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影《毕业生》最后8分钟镜头分析
电影《毕业生》最后8分钟镜头分析
98’17”——98’37”
特写
1后移动镜头
2这是一个晃动镜头,而且晃动得很厉害。创作者用这个晃动镜头直观地呈现尼恩心中的不平静,开始晃动幅度是较大的,用大幅度的晃动表现她起初的犹豫,又用镜头的渐渐平稳表现尼恩已拿定了主意
利用主客观镜头对切
31
自己的母亲因愤怒而扭曲的脸。
98’37”——98’38”
(开始)汽车从远处入画
(结束)消失剪辑(人物被树干遮挡)
通过音乐声音的变化,观众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汽车出故障了"。起初,音乐节奏铿锵有力,带有紧迫感,渐渐地音乐节奏变缓了,最后音乐完全停止、消失了。这段音乐的表意功能是确切和恰当的
汽车疾驰的声音
脚步声
班杰明甩开车门奔向教堂,此时,许多观众期盼他快点赶到教堂。可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满足观众的愿望,反而,调动视觉手段加剧观众的焦虑。
15
汽车在起伏的路面上行驶,由远及近。班杰明的汽车似乎出了故障,不得不被迫停下,班杰明弃车,在公路上奔跑起来。
96’09”——97’00”
汽车全景
人物近景—全景
综合运动镜头:
1正侧面平拍汽车入画到班杰明下车
2侧面跟拍班杰明奔跑的近景(为了表现速度慢用了三种视觉手段:a在画面的构图上,虽然采用了侧面角度,却没有在运动主体的运动前方留出足够的空间,制约了运动主体的运动速度。使班杰明怎么跑也快不起来;b背景的灌木丛没有变化,无法通过背景体现速度感;c在前景中飞驰的汽车的对比下,使得人物运动速度感更弱)
镜头号
画面内容
时长
景别
摄法
剪辑技巧
同期声(对白)
解说
音乐
音响
备注
1
班杰明驾驶红色的汽车开进画面,将车停在路边,跳下汽车跌跌撞撞地向一幢建筑物跑去。班杰明的身影在树木掩映的建筑物门口消失。
93’05”——93’15”
全景
摇镜头(随人物从左往右运动跟摇)
(开始)车入画
(结束)消失剪辑
插曲《Mrs. Robinson》配合着车速渐落。打击乐紧张的鼓点声与主人公慌乱的脚步和焦急的心情相得益彰。
“也许是奉子成婚。”
“那你们知道婚礼在哪里举行吗?我要去那里的。”
“你应该去问卡特”
“怎样才能找到他?”
5
一些医学院的学生正在洗漱和沐浴。
93’39”——93’46”
近景
固定镜头(侧面、平拍)
切镜头(利用对话直接切)
“嘿,卡特!恋爱大王卡尔在哪里结婚啊? ”“圣芭芭拉!”
浴室现场声
6
班杰明脸部特写。
93’15”——93’22”
近景
固定镜头(正面、平拍)
(开始)人物入画
(结束)切镜头(利用主客观镜头对切)
“大家好”
餐厅背景声
一般说来,如果按照视点来划分镜头的话,所有镜头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镜头,即代表着片中人物的视点和所思所想的镜头;另一类是客观镜头,即代表着摄像师和观众视点的镜头。
3
一群医学院的学生围坐在长桌旁吃东西,处于画面中央的一个人回话。
93’46”——93’51”
特写
固定镜头(正面、平拍)
切镜头(利用对话直接切)
“你可以确定一下婚礼的地点吗?我应该去参加的”
7
卡特上半身从画面左侧探入画面,回话后出画。
93’51”——93’59”
场面全景
卡特背部特写
固定景深镜头(背景:主人公班;中景:洗漱的学生;前景:卡特上半身背影从画面左侧探入画面,回话后出画)
28
尼恩的父母寻着喊声掉转头,看到远处的班杰明,满面怒容,欲起身制止。
98’11”——98’14”
近景
固定镜头
“我去收拾他”
“他来晚了”
29
班杰明面部特写。声嘶力竭地喊着"尼恩"的名字。
98’14”——98’16”
特写
固定镜头
“尼恩”“尼恩”
“一定要阻止他!”
30
尼恩一步一步向班杰明站立的窗前走来,她的眼神和表情由迟疑、犹豫渐渐变得坚定起来,接着,她果断地扭转头,把眼光投向亲友。
7景深镜头(前景:加油工追问道:"要加油吗?",背景:班杰明跳上跑车离去
汽车入画
“可以借用一下电话吗?”
“好的”
“喂是谁?”
“这里是史密斯医生的接待处”
“史密斯医生在哪里?”
“医生不在这里 如果你要留信息”
“我要知道他在哪里”
“他去参加他儿子的婚礼 现在婚礼应该结束了,他应该很快就回来”
“听着我是史密斯医生的弟弟,我是个牧师 要去那里做仪式的,我刚从波特兰来到这里 但我忘记是在哪间教堂了”
刹车声
14
班杰明发动汽车的手部特写及车子的局部,班杰明驾车远去,搅起的尘埃渐渐遮住了远去的汽车。
96’02”——96’09”
特写—远景
固定镜头(背面平拍)
(开始)封挡切换(这个镜头的开始,是班杰明发动汽车的手部特写及车子的局部,如果不仔细辨认,很难看出究竟这个局部是什么)
(结束)消失剪辑(搅起的尘埃渐渐遮住了远去的汽车)
特写
固定镜头(正面平拍)
主观——客观镜头转场
噢天啊!不
21
从教堂里透过玻璃窗拍摄,远处是班杰明扒在玻璃窗前的焦虑身影。
97’49”——97’52”
人物远景
1景深镜头:背景:班杰明的身影和教堂玻璃窗;前景:罗宾森夫妇。
2剪影效果
3矩形窗为画面添加了视觉美感
这是一个人物的远景镜头,用剪影效果表现的。一般说来,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物体的剪影效果时,主要是借助于形体语言传情达意。班杰明高高地举着两手扒在玻璃窗前,这个动作充分地表明了他的焦虑
“我也不肯定,可能在亚兰街上的那间教堂”
“谢谢你”
“亚兰街怎么去?”
“亚兰街就在...走6条街再向上走3条街”
“不需要加点油吗牧师?”
音乐渐落,鼓点声加强。
快节奏的打击鼓点加剧了剧情的紧张感,突显了班杰明焦急的心情和动作,同时与女接线员不紧不慢的回答和加油工慢条斯理的指路形成对比,使得观众的收视期待(快点赶到教堂)得不到满足,强化了观众的焦急感和影片的喜剧效果。
教堂的钟声
19
镜头急推到教堂中的新郎和新娘,他们正在接吻。
97’41”——97’45”
全景——近景
急推镜头(从班杰明背面过肩推至楼下的新郎新娘,既说明了环境,同时表达了班杰明此时的焦急心情。)
主观镜头转场(这是模仿班杰明视线的急推镜头,这里是按主观镜头切换的)
教堂的钟声
20
班杰明面部特写。
97’45”——97’49”
33
尼恩把头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98’39”——98’40”
特写
固定镜头
34
未婚夫愤怒的表情。
98’40”——98’42”
特写
固定镜头
低速摄影
通常形状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是十分敏感的,它所引发的思维活动也是积极活跃的,它是创作者对现实景物的简化、概括和提炼,更凝结着创作者的思想、情绪和感情
22
婚礼上,琴师在演奏。
97’52”——97’54”
中景
固定镜头
捅声法(上个镜头结尾先听到钢琴声,观众形成收视期待后直接切弹钢琴的画面)
钢琴声起
23
班杰明面部急切、焦虑的表情,他稍微定了定神儿,开始高声地喊叫:"尼恩!"
封挡可以是前一个镜头中的主体在运动过程中挡黑了画面,也可以是后一个镜头的开始呈现出一个物体或人物的局部特写,随着物体或人物的运动,观众才逐渐看清其性质、形状和质地。封挡的瞬间,观众从屏幕上什么也分辨不出来,所以,观众的视觉兴趣值处于最低点。抓住这个最低点切换镜头,从某种意义上讲,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镜头变换或场景转换的事实。
切镜头(利用对话直接切)
“在圣芭芭拉哪里?”
“不清楚 可能在他老爸的屋子里,也可能是产科病房吧”
8
一位脸上涂着胡须膏的男子问班杰明:"你要去参加婚礼吗?"
94’00”——94’04”
特写
固定镜头(侧面平拍)
动作剪辑点(抬头和转头的动作形成了一个动作切换点,即镜头的切点与动作转换一致)
“你要去参加婚礼吗?”
汽车轰鸣声
11
班杰明驾车的背影,穿过涵洞后向前急驰而去。
94’18”——94’37”
近景
运动镜头(背面跟拍)
切
12
班杰明驾车从远处风驰电掣的开过来,又飞奔而去,消失在公路的尽头。
94’38”——94’47”
全景
摇镜头
汽车从左侧入画,右侧出画
13
透过加油站的玻璃窗,我们看到班杰明驾车驶入画面,停下后,跳下车直奔加油站,跑进屋,冲到电话前,抓起了电话机。班杰明气喘嘘嘘地打电话,一位加油工不时地调转头,把奇异的眼光投向班杰明。通话刚结束,班杰明撂下听筒就向门口奔去,奔至门口忽然站定,匆忙地向加油站工作人员问路,加油工慢条斯理地为班杰明指路。话音未落班杰明冲出门跳上自己的汽车,加油工走到门口追问道:"要加油吗?"
16
奔跑的班杰明由远而近,班杰明跑向教堂,冲向教堂的大门,但推了几下,推不开,班杰明急忙转身奔向通往二层的楼梯。
97’00”——97’33”
全景
长焦正面平拍+跟摇
(长焦镜头压缩了景深,弱化了速度感)
(结束)
动作剪接点(利用转身上楼梯的动作切镜头)
教堂的钟声重重地敲了一下
这个镜头是班杰明迎着镜头跑来。一般说来,从正面或背面拍摄运动主体,其速度感是最差的,而且这个镜头还使用了长焦距镜头拍摄,长焦距镜头进一步压缩了运动主体的位移效果,所以,运动速度显得更慢了
剧情在此处配合该曲也是一种典型的美国式幽默:把一切沉重的经由玩笑的方式散去,包括乱伦。
汽车发动机轰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