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xx大学xxxx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浅析作者:学号:专业:指导老师:2012 年 5 月25 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撰写本论文的背景、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消费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只有把握大学生独特的消费行为导向,针对其理性消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科学的消费观念,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针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有目的性地指导他们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2.本论文的基本内容1前言2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2.2 具体消费项目分析2.2.1恋爱消费2.2.2旅游消费2.2.3网络消费2.2.4通讯消费3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3.1存在的消费误区。
3.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贫富两极。
3.3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3.4 恋爱支出无度。
4 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主要原因简析4.1主观原因4.1.1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可诱导性。
4.1.2消费行为的冲动性和模仿性。
4.1.3消费动机的时尚性和从众性。
4.2客观原因4.2.1社会方面。
4.2.2 家庭方面。
4.2.3 教育方面。
5 致谢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及现状难点: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方法4.论文的撰写计划09.12.28——确定论文题目;09.12.29~09.12.31——广泛的查找资料,明确论文的背景、意义及基本内容并上交开报告手稿;10.01.04~10.01.07——查找资料,整理思路,并于01.07形成出面论文初稿;10.01.10~10.01.14——再次查找资料以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加入更新部分,形成书面或电子稿并上交指导老师;10.01.15~10.01.17——结合指导老师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形成最终文稿,并定稿打印上交;10.01.18~10.01.23——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系部审查意见:系部负责人:年月日目录1 前言 (1)2 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 (1)2.1消费心理日趋成熟 (1)2.2易受暗示,容易冲动 (1)2.3消费中的从众心理严重 (1)2.4消费心理可塑性强 (2)3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表现 (2)3.1消费结构不合理,重享受性消费 (2)3.2消费无计划,盲目性攀比消费 (3)3.3为了获得认同,进行炫耀性消费 (3)3.4人际交往消费过度 (3)3.5储蓄观念淡漠,理财观念需培养和加强 (3)4 大学生消费心理成因及其影响 (4)4.1求新心理 (4)4.2求美心理 (4)4.3 求名心理 (4)5 引导大学生树立个性、文明、科学的消费观 (4)5.1发展个性消费 (4)5.2消除不良消费 (5)5.3倡导文明消费 (5)5.4提倡科学适度消费 (5)5.5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5)5.6 提高学生心理调控能力 (5)6致谢词 (6)7参考文献 (6)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浅析[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只有把握大学生独特的消费心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针对其非理性消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字]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1前言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2 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2.1 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正处于一个不断成熟的阶段,在消费方面虽然存在一些非理性的特点,比如过于追求时尚、易冲动。
但是随着消费行为的积累,他们已经对于消费有了自己的判断、分析和标准。
他们在购买时更注重所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学会全面地考虑消费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帮助有多少,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消费行为,避免盲目性消费。
2.2 易受暗示,容易冲动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体利用消费者易受心理暗示的特点,试图引导大众消费。
而当代大学生恰恰是对时尚非常敏感的一个群体,媒体通过杂志、广告等形式向校园传递着大量外界的时尚与消费潮流信息,使得大学生在消费上容易丧失应有的判断力。
他们往往由于经受不住时尚事物的巨大吸引力,而冲动地做出自己消费计划外的消费行为。
2.3 消费中的从众心理严重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群体是具有某些共同心理特征的共同体,群体通过群体规范、群体评价等手段来实现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而大学时期恰恰是人生中最渴望被群体接纳、渴望拥有友情的时期。
有些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自卑感强,较敏感,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只有表现得与大多数人一样,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这些心理表现在消费方面尤为明显,使得很多大学生成了群体的附庸者。
2.4 消费心理可塑性强当今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
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受到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消费观。
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新的科学消费观也很容易接受,若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他们也能够考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进行较为理性的消费。
因此,大众媒体、学校和家庭应当从各方面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他们的消费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
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3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非理性消费就是由于缺乏理性的消费观而产生的大大超出大学生基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和必要的文化娱乐费用以外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他们自主消费的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没有形成理性、稳定的消费观念。
当前,非理性消费观在大学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3.1消费结构不合理,重享受性消费人的消费主要分为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
而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上看,除了吃饭、购买生活用品等最基本的生存性消费,购买学习用品与资料、参加各种辅导班等发展性消费以外,用于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享受性消费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支出项目。
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注重享受性消费,提前消费的趋势。
这种趋势势必使大学生将主要精力从学习、自我发展上面转移到了享乐上面,对于他们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极为不利。
3.2消费无计划,盲目性攀比消费很多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地支配自己的各种费用。
他们的消费往往没有目标、没有计划,而且具有明显的模仿性、攀比性的特征。
特别是有些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攀比。
比如在对手机、MP3、电脑的购买行为上,很多大学生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都拥有这些物品时,他们也急切地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MP3或者电脑,否则就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而不是考虑这些物品是否是自己生活的必需品,或者自己的经济状况是否能够承担。
3.3为了获得认同,进行炫耀性消费炫耀消费指“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利和身份(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使消费者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
即消费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个人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对消费品的耗费,而是包括了个人为了获得社会认可,所进行的非生产性支付”。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指出,为了拥有一台轻巧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一部分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学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或透支银行卡以满足自己强烈的消费欲望。
这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最终的结局是债台高筑、生活窘迫,逐渐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危机中,进而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有的同学高中时期成绩优秀,而到了大学以后表现平平,由万众瞩目变得默默无闻。
他们觉得自己变成群体以外的人,不被大家所注意,往往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为了体现自我价值,得到心理上的慰藉,他们就通过购买名牌服饰,高档娱乐、休闲用品等方式进行炫耀,从大家的羡慕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3.4人际交往消费过度现今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已经蔓延到高校当中,如人情消费,同学过生日,获得奖学金、入党、当选学生干部,都要请客。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交往即大学生恋爱,在消费中的支出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有人调查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支出最少也要100元~200元左右,多的达到500多元。
在通讯方面的消费也是大学生人际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调查显示,在通讯市场,拥有手机的大学生占了整个消费群的10.4%。
在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每月手机通讯费用在31元~50元的占26.5%,51元~70元的占23.5%,71元~100元的占30.9%,而在100元以上的占了16%。
另据粗略估算,每年高校学生手机通讯费用约有0.5亿元。
3.5储蓄观念淡漠,理财观念需培养和加强在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限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因专业知识而注重理财的学生,数量极为有限。
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理财观念需要加强引导,注重培养。
4大学生消费心理成因及其影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广博的知识面使其在消费时注重知识性;对新鲜事物热衷并乐于尝试,使其在消费的同时注重时尚性、潮流化,强调新颖美观;由于个性独特,思想起伏,在消费时会情绪化,即兴购买、冲动性的购买代替计划性的购买;而富于创造力的思维、强烈的表现能力,使大学生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消费态度,即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