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
(1)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劳务的购买,是实质 性支出,能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GDP的组成 部分。
(2)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 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要小于政府购买。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8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5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运用
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避免矛盾。 制定政策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应该综合考虑,注
意目标间的互补与冲突。 政策本身需要协调和把握时机。政策制定与发挥作
用需要一个过程,当局和企业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博 弈。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5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广泛意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都 有机会以自己的原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由于测定其它 要素的利用状态非常困难,因此,一般以劳动要素的利用状 态来作为衡量尺度。
失业率是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较。
此时,潜在的GDP等于实际的GDP。
充分就业被认为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个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1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物价稳定
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通过价格指数来考察。
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价格指数: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用 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序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 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2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而是指 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
轻微的通货膨胀的存在一般被认为是正常甚至是对 经济发展有益的。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上一章偏重于从理论方面说明宏观经济 政策,本章则偏重于从实践方面论述。 前者是理论基础,本章是实际操作。
宏观经政策有计划和市场两种类型,前 者是指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实施。例 如,公用事业定价,监管,审批等。后 者是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并通过该机制 的作用来达到政策目标。本章所讲的财 政和货币政策属于市场调控类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9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什么是“充分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消除,即失 业只限于磨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就实现了充分 就业。
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 就是充分就业。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0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自然失业率: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一个概念,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 与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总需求和总供 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 作的人。
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人口与人口的比率。
失业者是那些想要工宏观经作济学但第十六未章宏找观经济到政策工作的人。
6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磨擦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 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 不足、工种转换困难所引致的失业。
“四大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4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福利而制 定的解决经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 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 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8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奥肯定律
该定律是用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 存在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 增加2%,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种关系并不 是严格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产量增加1%时, 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 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 作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7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 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原因是失业者的技术 水平或居住地点不当,可以认为是磨擦性失业 的一种特殊形式。
16
第二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 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 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 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7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支出: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 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 衡量。
经济增长和失业经常是相互关联的。 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
状态。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2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 第五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六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14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四)平衡国际收支
在国际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全球化程度迅速提高的 情况下,一国国际收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 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当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 成冲击,影响该国国内就业、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收入
(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 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 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 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