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同步练习1- 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同步练习1- 4

B.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6 V以下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x0,用公式v=x0 t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复写纸应在纸带上面,A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B正确;应该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C错误;D项中是测平均速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答案:AC
6.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
10s拍一次
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t=0.3s内小球运动了Δx=0.05m。

∴v=Δx
t=
0.05m
0.3s=0.17m/s。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7.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
瞬时速度。

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
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
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s,通过第二个
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cm,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
d
Δt1=
3.0×10-2
0.29m/s=0.10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
的速度v2=
d
Δt2=
3.0×10-2
0.11m/s=0.27m/s。

答案:0.10m/s0.27m/s
8.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
解析:根据实验原理,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观察,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能力.电火花计时器的特点是:打点是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之间火花放电来实现的,故其操作步骤和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相仿的,墨粉纸盘应套在纸盘轴上,目的是使它可以转动,均匀地被利用.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目的是使墨粉纸盘可以更好地转动.
答案:(1)ABDEC
(2)纸盘轴墨粉纸盘
9.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漏滴,每隔2.0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时间是________s,AH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0点开始计时到G时共有7个时间间隔,每个间隔为2.0s,则总时间为
14.0s,AH段平均速度v=xAH
tAH=
32-2
14m/s=2.14m/s。

答案:14.0s 2.14
10.如图所示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求:
(1)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2)在图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解析:(1)v B=xAC
2T=
52.0×10-3
2×0.1 m/s=0.26 m/s
(2)v C=xBD
2T=
(84.0-24.0)×10-3
2×0.1 m/s=0.30 m/s
v D=xCE
2T=
(120.0-52.0)×10-3
2×0.1 m/s=0.34 m/s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0.26 m/s(2)见解析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