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中国自贸区战略展望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中国自贸区战略展望


(3)TPP+TTIP+ TISA颠覆全球经济 秩序
有可能架空世贸组织(WTO)
有可能架空亚太经合组织(APEC)
打乱“10+X”为主的亚洲区域合作进程
中国有可能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TTIP 和TTP谈判几乎把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一网打尽”。如果TPP和TTIP最终达成协 议,那么除中国和金砖国家之外的主要经济 体都进入到这两大贸易区之内,中国届时处 境将十分被动。
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的目的与上述自由贸易 区有什么差异?
1、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细 化,产业链条延长至世界各个角落,涉及多 边的贸易日益增加,迫切需要人员、资金、 商品、服务等要素能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 自由流动的贸易环境。
自由贸易的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率,各类生产 要素集聚合作的低交易成本、高生产效率、 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洼地。
另外2个自贸区则分布在机场附近,它们分别是新 加坡机场物流园 和樟宜机场航空货运中心。这两个 自贸区则相应地由樟宜机场集团管理。
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吸引力是税收上的 优惠:
新加坡本身的税负比较轻,而且交税非常简 单,在全球178个国家中交税简易度排名第二 ,仅次于马尔代夫。
公司只需办理5项税务,在最少税务国家排名 榜上列在前10名。
的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在逐步丧失。 上海要素禀赋决定上海发展的重点是服务业。 一个现实是,自提出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的战
略以来,由于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大量转移, 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中经济总量占比一直持续 下降,而打造国际金融、航运中心未能有效 推动经济成长。
(3)向民营与外资开放服务业
服务业非标准化的特点,需要政策上有很强 的灵活性与空间。
这在中国的法律史上是第一次,说明中国的 许多法律与国际不接轨。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经济新的试 验田,是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12月12日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 ,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 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 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会议要求抓紧制定新设自贸园区具体方案, 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实施相关法 律规定。
在自由贸易区内还有许多税收优惠。
新加坡自贸区政策规定,当货物首次进口到 新加坡自贸区内时可以暂时免缴消费税( GST)。只有在产品进入海关区域,在新加 坡国内市场销售时才会被征收消费税。这一 缓缴规定对进口商尤其有利,因为所有进口 到新加坡的货物原本都需缴纳消费税。
新加坡巴西班让自由贸易区:企业所得税率 为5%~10%
(1)中国需要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 中有一席之地
超越TPP和TTIP的影响力,加快或提升中国 与其他国家建立区域贸易体系。如中韩自贸 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等等。
这些规则都存在一个适应性的问题,上海自 由贸易区可以担当这种试验。
(2)上海需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上海经济增长缺乏新的增长点 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上海
鉴于自由贸易区在地理上具有“境内关外” 的特点,各国都在利用这种有形的屏障来推 出一系列特殊的政策,打造一种成本上的“ 洼地”,吸引国内外,尤其是外国的投资。
(1)新加坡自由港
目前,全球超过90%的货物可以自由进出新 加坡而不需要缴纳关税,应税货物只有酒类 、烟草产品、石油产品以及车辆等四大类商 品。应税货物和非应税货物进口到新加坡都 要征收7%消费税。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服务业发展上存在着许多 劣势。
民营经济36条遭遇到玻璃门没有得到破解。
目前这种区域性安排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 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等更多领域的 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 的手段。
国家主权(经济上):关税、货币。 经济主权的融合
2、自由贸易区有什么好处?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自由贸易区的效 果有2类:
一类是指由于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 和贸易限限制措施之后直接对各成员贸易发 展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类是指缔结FTA之后, 由于区域内生产效率提高和资本积累增加, 导致各成员经济增长加快的间接效果。
静态效果 动态效果
3、自由贸易区一般特征(境内关外)
货物进出 自由
贸易 便利化
自由贸易区 投资自由 特点
金融自由
最早是为了方便各国相互开展货物贸易。 现在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 贸易功能与投资功能并重 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并重 投资自由与金融自由并重
二、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案例分析
在2013年6月份召开的伦敦八国集团领导人 峰会上,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 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根据圈 定的时间表,美欧自贸区谈判将在两年内完 成。
这是国际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FTA) 谈判,要将美欧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降 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一 半,如果在预期内顺利谈成,则将在很大程 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
新加坡还自1968年起逐步放宽外汇管制, 1978年6月1日全面开放外汇市场,取消外汇 管制
在新加坡现有的8个自贸区中,新加坡港务集团有 限公司管理着5个,它们分别为布拉尼货物集散站 、岌巴集散处、巴西班让货物集散站、三巴旺码头 以及丹绒巴葛货物集散站和岌巴货物集散站。裕廊 海港则由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管理。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正式挂牌,该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 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 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 监管区,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 政府职能转变,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 外开放模式,在国务院8月16日召开的常务会 议上,讨论通过了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 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域内暂停实施有关 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4)新一轮区域一体化特点: 伙伴关系
与WTO一致同意不同,新的谈判是伙伴关系 。
3、以开放倒逼市场化的改革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市场化。 过去30年我们在生产过程的市场化改革取得
了极大的成功,但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很低, 基本上是:半市场化的要素垄断定价。
半市场化的要素垄断定价加速了资本积累和 促进了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但同时带来了路 径依赖。
上述一系列动作预示着:以自由贸易区为中 心,对接国际经济与贸易新规则,以开放促 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
一、什么是自由贸易区?
1、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自由贸易区(FTA: free trade area )是一 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它是指各成员国 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及进口数量限制,使商品 在区域内完全对非成员 国征收关税。
目前,全球有大大小小自由贸易区3000多个 ,这些自由贸易区到底具有一些什么样的个 性特征呢?
1、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
按照特性来划分,世界自由贸易区大致可以 分为5种类型:
自由港:香港、新加坡 综合型:釜山、仁川 贸易型:巴拿马科隆 出口加工型:台湾地区高雄 工贸结合型:迪拜
2、代表性自由贸易区的政策特点
(3)台湾高雄自由港
属出口加工型自由贸易区。 专门法律妥善管理——自由贸易区涉及关务
、税务、人员移动等一系列事务,事项繁多 ,为了克服修补带来区内规划无法统一,台 湾地区以:“特别法”的方式,推进制定《 自由贸易港区管理条例》 海空运一体化、港口运营管理私有化。
(4)釜山、仁川自贸区
综合型。 依托釜山新港而建的釜山自贸区总面积104平
地方税:3年内减免100%,2年内减免50%。
另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及基础设施支 援。
三、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区的战略意义
我国内地目前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 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 税区等六大类、100多个具有部分自贸园区功 能的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
为什么在保税区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自由贸易 区呢?
TISA覆盖了全球70%的服务贸易,年贸易规 模可达4万亿美元,但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 家未参加。
TISA拟确立的主要原则:全面给予外资国民 待遇,即除各国明确保留的例外措施以外, 所有服务部门均需对外资一视同仁;原则上 取消必须设立合资企业的各种要求,不得限 止外资控股比例和经营范围。参与TISA谈判 基本条件,在金融、证券、法律服务等领域 已没有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限制。
过去10年,政府微观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以开放促开发——放松管制、强化市场化机
制改革 。避免光伏、钢铁困境的重演。
(2)为越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 提供支撑
金融自由化:进入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中国是有很多富人的穷国。 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有很多穷人的富国。
4、为国家战略与上海经济转型服务
方公里,分为新港湾·物流·流通区、商务居住 区、海洋运动娱乐休闲区、专业教育R&D区 、知识产业区等5个区,区域之间互相联合。
按照企业类型与规模,分别给予入区企业5年 ~7年优惠租税减免。以下是5年优惠情况:
如法人税、所得税:3年内减免100%,2年内 减免50%。
关税:进口固定资产5年内减免100%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中国 自贸区战略展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张鸿 E-mail:zhanghong@
序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正式起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7月3日主持召开国 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随后,国务院 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内 外双重挑战的必然产物。对内是包括上海在 内的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 变的巨大压力,对外是区域性的自由贸易谈 判发展迅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无法置身事外,必然要迎接区域经济一体化 所带来的冲击。如何破题?自贸区的建设正 是转变这一态势的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