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和韩国综艺近两年来在中国大热。
从湖南卫视引进《爸爸去哪儿》受到好评开始,韩国综艺节目陆续被引进到各大电视台。
浙江卫视引进的《奔跑吧兄弟》,东方卫视引进的《花样姐姐》和《花样爷爷》都在中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中国本土的综艺节目收视率大都敌不过这些“韩国菜”,所以纷纷引进韩国节目。
韩剧也在中国很受欢迎,去年大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创下二十亿播放量的记录,令人唏嘘,其中的主演“都教授”金秀贤也在中国大火。
韩国的这些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不仅具有娱乐性质,也包含了很多韩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潜意识中也在被传播韩国的文化。
比如基本上每一部韩剧都要有韩食,还有韩国的尊卑礼仪,这些在中国也得到了很广泛的传播。
韩国文化的渗透,也使得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哈韩”。
中国经济越来越好,富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和留学。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出境旅游规模9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
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
26.8%。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国人被外国文化吸引,便出国旅游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
同时出国旅游的人也在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3.58%。
本科及以下层面就读人数增长仍然迅猛,低龄化趋势明显。
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外国的教育比中国好,于是有能力就把下一代送出国门,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
这些留学生回国后也向国内传播了外国文化。
西方文化渗透的现象还表现在宗教上。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了道教,基本上都是从国外传播过来的。
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年历史,是从印度传播而来。
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于公元七世纪传入中国。
基督教(新教)于公元19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