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A. 货物贸易的谈判。其目标是促成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自由 化,加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改善多边贸易体系;
B. 概述了服务贸易规则新框架的目标。
(2)上述承诺的具体谈判事宜包括15个议题,即关税 问题、非关税壁垒、热带产品问题、自然资源产品、纺 织品和服装、农业、关贸总协定条款、保障条款、多边 贸易谈判协议和安排、补贴和反补贴措施、争议的解决、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关贸 总协定体系的作用、服务贸易。
2、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关贸总协定规定了八个方面的原则。
自由贸易原则 非歧视原则 关税减让原则 一般地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公平贸易原则 自我保护原则 透明度原则 磋商调解原则
第三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
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字以来,在其组织下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 判。就谈判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进 口关税减让为主阶段、非关税减让为主阶段和一揽子解决多边贸易 体制根本性问题阶段。
(2)第二轮谈判是1949年4月至10月的安纳西回合(Annecy Round ),29个国家参加,达成147项关税减让协议,使占进口总 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 (3)第三轮谈判是1950年9月至1951年4月的拖奎回合(Torquay Round )。有38个国家参加,达成关税减让协议150项。占进口总 值的11.7%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6%。 (4)第四轮谈判是1956年1月至5月的日内瓦回合(Geneva Round)。共有26个国家参加,使工业品的进口关税下降了15%。 (5)第五轮谈判是1960年9月至1961年7月的狄龙回合(Dillon Round),共有62个国家参加,使工业品的进口关税下降了35%。在 这次谈判中,第一次涉及到非关税壁垒问题,通过了第一个反倾销 协议。
国际贸易体系
本章结构安排: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第二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第三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 第五节 中国加入WTO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简称GATT)是调整各国关税与贸易关系的多边国际协定。 由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特殊的签定背景,以及它多年运行的特点, 使它成为带有制度性和组织性的多边贸易协定。
1.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国和英国倡导建立一个“国 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 2.1945年12月6日,美国政府单方面提出《扩大世界贸易和增加 就业的建议》,主张在这个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以重建国际贸易秩序。 3.为作好贯彻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准备工作, 23个国家的代表 1947年在日内瓦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并将此内容的贯彻与国际贸 易组织宪章今后的执行相联系,签订一个临时性文件或协议“关税 与贸易总协定临时议定书”。
第二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目标的。 因此,其宗旨和原则总体上是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 内容的。 1、关贸总协定的宗旨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 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增长,扩大世 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以发展生产和交换为目的。 并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的贸易协议,促进进口关 税和其他贸易障碍的大幅度削减,取消国际贸易中 的歧视待遇。
(3)参加国还签署了补贴和反补贴措施的新协议,并且 修改了反倾销守则。
三、一定的第八轮回合开始从一揽子解决 多边贸易体系问题的角度出发讨论多边贸易的自由化。此次 会议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发动,125个国家和 地区派代表参加了谈判,称为乌拉圭回合(Uruguay Round) 。 (1)参加谈判的各国部长们达成了总体的政治承诺,共有 两大部分:
一、以关税减让为主的阶段
从1947年到1967年,围绕着关税减让的问题,关贸总协定安 排了六轮谈判。总的来说,实现了世界各国关税水平的大幅度 削减:
(1)第一轮谈判是从1947年4月至10月的日内瓦回合 (Geneva Round),23个缔约国参加了该轮谈判,达成双边 减税协议123项,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总值54%的商品平 均降低关税35%。
4.1950年,美国突然宣布,它不打算寻求国会批准哈瓦那 宪章。实际上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就此夭折了。在经临时协 定缔约国讨论并修改之后,决定继续执行“临时议定书”。 因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也就“临时了”47年之久。
虽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临时性协定,但是它一直作为协调 多边贸易与关税关系的、对缔约国具有约束力的文件,并且 它类似一个组织,安排缔约国之间的旨在追求贸易自由化的 谈判,因而在1947年以后的47年的时间里,它对形成一个 比较自由的国际贸易环境作出了贡献。
(6)第六轮谈判是1964至1967年的肯尼迪回合(Kennedy Round), 有102个国家参加了此次的关税和某些反倾销措施的谈判。
二、以非关税壁垒谈判为主的阶段
从1973年起,关税贸易总协定开始将讨论的核心问题转向 了以消除非关税壁垒为主的谈判。1973年9月至1979年4 月的第七轮谈判为东京回合(Tokyo Round) ,有123个 国家参加。这次回合是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发动 的。在1979年谈判结束时达成一揽子大范围的关税减让和 一系列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新协议以及对关贸总协定的法律 框架的修改意见。
(1)就关税方面而言,总协定达成的一揽子协议规定, 经过8年的时间,使世界9个主要工业国家制成品的加权平 均进口关税从7%降到4.7%。
(2)在非关税壁垒方面,针对政府采购和其他公共机构 提供的采购合同达成一致原则;规定了作为贸易壁垒的技 术标准、证书及其检验制度的实施纪律;规定了进口许可 程序不被用做制止贸易的手段;提出了关于为海关估价建 立公平、统一和公正的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