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选读

《论语》选读


我觉得,孔子被盗跖揭露的那部 分最有趣!盗跖说的对,孔子就 是个伪君子!孔子这个人:假清 高,真矫情;挺常人,特唐僧。
——新浪网友就是喜欢吃芒果






表香,,道 Nhomakorabea德






关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 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 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 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 《孟子》《诗经》《尚书》《礼 记》《易经》《春秋》并称“四 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 十篇。
他先后删《诗》、 《书》,订《礼》、 《乐》,修《春秋》, 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 了全面整理。老而喜 《易》,曾达到“韦 编三绝”的程度。孔 子一生的主要言行, 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 整理编成《论语》一 书,成为后世儒家学 派的经典。
孔子思想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 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 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 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 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 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 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 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 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 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 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 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 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 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 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 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 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 礼仪。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 “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 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 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 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 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 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 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 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仁”即“爱 人”。他把“仁”作为 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 “仁”和“礼”相互为 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 “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从而再现“礼乐 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 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 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因求仕得 不到重用,乃集中 精力从事教育及文 献整理工作。一生 培养弟子三千余人, 身通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 者七十二人。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 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孔子标准像
北 京 孔 庙
台 北 孔 庙
山东曲阜孔庙全景
山东曲阜孔林
山东曲阜孔府
山东曲阜祭孔
孔子诞辰 9月28日
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 子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尼丘” 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 东南)。孔子因“尼丘”而名 “丘”,字“仲尼”(“仲” 表示排行老二)。
阅读方法总结(二)
▪ 《论语》不但语料零散,并且各章节涉 及内容和主题又丰富多样。因此,阅读 时我们需要对相关材料进行联系和整理 ,加以印证和比较,有时还要结合相关 史料文献和研究论著的解读,形成自己 的认识和体验。
课本中出现的例句翻译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 ,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 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 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历史的孔子及 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 来;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根本改造。
◆自从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以来
——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 还长。
“在中国,从没有一个人像孔子一样能 将自己的名字印在中国人的精神里,刻 在中国的历史中。”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 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 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之后,中国历史 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 启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 ,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 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董仲舒主张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 学相异的学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在他看来,文 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而文化的“一统” 又可以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 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 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 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 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 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 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 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é)和母亲颜徵在就把 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 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 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 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 流传。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
——孟子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 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圣人众 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 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 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 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 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 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 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 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 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出自《论语》的成语
• 巧言令色 • 一言以蔽之 • 三十而立 • 温故而知新 • 既往不咎 • 一以贯之 • 见贤思齐 • 文质彬彬 • 三思而后行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举一反三
阅读方法指导(一)
▪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虽然只用寥 寥数笔描写人物言行或生活片段,但是 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清晰可感。 因此,我们阅读时要善于通过品味,揣 摩细微之处,把握人物性格。
政治上的辉煌
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 都的市长“中都宰”,政 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 鲁国大治。
晚年时期
58岁,孔子回到鲁 国。很受尊敬,享 受国老的待遇,但 政治上得不到重用。 孔子退而修诗书礼 乐。
孔子终生热衷于 从事政治,有一腔报 国之热血,也有自己 的政治见解,但最高 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 采取一种若即若离、 敬而远之的态度。他 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 只有四年多。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 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 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 也。”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 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 乐 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 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 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 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中国学术界和政界对孔子的评价就褒贬不一。特别是 毛泽东在文革初期给郭沫若的诗里御笔一批,“劝君少骂 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 秕糠”,吹响批孔的号角,引发了全国口诛笔伐的狂潮。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 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 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 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 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新加坡前总理、国 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 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 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 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 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 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
《 论 语 》 选 读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
▪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
、达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德。
▪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孔 子 身 世 及 生 平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在的女子在尼丘 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 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 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 麟,专为送子而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