括了对二维(平面)图形、三维(立体)图形深入一步 的有关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图形变化结果的洞察和 直觉。
空间知觉是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逐渐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