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聚糖

葡聚糖

花耳绣球菌花耳绣球菌(胶囊)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抗癌保健食品。

内容量:250mg/粒(其中含有花耳绣球菌干燥粉末150mg),150粒/瓶建议食用量:3-5粒/日,也可根据自身状况适量增减食用量产品特征:日本原装进口,100%使用日本和歌山栽培的高品质绣球菌选用经过严格筛选和改良的KSC -03号菌种(日本农林水产省种苗登记号:FERM-19748),使用独创NK瓶细胞栽培技术(具有PAT2628286,PAT2739394,PAT3205751三项专利,并获得了日本第43届林业技术奖),全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可放心食用。

研磨成5μm以下超微粉末,从而使绣球菌粉末在人体内的接触表面积扩大了10倍,更易于人体吸收。

人工栽培的绣球菌中β-葡聚糖含量的高低是由种菌的特性、生产工艺及培土的养分决定的。

经日本食品分析中心鉴定,花耳绣球菌中β-葡聚糖的含量在日本同类产品中高居榜首。

葡聚糖葡聚糖[编辑本段]葡聚糖由数个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同多糖就是葡聚糖。

葡聚糖制成的凝胶常用来进行生化分离,如柱层析。

葡聚糖dextran ,glucan葡聚糖不是单糖而是低聚糖,葡聚糖按照组成它的单糖-葡萄糖的单元数目,分为葡聚糖10万,葡聚糖14万,葡聚糖2万等等系列聚合物。

[1]为细菌性多糖之一。

是由在蔗糖溶液中培养的细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des),葡聚糖明串珠菌(L.dextranicum)]的葡聚糖蔗糖酶催化下列反应而生成的:n蔗糖→葡聚糖+n果糖。

在氧化葡糖杆菌工业亚种(Gluconobacter ox-ydans subsp.industrius)[以前将含有这种物质的菌称为粘稠醋杆菌(Acetobacter viscosum)和荚膜醋杆菌(A.capsulatum)]中,由糊精合成葡聚糖。

葡聚糖的种类很多,仅由D-葡萄糖组成,主链是α(1,6)键,也有α(1,4)或α(1,3)键的支链。

葡萄糖为白色粉末,在水中加一点点即可产生很强的右旋性。

医药上用作代用血浆。

[2]是以葡萄糖为组成糖的多糖的总称。

由于D-葡萄糖残基彼此间结合样式的不同而分为多种,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动物界。

其中代表性的有细菌的多缩葡萄糖(由α-1,6键的主链上支出以α-1,4和α-1,6键的侧链),褐藻类的海带多糖(lami-narin)(主要以β-1,3键),地衣类的木聚糖(β-1,4和β-1,3键),高等植物的纤维素、(β-1,4结合),直链淀粉(α-1,4键),支链淀粉(由α-1,4键的主链上支出α-1,6键的侧链),动物的糖原等。

[编辑本段]其他解释葡聚糖以β-葡聚糖最具生理活性。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中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之后,经过图伦大学Diluzio博士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是一种多糖——β-葡聚糖,并从面包酵母中分离出这种物质。

β-葡聚糖的活性结构是由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它们大多数通过β-1,3结合,这是葡萄糖链连接的方式。

它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因此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全面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那么,机体就有更多的准备去抵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β-葡聚糖能使受伤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的能力迅速恢复正常,有效调节机体免疫机能。

大量实验表明,β-葡聚糖可促进体内IgM抗体的产生,以提高体液的免疫能力。

这种葡聚糖活化的细胞会激发宿主非专一性防御机制,故应用在肿瘤、感染病和治疗创伤方面深受瞩目。

经特殊步骤萃取且不含内毒素的β-1,3-葡聚糖在美国FDA已认定是一种安全的物质,可添加在一般食品,许多报导显示老鼠口服酵母β-1,3-葡聚糖,可增加强腹膜细胞抗菌之吞噬作用。

此外,葡聚糖尚有清除游离基、抗辐射、溶解胆固醇,预防高脂血症作用及抵抗滤过性病毒、真菌、细菌等引起的感染。

故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目前酵母葡聚糖已实现产业化,如安琪酵母葡聚糖。

又称右旋糖酐。

为一种多糖。

存在于某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粘液中。

葡聚糖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主要由D-葡萄吡喃糖以α,1→6键连接,支链点有1→2、1→3、1→4连接的。

随着微生物种类和生长条件的不同,其结构也有差别。

它具有高的比旋光度【α】厍+199°(水);部分水解主要得到异麦芽糖。

葡聚糖在输血过程中可代替一部分全血,作为血浆体积的扩充剂(称为代血浆)。

商品血浆代用品是部分解聚的葡聚糖,溶于生理盐水。

用蔗糖发酵,得到一种化学改性的葡聚糖,商品名为交联葡聚糖。

这种葡聚糖的分子中有交联网状结构,可作分子筛使用,使低分子量的化合物与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开。

啤酒废酵母中β-葡聚糖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前景早在1940年,由酵母细胞壁萃取的活性物质β-葡聚糖就被重视。

1960年,美国图伦大学尼可拉博士实验证明该物质是一种多糖类物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尼可拉博士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物质可以缓和因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及感染,激活人体?自然治愈能力,使体内的异物消解掉[1]。

酵母细胞壁的β-(1,3)葡聚糖由于它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在人体消化器官中难以被消化吸收,能够提供脂肪样口感,因此,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已用于食品调味料、奶酪、香肠、火腿肠等制品中,近年来酵母β-(1,3)葡聚糖也作为膳食纤维发挥作用[2],但在药学上的应用前景使人们更加看好废酵母的价值。

啤酒酵母β-(1,3)D葡聚糖作为一种功能因子,还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

如高度的持水性、抗肿瘤、抗炎、降低血脂等功能,可作为免疫调节剂。

在药物学上,它们属于生物应答效应物(简称BRMs)[1],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

对啤酒废酵母的综合利用,大多集中在对其中的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酶方面,研究最多的是利用酵母的自溶,回收蛋白质和可溶性营养物,作为添加剂。

但对其细胞壁多糖的研究甚少,酵母自溶提取蛋白质等可溶性物质后,仍有大量残渣存在,酵母自溶残渣的主要成分是酵母多糖可用于制取β-葡聚糖。

从废酵母中提取酵母β-葡聚糖作为药用、药食联产,既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又可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酵母β-1,3-D葡聚糖在药学上的应用和实现啤酒废酵母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述。

1啤酒废酵母β-葡聚糖的提取方法β-葡聚糖是天然多糖,它存在于燕麦、大麦、微生物和真菌中。

谷物中的β-葡聚糖主要是β-(1-4)和β-(1-3)糖苷键相连的多糖,而酵母或其他真菌中主要是以β-(1-3)键或β-(1-6)支链相连的糖苷键[3],众多研究提出了酵母β-葡聚糖生物活性最强的结论[4]。

目前,啤酒废酵母中β-葡聚糖的提取方法有酸碱法、结合法和超声波处理法。

酸碱法是先用90 ℃,4 % NaOH 溶液处理3 h,冷却至室温离心,沉淀用水洗后,再用4 %的乙酸溶液室温处理2 h,离心水洗,醇洗,再用无水乙醚洗两遍后,低温干燥12 h,即可得到产品。

结合法是将酶法与酸碱法先后使用,在酸碱处理前,用中性蛋白酶在50 ℃处理10 h。

超声波法是将酵母泥,加适量的水,在超声波中处理一定时间,再离心洗涤,纯化干燥获得制品。

酸碱法提取葡聚糖产品纯度较高,但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废液多。

用结合法处理后,产品中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

而超声波法提取葡聚糖工艺简便,成本低廉,收率较高,提取后的废液不含酸碱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较酸碱法要小;但其产品纯度不高,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也较高。

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提取工艺,还需进一步研究,优化提取条件,提高产品纯度,故超声波法还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提取葡聚糖的有效方法。

2β-葡聚糖的吸收机制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多糖在消化道中都会被水解成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量。

但β-葡聚糖的耐酸性使之通过胃时并不能被水解利用。

在肠道表面有一种粘性物质,被称为“绒毛”,绒毛上有与长链多糖结合的受体。

一种是非特异性受体,可与绝大多数多糖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结构参与保护消化道免受胃酸的破坏并阻止外来抗原的侵入[5,6]。

另一种为特异性受体,可与β-葡聚糖这类具特殊结构的多糖特异性结合。

β-葡聚糖在结构上因为是以β-1,3键为主体,且有一些β-1,6键侧链,该特殊的螺旋形分子结构有利于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当β-葡聚糖结合到特异性受体后,通过细胞作用使β-葡聚糖最终穿过肠上皮而进入淋巴系统,并从淋巴系统进入血液系统[6,8]。

1982年美国图伦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以β-葡聚糖免疫的小白鼠在经过高浓度的大肠杆菌注射后的数小时内,不论死亡率还是血液中细菌浓度都比未处理者低得多。

3β-葡聚糖在医药工业的应用前景3.1抗癌、抗肿瘤作用β-葡聚糖通常又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身上[8]。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授Petar J. Fugke博士认为,从较低等的生物至复杂的人类,在免疫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巨噬细胞是最早出现并且持续存在的免疫细胞。

为了抵抗外界异物的入侵,巨噬细胞必须被活化,活化过程不但会发生许多外型变化,还会引发一连串的生化反应,产生不同的细胞介素,它们会调节免疫反应。

β-葡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哈佛大学Czap教授研究认为,β-葡聚糖使人体的免疫细胞成为“防卫的兵工厂”。

生理活性最?的酵母β-葡聚糖[4,7]被称为肿瘤细胞的“追捕者”,它通常具有99 %~100 %的肿瘤抑制率。

它在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锁定休眠期、耐药性及亚临床病灶的“残存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清除。

目前,研究抗癌功能的主要目标就是加强存在于高等哺乳类动物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的活性及吞噬能力。

1981年挪威癌症研究中心及瑞典Uppsala大学比较了42种天然多糖类的免疫力,发现从酵母中提取的葡聚糖能将小白鼠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10倍以上。

研究者将β-葡聚糖注射到恶性黑素瘤患者的皮下粘液囊中,然后进行活组织检查,发现注射处有大量激活的巨噬细胞,而未发现黑素瘤[6,8]。

各种癌症、乙肝、复发性口腔溃疡、过敏体质、自身免疫疾病、各种传染病,甚至人老龄化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免疫反应衰弱或功能不全,酵母β-葡聚糖的可有效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它可快速增强抵抗力,使衰弱的或不健全的免疫反应得到加强,并恢复正常[4]。

3.2 抗炎作用科学研究证明,酵母β-葡聚糖能明显改进抗生素的效力。

在β-葡聚糖增强人体自身与抗细菌能力的同时,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侵略,提高了人体的抗病力。

大白鼠腹膜炎的实验证实,单独使用β-葡聚糖的大白鼠有80 % 的存活率(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0 %),单独使用抗生素组的存活率为65 % ,而合并使用二者则有100 %的存活率[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