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氨气的性质》练习与答案

(完整版)《氨气的性质》练习与答案

4.2.2《氨气的性质》1.对于氨水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B .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C .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D .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解析】 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NH 3·H 2O ,NH 3·H 2O 中一小部分电离为NH +4和OH -。

【答案】 D2.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数目最多的粒子是( )A .NH 3B .NH 3·H 2OC .NH +4D .OH -【答案】 B3.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 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 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 )A .等于15%B .大于15%C .小于15%D .无法计算【解析】 由题意可知,氨水的密度随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小。

如果等质量混合,则质量分数为15%,现等体积混合,则5%的氨水还要增加一些,故小于15%。

【答案】 C4.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KClO 3制取O 2的装置相同B .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 .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检验D .所用的铵盐不能是NH 4NO 3,因为NH 4NO 3受热易爆炸【解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是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型,故其与用KClO 3制取O 2的装置相同,A 对;由于NH 3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氯化铵不能抑制其溶解,B 错;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C 对;由于NH 4NO 3受热易爆炸,制取氨气时一般选用NH 4Cl ,D 对。

【答案】 B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氨B .氨水C .漂白粉D .氯水【答案】 A6.下列反应中,NH 3既显还原性,又显碱性的是( )A .3H 2+N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B .2NH 3+H 2SO 4===(NH 4)2SO 4C .5O 2+4NH 3=====催化剂△4NO +6H 2OD .8NH 3+3Cl 2=====△6NH 4Cl +N 2【答案】 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质是NH 3分子与H +作用生成NH +4B .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那么NH 3是电解质C .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NaOH 固体来制取氨气D .某晶体与NaOH 共热放出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晶体中含有NH +4【解析】 氨溶于水形成NH 3·H 2O ,NH 3·H 2O 是电解质。

【答案】 B知识点2 铵盐8.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施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解析】 NH 4NO 3中的NO -3中的氮元素是+5价,①不对;NH 4HCO 3能与酸反应,⑤不对。

【答案】 B9.(双选)下列物质用加热的方法可分离的是( )A .氯化铵和消石灰B .碳铵和过氧化钠C .碘和食盐D .氯化铵和氯化钡【解析】 A 选项中氯化铵和消石灰[Ca(OH)2]在加热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 ,因此不能实现分离的目的;B 选项中碳铵(NH 4HCO 3)加热分解,生成的CO 2、H 2O 都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因此也不能分离;C 中利用碘受热易升华的性质,能与食盐分离;D 中氯化铵分解产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氯化钡不分解,而氨气和氯化氢又可重新化合成氯化铵,能实现分离。

【答案】 CD10.合理施肥、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下列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A .CO(NH 2)2B .NH 4NO 3C .NH 4HCO 3D .(NH 4)2SO 4【解析】 依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可求得各自氮的含量。

【答案】 A11.铵盐都________溶于水,受热易________,与________共热反应时放出氨气。

在实验室里,用________和________共热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________法收集氨气。

【答案】 易 分解 碱性物质 NH 4Cl Ca(OH)2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向下排空气12.为了测定硫酸铵和氯化铵的混合物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称量样品→溶解→加过量试剂A→过滤出沉淀B→洗涤沉淀→烘干称量→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1)实验时,甲同学选用硝酸银溶液作试剂A ,乙同学选用氯化钡溶液作试剂A ,其中________同学所选用的试剂A 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2)以下都是在试剂A 选择正确时进行的实验:①为了进行称量、溶解、反应、过滤、洗涤沉淀等各项操作,准备了以下仪器:托盘天平与砝码、烧杯、过滤器、铁架台及附件、胶头滴管、量筒,其中还缺少一件必备的仪器是________。

②若过滤所得沉淀,未经洗涤、烘干就称量,实验最终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③若实验测得混合物的质量为w g ,沉淀物的质量为m g ,实验测得的氯化铵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

【解析】 (1)甲同学选择的试剂A 是错误的。

因为AgNO 3既可与NH 4Cl 反应生成AgCl 白色沉淀,又可与(NH 4)2SO 4反应生成微溶的Ag 2SO 4,达不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2)①溶解、洗涤、过滤等步骤均需使用玻璃棒。

②因为沉淀是BaSO 4,未经洗涤、烘干就称量,称量的数值一定比实际数值大,因此最后求出的NH 4Cl 的质量分数偏低。

③(NH 4)2SO 4+BaCl 2===BaSO 4↓+2NH 4Cl132 233x m gx =132m 233 g ,NH 4Cl%=w -132233 m w×100%。

【答案】 (1)甲 AgNO 3既可与NH 4Cl 反应生成AgCl 白色沉淀,又可与(NH 4)2SO 4反应生成微溶的Ag 2SO 4,达不到良好的分离效果(2)①玻璃棒 ②偏低 ③w -132233m w×100% 巩固提升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压缩机中的氨气作为制冷剂B .氨气泄漏时,消防队员可喷洒大量的水以减少氨气的扩散C .氨气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D .氨气溶于水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答案】 D2.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水夹。

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 .Cl 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B .NH 3(H 2O 含石蕊) 蓝色喷泉C .HCl(H 2O 含石蕊) 红色喷泉D .SO 2(NaOH 溶液) 无色喷泉【答案】 A3.(双选)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 AC4.下列性质不属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 .易液化B .极易溶于水C .水溶液显碱性D .有刺激性气味【解析】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NH 3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所以这是NH 3的化学性质。

【答案】 C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NH 3:NH +4+OH -===NH 3↑+H 2OB .NaOH 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 +4+OH -=====△NH 3·H 2OC .氨水中加盐酸:NH 3·H 2O +H +===NH +4+H 2OD .氨气通入稀H 2SO 4中:NH 3+2H +===NH +4【解析】 A 中实验室制NH 3的反应为非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B中由于NH 3·H 2O 不稳定,受热分解,故正确离子方程式:NH +4+OH -=====△NH 3↑+H 2O ;D 项应为NH 3+H +===NH +4。

【答案】 C6.将NH 4HCO 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 .NH 3B .O 2C .H 2OD .CO 2【解析】 NH 4HCO 3受热可以分解:NH 4HCO 3=====△NH 3↑+CO 2↑+H 2O↑。

产生的H 2O 和CO 2分别与Na 2O 2反应生成O 2,化学方程式依次为2Na 2O 2+2H 2O===4NaOH +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而分解产生的NH 3能被浓硫酸吸收:2NH 3+H 2SO 4===(NH 4)2SO 4。

所以最终得到的气体是O 2。

【答案】 B7.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氨气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C.氨本身没有毒,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也不必采取任何防范措施D.用水吸收NH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防止倒吸【解析】氨属于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固体)干燥,也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因为无水CaCl2与氨气反应生成CaCl2·8NH3,故只能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干燥;湿润的酚酞试纸遇NH3会变红;虽然氨气并不能称之为有毒气体,但由于氨气的溶解度极高,且极易挥发,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黏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例如根据氨的密度小的特征,可以向地势低、逆风的方向远离事故区,故A、B、C三项都错误。

四氯化碳是一种油状液体,氨气不溶解于其中,这样就防止了倒吸,D项正确。

【答案】 D8.(2015·汕头高一检测)能鉴别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溶液(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C.Ba(OH)2溶液 D.AgNO3溶液【解析】Ba(OH)2溶液和Na2SO4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Ba(OH)2溶液和NH4NO3溶液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a(OH)2溶液和KCl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Ba(OH)2溶液和(NH4)2SO4溶液混合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