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项目总体部署
总工室主任严光生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土资源部有关文件要求,7月中旬,局总工室、财务部组织编制了2016-2018年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等6个地质调查一级项目总体方案,于第6次局务会通过报部。
根据一级项目总体方案,从7月下旬开始,又组织编制了“2016-2018年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设置建议表”和“2016年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立项论证指南”,已于昨天召开的第7次局务会原则通过,今天上午通过局公文系统发给了各相关单位。
根据要求,9月15日前,要完成二级项目立项论证、入库工作。
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顺利完成这项任务,今天召开视频会,部署二级项目立项论证工作,王研副局长还将做重要指示,我介绍一下二级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实施方案编制及立项论证相关的一些要求。
一、二级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编制过程
按照“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五个服务”总体要求,根据“六大任务-九大计划-五十项工程”总体布局,在地质调查一级项目总体方
案基础上,局总工室、财务部组织大区项目办相关人员,研究提出了2016-2018年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设置建议表。
现在大家拿在手里的二级项目设置建议表,是在广泛征求了计划协调人、工程首席、业务部室及直属单位的意见与建议修改后,7月31日,钟自然局长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李金发副局长主持召开油气、海洋、海岸带及水工环等多个专题会进行详细研究,并积极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相关司局领导汇报沟通,经过多次修改完善,8月5日局务会原则通过。
根据局直属单位不交叉原则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以工程为单元,围绕对应工程目标任务设置351个二级项目,与“九大计划-五十个工程-两百个项目”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二级项目部署
根据一级项目的总体部署,2016年安排地质调查二级项目351项,总经费843536万元。
按照6个一级项目,详细情况如下。
1.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安排二级项目122项,经费298431万元。
主要安排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重要盆地、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六重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安排调查面积20万平方千米;二是重要盆地和成
矿区带航空物探与遥感调查;三是重点成矿区带、重要远景区1:5矿产地质调查,安排调查15万平方千米;四是大型资源基地资源环境综合地质调查和技术经济评价;五是急缺矿种、新能源新材料矿产调查评价;六是整装勘查区和重要矿集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七是“一带一路”战略性基础地质调查;八是地质矿产调查战略与规划支撑。
2.海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安排二级项目22项,经费60000万元。
主要安排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1:25万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及1:100万海洋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二是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等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三是南黄海、南海北部等重点海域油气资源调查;四是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
海洋地质调查着重强化陆域与海域统筹部署,以及南黄海、南海北部油气突破。
3油气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安排二级项目41项,经费162300万元。
主要安排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二是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三是天山-兴蒙构造带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四是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五是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矿产调查;六是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
油气地质调查进一步突出支撑新疆油气勘查开发体制改革试点。
重点加强了塔里木盆地综合剖面探测与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准噶尔-吐哈-三塘湖及周缘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4.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安排二级项目17项,经费131750万元。
主要安排三方面工作:
一是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实施钻探,提出试采目标区。
二是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试采,初步形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体系和装备。
三是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实施钻探工程,完成陆域冻土区第二次试采。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重点要加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选区的勘查及试采的准备。
5.水工环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安排二级项目121项,经费148040万元,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面积15万平方千米。
主要安排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三区三带”等经济区和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
二是山区重要城镇灾害地质调查与风险评价。
三是西部生态脆弱区、南方岩溶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和大型能源基地等水文地质调查。
四是未调查耕地区1:25万和重点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五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基础支撑综合地质调查。
六是应对气候变化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七是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水工环地质调查着重加大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和长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加大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确保三年完成剩余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6.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安排二级项目28项,经
费43015万元。
主要安排五方面工作:
一是地质资料数据汇聚与管理。
二是地质资料数据综合集成与产品开发。
三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协同服务。
四是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发建设。
五是支撑地质调查管理。
二、二级项目可行性方案编制
(一)基本要求
坚持“三个坚定不移”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以“需求、目标、成果应用”为导向、以“五问”为标尺、加强项目设置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加强项目的目标责任制。
在这里,要着重强调将“五问”标准贯穿于项目可行性方案编写与论证的全过程。
一问需求,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求?二问成果与服务,发挥什么作用?用户是谁?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能起什么作用?三问科技,促进科技进步、理论创新上发挥什么作用?技术方法上有什么改进?四问人才,促进人才成长与团队建设有什么贡献?五问预算合不合理,能否保证目标实现?工作量与经费是否匹配?预算量否符合地质调查预算标准?与预算单位的执行能力是否相适应?
(二)项目立项论证材料
包括可行性论证报告、国土资源部项目库申报材料、财政部项目库申报材料、绩效目标申报表以及结转资金申报表等内
容。
有关项目库申报材料、绩效目标申报表以及结转资金申报表内容等会财务部会做详细介绍,这里主要强调可行性报告的一些关键内容。
一是立项依据及主要内容。
要围绕国家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及国土资源部中心工作,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大地质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可从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阐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与依据。
二是实施方案及可行性。
围绕目标任务,合理设置工作量,选择合适的工作技术方法与路线,优化年度工作方案,从管理、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论述项目的可行性等。
三是明确绩效目标。
财政部加强了对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提出了全过程项目支出绩效管理。
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开展绩效监控,实施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
在总体方案编制过程中要明确总体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任务、用户及用户需求、预期成果及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影响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等。
四是加强外协管理。
外协任务,须详细阐述外协的必要性,编写外协技术方案及预算方案,并独立成章。
三、二级项目论证的有关要求
为了做好立论论证工作,我们组织编制了《2016年地质调
查二级项目立项论证指南》,本次论证将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进行。
在这里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二级项目立项论证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组织,总工室、财务部牵头,按照工程属地管理原则,大区项目办负责辖区内工程所属的二级项目立项论证工作;其他工程所属的二级项目由局委托发展研究中心组织论证。
2.计划协调人、工程首席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二级项目论证工作,具有一票否决权。
3.二级项目立项论证严格以“五问”为标尺衡量项目可行性。
4.所有二级项目均需经过论证,通过论证的方可进入局项目库。
5.各单位按照二级项目设置表做好本次论证工作。
局属各单位可根据一级项目方案,结合本单位的“两重一主”工作,提出新的二级项目建议,由工程首席同意后提请组织论证单位,纳入本次论证,通过后作为备选项目(但总预算不超过所属工程2016年预算控制数的20%)。
四、进一步明确几个时间节点和有关要求
主要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是8月20日,在这之前各相
关单位组织要编制完成二级项目可行性报告,经单位审查后提交论证。
二是9月5日,在这之前要完成二级项目论证论证工作。
三是9月10日之前,以工程为单元,局统一审议二级项目。
四是9月15日之前,完成二级项目进入国土部2016-2018年支出规划项目库,并经国土资源部审议,将二级项目预算纳入2016部门预算。
目前最紧要的是在8月20日前完成二级项目可行性报告,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单位在部署会会后立即开展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二级项目立项论证工作顺利进行。
2015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