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世纪西方文化

17世纪西方文化

17世纪的文化成就
目录
哲学:怀疑论和经验论
科学:理性的勃兴
宗教:自然神论
文学:古典主义
时代精神:人性的觉醒
一哲学:怀疑论和经验论
1.普遍怀疑的思想方法
1). 从怀疑出发,确立无可怀疑的真实世界
2). 不是否定外在世界的真实性,而是要颠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虚假世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
2.代表人物:
培根:实验科学,外在经验
笛卡尔:理性反省,内在经验
笛卡尔:
1). 代表作《方法论》《沉思录》
2).“笛卡尔式怀疑““我思故我在”强调每个个体“我”的精神世界的真实性、确定性;
精神和物质平行、独立
3). 解析几何发明者
3. 近代思想与中世纪的对比
1)本体论研究转向认识论研究
2)思想方法的不同:
中世纪:超理性的信仰与形式主义的推理
近代:以经验为出发点,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以理性为真理可靠性的唯一标准
二科学:理性的勃兴
1.对自然的发现
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秩序
哥白尼的“日心说”;
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发明天文望远镜、“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运动三定律:惯性、加速度、作用于反作用定律
机械论的世界观:把力学原理当做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纲领。

(取代
了中世纪的目的论世界观)
牛顿墓志铭:
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

上帝说“要有牛顿”,万物俱成光明。

(荷兰)雷汶胡克:显微镜
(英国)哈维:人体血液循环
(荷兰)惠更斯:光波动说
牛顿、莱布尼茨(德国):微积分
2..近代科学兴盛包含的哲学意义:
1)物质运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
2).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理性给西方社会带来的两大信念:
自然秩序;天赋观念
三宗教:自然神论(理神论)
1. 英国自然神论之父。

赫尔伯特
2. 自然神论:
松散的思想群体
基本观点:强调基督教的理性本质,基督教信仰的道德含义,提倡宗教宽容,突出每个人可凭自己的自然理性认识基督教真理。

自然神论的上帝观-理性的创世者
上帝与自然界相互独立;上帝按理性原则创造世界
尼德兰(荷兰)斯宾诺莎(1632-1677):上帝等同于自然
莱布尼茨:单子论中的元单子-上帝
普列汉诺夫把自然神论称作一种特殊的“天上议会制”
宗教统治和科学兴起背景中的哲学,由于受到宗教和科学的双重影响,从总体上说,其基本特征是调和,即调和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

四文学与艺术
1..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特点:
强调形式的规范:三一律
以理性驾驭情感
摹仿古希腊
讲究对称和谐
雍容华贵、推崇高雅、赞颂荣誉,烘托出讲究规则的理性精神。

高乃依:戏剧《熙德》
拉辛:戏剧《安德洛玛刻》
布瓦洛:《诗的艺术》(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三一律)
2…巴洛克:
一是豪华。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强调想象力;
三是强调运动与变化;
四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浓重的宗教色彩;
戏剧《人生如梦》(1635) 西班牙-卡尔德隆((1600~1681)
五人性的觉醒
文艺复兴:感性的觉醒
启蒙运动:理性的觉醒
人性的乐观
1. 日心说对人的自尊的打击
2. 对人的理性和科学的力量的乐观,坚信人可以在此岸建立人间乐园
3. 反对人全然堕落的基督教教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