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教学大纲
4.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评估病人的影响。
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2学时):
1.理解临床评估的作用;
2.晤谈技术和不同情景下的晤谈方法;
3.医患沟通的相互作用及两种水平;
4.不同病程中病人的心理变化;
5.各类特殊病人的心理特点;
6.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评估病人的影响;
7.布置作业(供讨论时用) 。 讨论内容(2学时):
4.说话中的常见问题与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与克服方法,不良的说话习惯 与克服方法,说话中出现的常见突发障碍与处理方法。
讨论内容(2学时):
1.说话能力的自我测试,并在小组讨论中和其他组员讨论分析。
2.小组讨论一组说话的案例,对其中的说话策略或问题进行讨论。
3.组员间就每个组员在讨论中的表达得失进行探讨。
3.如何激励自己进行交谈。
4.如何做一个好的开场白。
5.如何在交谈中陈述自己的思想。
6.如何在交谈中与对方讨论。
7.如何结束交谈。
8.交谈中的常见问题与克服:表达问题及其克服,态度问题及其克服,倾听 问题及其克服。
讨论内容(2学时):
1.交谈能力的自我测试,并在小组讨论中和其他组员讨论分析。
2.小组讨论一组交谈的案例,对其中的交谈策略或问题进行讨论。
3.如何展开演讲:提纲的运用,时间的控制,演讲主题的充分展现。
4.注重演讲语言的优美:形象生动,有自己的个性,口语化与深入浅出。
5.注重演讲的声音:语调的调整,根据感情和听众反应调整语速,正确进行 演讲中的呼吸。
6.注意演讲中身体语言的使用。
7.如何做一个好的结束。
8.如何克服演讲怯场和应付听众的问题。
2.对沟通接收者的一般策略:分析接收者,确定接收者的需求,了解接收者 的感受,激励接收者。
3.信息发送的组织策略。
4.沟通渠道的选择。
5.重视沟通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6.沟通中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组成要素,自我意识如何影响 沟通的有效性。
三.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倾听的策略
目的要求:
1.了解倾听的重要性;
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2学时):
1.情绪状态对行为的影响
1.1情感上接受对方;
1.2理智上接受对方;
1.3如何把握对方的情绪特点及行为改变。
2.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的行为特点与沟通策略
2.1病人的期待性焦虑导致就医行为变化;
2.2与焦虑病人沟通的技巧;
2.3如何应对焦虑。
3.抑郁状态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策略
4.介绍沟通的一般策略模式和各种形式的沟通策略要素。
5.介绍本课程的构想,内容设置和要达到的目的。
二. 沟通的一般策略
目的要求:
1.熟悉沟通中需要予以重视的基本问题;
2.学会分析沟通的一般策略模式中的各种策略性变化因素;
3.为今后各种具体沟通策略打下基础。
学时:2学时
授课内容:
1.作为沟通发送者的一般策略:目标的确定,沟通形式的选择,提高自己的 可信度。
1.以8-10人为一组,与病人晤谈,收集病史;
2.讨论与病人沟通时的体会,讨论作业;
3.教师进行小结。
八. 与不同情绪状态病人沟通的策略 目的要求:
1.熟悉情绪状态对行为的影响;
2.掌握焦虑状态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
3.掌握抑郁状态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
4.熟悉兴奋躁动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
2.学会积极地倾听;
3.学会激励别人说话;
4.学会克服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2学时):
1.倾听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2.如何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如何在倾听中保持专注?如何跟随说话者?如 何准确理解说话者?
3.如何做激励别人说话:如何启发说话者?如何提问?复述反馈和必要的沉 默为什么在倾听中可以鼓励说话者?
3.1抑郁状态病人的心理特征;
3.2抑郁状态病人的行为变化;
3.3与抑郁状态病人的沟通策略。
4.兴奋躁动病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沟通技能》教学大纲
一. 沟通概述:课程介绍
目的要求:
1.理解沟通的含义和沟通的意义;
2.熟悉沟通的类型和模型;
3.熟悉沟通的一般策略模式。
学时:2学时
授课内容:
1.沟通的基本概念:沟通的定义,沟通中的非言语因素。
2.沟通的类型: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3.沟通的模型:沟通的互动模型介绍,模型中沟通中各要素的作用和沟通者 的反应。
3.组员间就每个组员在讨论中的交谈表现进行探讨。
六. 怎样做好一个演讲
目的要求:
1.学会在交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掌握演讲的基本策略;
3.掌握演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2学时):
1.如何在演讲前做好准备:分析听众,确定自己的目的,选择好论题,组织 演讲材料。
2.演讲开场白的重要性与做好开场白的方法。
五. 让别人理解你(2):交谈的策略
目的要求:
1.学会如何在交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掌握交谈的基本策略;
3.掌握交谈中存在的常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及其克服方法。
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2学时):
1.如何把握将要进行的交谈:对交谈主题的把握,分析将要进行的交谈属于 什么方式。
2.如何创造良好的交谈氛围: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寻求与交谈对象的共 同点,对交谈对象的了解。
目的要求:
1.学会在说话中分析听话者;
2.学会恰当地选择话题;
3.掌握言语表达的基本策略;
4.掌握说话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克服方法。
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2学时):
1.如何分析听话者:了解听话者的需要、类型和性格。
2.如何选择话题:对自我的把握,寻找与听话者的共同点。
3.言语表达的基本策略:注意讲话的场合与对象,把握好说话的时机,非言 语暗示的运用,控制语言的技巧,说话声音的调控。
4.倾听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讨论内容(2学时):分小组进行。
1.进行倾听技巧的相关自测,并就自己在倾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2.倾听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准备一组倾听的案例,小组对这些案例进行,讨 论这些案例中问题。
3.分析组员间在讨论中的倾听表现。
四. 让别人理解你(1):说话的策略
讨论内容(2学时):
1.就一个好的演讲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该演讲的成功之处。
2•小组推荐2〜3名组员,按给出的主题或自选的主题准备材料,在小组内 进行演讲,并在小组中讨论这些演讲的得失。
七. 晤谈与评估病人
目的要求:
1.了解晤谈时的沟通技能;
2.掌握医患间沟通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
3.掌握不同病程及特殊病人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