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
”“这一发现”是指()A.蒸汽机的发明B.电的发明C.蒸汽轮船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2.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段话最能表明()A.电已进入生产领域和人们的生活当中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C.科学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3.下图是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B.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C.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输出最多的国家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4.下列几幅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5.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科学技术的进步D.市场的需求6.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
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A.公司竞争日趋激烈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C.公司规模扩大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7.下表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 “万能蒸汽机”的推广D.航天工业的发展8.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9.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A.工业化进程加快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C.洲际间联系加强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0.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11.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A. ① B. ① C. ① D. ①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的整体世界基本形成,世界联系密不可分。
这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包括()A.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B.引发了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激烈斗争C.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D.东西方交流引起程度不同的文化碰撞13.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A.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B.工场手工业的积累C.农民的掠夺D.英国资本家固有财产14.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
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D.工业革命的促进15.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A.掠夺黄金B.掠夺原料C.开辟海外市场D.传播天主教16.汽油价格上涨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石油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石油工业作为一种能源支柱工业开始崛起是在()A. 19世纪中期B. 20世纪中期C. 19世纪晚期D. 20世纪晚期17.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 “商业革命”的影响B. “价格革命”的影响C. “商业战争”的失利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8.《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
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19.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A. AB. BC. CD. D20.“19世纪70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
”这主要表现在 ()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 “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21.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C.使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完全瓦解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22.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
这里作者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D.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2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24.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
”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25.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D.黄金白银的流失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场所。
在19世纪上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白人的世界。
但是,在19世纪下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固的国家。
投资者自然为其资本的安全而忧虑。
他们宁愿在其投资所在的地区出现“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最好是由他们各自的政府来进行。
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求,这些原料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
新帝国主义的起源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在起作用。
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
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
政府知道,可以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干涉的借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1)结合材料,概括“新帝国主义”起源的因素。
(2)根据材料,说明帝国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把实验室里的发现转变为盈利工业的产品过程中,可以辨识出四个主要阶段,每一阶段各关涉到新电学原理的一种不同的实际利用。
这些阶段是电报和电话、电镀、弧光灯照明、最后的白炽丝灯。
其中第一项需要很小的电流,主要是导致了电池组和接受器的改进,并且因此大大地发展了电学理论。
……电镀需要强大的电流,就优先使用了某些由电机产生的电……但电镀工业的需要绝不会很广泛,只有到照明和动力的发展才提出对强大电源的需求。
……如此看来,从法拉第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到爱迪生的电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
19世纪中叶还无法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够生利的阶段。
可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也就无法遏制它,电光和电力已经来到了。
——贝尔纳著《历史上的科学》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有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
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
此外跨洲铁路的修筑,加强了洲际联系。
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