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常见疾病的CT表现
22
侵袭性胸腺瘤
23
典型畸胎瘤ຫໍສະໝຸດ 24皮样囊肿25皮样囊肿
26
恶性畸胎瘤
27
纵隔LN病变:增大,增多,融合;缺乏特异性 常见病变:
淋巴瘤:年龄,分布,全身 转移瘤:年龄,原发灶 结核:年龄,肺内,右侧,环状强化 结节病:肺门+纵隔,动态及与肺内关系 矽肺:钙化,肺内 巨淋巴结增生症:单发,羽状钙化 组织细胞病、白血病
12
纵隔常见肿瘤(样) 病变示意图
1、胸腺瘤及畸胎瘤 2、神经源性肿瘤 3、淋巴瘤 4、胸内甲状腺 5、支气管囊肿 6、心包囊肿 7、食管囊肿
T4
13
〈一〉实性肿块 平扫CT值≥ 40Hu ,+C
病变
部位
形状
密度
邻近
胸内甲状腺 上纵膈多气管前 类圆形、扁平 可囊变、钙化 气管受压、移位
与甲状腺相连
1、心包囊肿:与心包相连,80﹪于右心膈角; 2、支气管囊肿:与气道关系密切,可推压之; 3、淋巴管囊肿:上纵膈气管周围,可与颈部囊肿相连;
水样密度; 4、非特异性囊肿:少见;
43
淋巴管瘤
44
支气管囊肿
45
胸腺囊肿
46
食管重复畸形
47
心包囊肿
48
神经性肠囊肿
49
〈三〉脂肪性肿块(含脂性) CT值-50~-100Hu 1、良性、低度恶性脂肪肉瘤;全部或大部分为脂肪; 2、脂肪肉瘤,畸胎瘤:部分含脂; 3、大网膜疝:右胸骨旁(右心膈角)、食管裂孔; 血管强化; 4、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含气;
第三节 纵膈常见疾病的CT表现
1
第三节 纵膈常见疾病的CT表现 一、平片表现为纵膈普遍增宽的非肿瘤病变
纵膈炎 --- 纵膈肿胀,脂肪密度增高,气泡; 原因:炎症来自颈部、食管、术后;
纵膈血肿 --- 肿胀相对局限,出血密度; 原因:外伤、血管破裂;
纵膈气肿 --- 大量含气; 原因:气胸、食管;
纵膈脂肪沉着 --- 肥胖;血管受挤压;
肺门LN、肺浸润
前纵膈 常多处
胸腔、心包积液
淋巴结核 腔V气管间隙、气管 相对较小
<2cm,+C 肺TB,肺门LN钙
化
隆突下、主A弓旁;
≥2cm,环+C;
钙化;
14
胸 内 甲 状 腺
15
胸内甲状腺
16
胸内甲状腺肿
17
胸腺瘤
18
胸腺瘤
19
小胸腺瘤
20
小胸腺瘤
21
40岁胸腺增生,与小胸腺瘤难鉴别
58
后纵隔及腹膜后畸胎瘤
59
60
2
纵隔蜂窝织炎
3
术后纵隔脓肿
4
车祸后纵隔血肿
5
纵膈气肿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外伤致纵隔皮下气肿
8
纵膈脂肪沉着
9
纵隔脂肪沉积(1)
10
纵隔脂肪沉积(2)
11
二、纵膈肿块 CT明显优于平片 定位 ① CT直接显示肿块位于肿膈内; ② 如突向肺内,肿膈胸膜光滑、完整; 定性 ① 定位准; ② 显示肿块密度;
32
结节病
33
囊性胰腺癌转移
34
纵隔淋巴结结核
35
神经纤维瘤 典型平片定位
36
神经纤维瘤
37
肺尖 脊椎旁肿瘤
38
肺尖脊椎旁肿瘤
39
软骨肉瘤
40
软骨肉瘤
41
神经纤维瘤
42
〈二〉囊性肿块 ① 平扫CT值±10Hu(少数20~30 Hu),密度均匀,无+C; ② 圆、类圆形,轮廓清; ③ 较高密度的线状边缘;
50
胸腺脂肪瘤
51
典型畸胎瘤
52
〈四〉血管性肿块 血管瘤:(真性)血管瘤(主A、肺A、肺V、奇V); 假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要 点:① 与有关血管关系密切; ② 与血管同步增强;
〈五〉消化道 含气,管壁 1、食管裂孔疝 2、胃—食管吻合
53
食管癌
54
55
食管癌
56
食管裂孔疝
57
后纵隔及腹膜后畸胎瘤
强化明显
胸 腺 瘤 前纵膈
圆 卵圆形; 多均匀; 侵袭性:浸润生长
大血管前
扁平、分叶; 可坏死、囊变、钙化 播
畸胎类肿瘤 前纵膈
类圆形;
特点:多种密度 少数侵犯肺
多大血管心交角前 并感染可毛糙; 脂肪-液体平面
神经源性肿瘤 后纵膈
圆 卵圆形 N鞘瘤+C明显; 可骨质改变
脊柱旁
少数钙化、坏死;
淋 巴 瘤 中纵膈(气管旁);多个LN融合成块;+C
28
纵隔LN分区(美国胸科协会)
2R 右上气管旁LN 2L 左上气管旁LN 4R 右下气管旁LN 4L 左下气管旁LN 5 主肺动脉LN 7 隆突下LN 8 食管旁LN 10R 右气管支气管LN 10L 左支气管旁LN 11R 右肺内LN 11L 左肺内LN
29
纵隔淋巴瘤
30
纵隔淋巴瘤
31
何杰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