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固专项施工方案.docx

加固专项施工方案.docx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施工部署 (3)第四章、加固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第一节、粘(包)钢加固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1、施工概况 (5)2、材料准备 (5)3、包钢加固施工方法 (6)4、粘钢加固施工方法 (21)第二节、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31)1、材料性能: (31)2、工艺流程: (33)3、施工方法:` (33)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36)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37)第七章、消防保卫措施 (39)第八章、文明环保措施 (39)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本次建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改造工程最大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1层(改造部分为地上1、2层)最大建筑高度:13.75米本工程梁柱加固主要采用结构粘钢加固局部采用2T-150 @200碳纤维粘贴的加固方式。

第三章、施工部署3、施工组织部署3.1组织机构图1.1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3.1.1工程部:负责制定落实生产计划,完成工程量的统计工作,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生产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力、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的日常管理。

由调度员、统计员及电工、机械人员、安全员组成,对生产经理负责。

3.1.2技术部:编制和贯彻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由技术员对主任工程师负责。

3.1.3质量部: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质量。

由质检员对主任工程师负责。

3.1.4物资部:负责工程物资和施工机具购置、搬运贮存,编制并实施物资使用计划,监督控制现场各种物资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施工机具等。

物资部对生产经理负责。

3.1.5安全后勤部:负责安全防护、消防保卫、环保环卫等工作。

由安全员、保卫干事组成,对生产经理负责。

3.2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根据加固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本工程总工期暂定为15天;其中:粘钢加固班组10人,钢筋工2人,木工2人,架子工2人,砼工4人,杂工4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

4.1.2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物资(主要原材料的成品、半成品)的用量,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试验工作(见证抽样:钢材、结构胶等)。

4.2、现场准备4.2.1施工作业面清理现场,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施工作业面。

4.2.2架子工做好施工作业面的脚手架搭设,并经过验收交付使用。

施工主要设备一览表第四章、加固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粘(包)钢加固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施工概况根据粘钢胶的适用条件及粘贴后有无焊接连接情况可分为粘钢加固和包钢加固,本工程柱加固方式为柱根及柱顶与楼板相接处设置角钢,然后沿柱子方向设置竖向钢板与角钢焊接,完成焊接后进行结构胶灌注。

梁加固方式为沿梁长方向在梁底阳角设置角钢,然后在板底设置缀板与角钢焊接,完成焊接后进行封缝注胶。

所以本工程中梁柱的加固方式为包钢加固。

梁加固采用沿梁底粘贴宽钢板,梁顶粘贴钢板。

粘贴后无焊接连接情况。

所以梁加固为粘钢加固。

2、材料准备2.1、钢材准备本工程设计粘(包)钢加固要求的钢板钢材型号为Q345B,其力学性能及碳、硫、磷、含量等化学性能须符合(GB/T 700-88)的规定,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2.2、结构胶准备本工程按照图纸要求,粘(包)钢加固使用A级结构胶。

按图纸要求,粘(包)钢加固使用的结构胶各项指标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之要求,具体详述如下表:粘钢及外粘型钢用胶粘剂安全性能指标注:表中括号内的受拉弹性模量指标仅用于灌注粘结型胶粘剂。

3、包钢加固施工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在粘钢加固施工中,钢板之间存在焊接要求的加固形式。

本工程框架柱及梁体加固存在钢板焊接要求,必须采取包钢加固的施工方法。

3.1、施工工艺流程包钢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包钢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图3.2、加固范围原结构表面缺陷处理(1)拆除过程中应注意对原结构进行保护,将需加固墙体表面装饰面层全部剔除,直至完全露出结构层。

(2)混凝土表面及内部缺陷处理a.对于完全剔除装饰面层的混凝土应全面进行检查,标识出原结构存在混凝土收缩裂缝、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露筋等现象。

对于表面收缩裂缝及露筋等现象,采用修补砂浆进行封闭修复处理,并将修复砂浆面层压光。

b.对于柱四角的阳角位置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采用定型模具,梁角弧度均匀一致。

c.将修复过的混凝土表面的砂浆、涂料、浮尘等清理干净。

梁角部位抹修补砂浆时应按原倒角开关抹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抹灰表面应全面压光。

对于表面粗糙不平部位,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局部打磨处理。

d.将修复过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3、钢板粘贴位置放线(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施工时,应先在已进行混凝土表面处理的梁底面及侧面、板底面及顶面、柱侧面弹出钢板的粘贴位置线。

粘贴位置线每边比实际粘贴尺寸大50mm。

(2)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测出原混凝土梁、柱、板的主筋及箍筋位置,避开这些位置放出螺栓锚固位置线。

3.4、混凝土表面处理及钢材表面处理(1)对于不必经过修复处理的原混凝土结构的粘贴面,如混凝土表面粘有油污,应首先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再用压缩空气吹净,再对粘贴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混凝土表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的混凝土新面。

(2)梁阳角磨出小圆角,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粒。

(3)如混凝土表面不是很脏、很旧,则可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的混凝土新面。

(4)用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或清水冲洗干净,待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钢板粘贴面需进行除锈打磨处理。

如钢材未生锈或轻微锈蚀,可用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

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材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纱布清理干净。

如果钢材表面锈蚀严重,需进行浸酸除锈处理。

3.5、钢板下料、打孔(1)按照确定的螺栓锚固位置线在梁、柱、板上打孔,安装锚固螺栓。

(2)按结构构件上放出的钢板粘贴位置线下钢板料,同时按加固构件上已安装好的螺栓位置在钢板上标识出打孔位置,然后打孔。

打好孔的钢板应在结构上进行预拼装,位置尺寸及与结构缝隙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粘贴。

3.6、钢板安装焊接(1)将下好料、打好孔的钢板按放线位置安装在结构表面,根据图纸或洽商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钢材进行组装,组装到位后,将螺栓用螺母拧紧,使钢板固定好,拧紧螺栓,调节钢板表面顺直,并调节钢板与混凝土表面缝隙在3mm左右。

然后进行焊接,焊缝应符合设计及《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要求。

(2)钢板焊接完成后,对于有塞焊要求的工程,将螺栓两头螺母去除,进行螺栓与钢板的塞焊作业,塞焊完成后,将多余的螺栓头割去,钢板外面打磨平整。

(3)焊接工作完成后,现场项目质检员进行检验焊缝质量,报请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验收,填写《隐检记录单》。

3.7、钢材与混凝土封缝处理焊缝检验合格后,用环氧砂浆沿钢材边缘封严,待封缝材料固化后进行注胶施工。

3.8、注胶(1)埋设注胶管或打注胶孔:埋设直径为6mm的注胶管,间距不大于500mm,如不埋管,可在钢材表面钻φ6注胶孔,间距不大于500mm。

(2)配制结构胶:包钢胶为甲乙组份,使用前应进行现场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配制。

注意搅拌时应避免雨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粘结材料应随用随拌,一次配料应在45分钟内使用完毕。

(3)高压注胶:注胶时竖向按从下向上的顺序,水平方向按同一方向的顺序,注胶时待下一注胶管(孔)溢出胶为止,依次注胶,直至所有注胶管(孔)均注完。

最后一个注胶管(孔)用于出气孔,可不注胶,注胶结束后清理残留结构胶。

(4)常温下灌注型粘钢胶3天后即可受力使用,进行下道防护工序施工。

3.9、包钢加固焊接工艺3.9.1、焊接材料和辅材(1)用于工程钢结构焊接施工所需的焊接材料和辅材,均要质量合格证书,其成分、性能均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

并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焊材防潮存储场所,分类保管焊接材料和铺材。

(2)Q345-B级钢选配E50焊条,Q235B级钢选配E43焊条。

(3)焊条应在高温干燥箱中烘干,低氢型焊条在干燥箱中加热到380℃后保温1.5h,再在干燥箱中降温到110℃后保存。

使用时从干燥箱中取出后立即放入100~110度的焊条保温箱中,并须在4h内用完。

剩余焊条如未立即放回焊条保温筒中保存,则须重新烘干后方可使用。

但焊条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3.9.2、焊接工艺评定(1)焊工资格:参加制造本过程钢结构构件的所有焊工均需持焊工上岗证。

(2)确定工艺参数见下表焊接工艺参数表3.9.3、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流程焊接工艺流程图(1)构件焊接采用对称焊接法,施焊时由双数焊工同时对称进行。

(2)长焊缝采用由中间向两端的分中焊接法及分中步退焊法,也可由数名焊工分区同时进行。

(3)厚板坡口焊接采用多道多层焊,采用阔焊道法。

3.9.4、焊缝表面打磨(1)凡外露对接焊缝后应进行表面打磨加工,将焊缝表面打平,光洁度与母材钢板相同。

(2)对于拘束度较大,难焊质量要求高的节点,必要时应进行模拟节点焊接实验。

以此作为施工作业的指导。

(3)焊接施工工艺流程规范化。

3.9.5、焊接工艺(1)焊前准备工作a.焊前检查接头及坡口装配加工精度,背面衬垫紧贴度,对不合要求的接头及坡口应进行修补处理。

b.焊前除去接头及坡口两侧铁锈、氧化铁、油污及水分等。

外场焊接应有防风、雨措施,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应有可靠挡风装置。

(2)引弧板及熄弧板所有对接焊缝及角焊缝的两端应设置引弧板,引熄弧板的坡口型式,材质均与工件相同,施焊后采用气割除去,不得用捶击断。

(3)引弧及引弧点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及焊缝范围内进行,不得在坡口及焊缝外母材上进行引弧,焊条引弧应距焊接头转角10mm以上。

(4)焊前预热定位焊的预热范围为焊缝中心两侧2倍板厚的距离,并且不得小于100mm。

对于不同板厚的构件之间的焊缝,预热温度应按较厚的工件决定。

(5)其它要求a在每条焊缝的起讫处必须加与坡口形式相同的引弧板和熄弧板,其长度应大于150mm,采用可焊性较好的低碳钢。

焊接完成后应切除引、熄弧板。

b焊接前应对焊接坡口进行清洁,去除灰尘、油污、氧化皮等影响焊缝质量的杂质;多层焊接时,应对前一层焊缝的表面进行清洁。

焊接工作完成后应清除焊渣、飞溅等。

c所有对接焊缝均应清根,并焊透。

3.9.6、焊接质量保证体系包钢加固结构的焊接施工,系包钢加固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必须自始至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焊接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手段,把好焊前、焊中、焊后质量关。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我们采用如下图表的焊接质量保证体系:焊接质量保证体系图同时,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工艺评定试件的尺寸应满足拉伸、侧弯、背弯、冲击等试验的取样要求,机械性能试验主要包括:拉伸、侧弯、背弯、0℃冲击等,适用于各种直线状态的对接焊缝和角接焊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