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电灾害的危害及应对

雷电灾害的危害及应对

雷电灾害的危害及应对
一、雷电及雷电的产生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
天气,云层中的带电微粒相互摩
擦,使一部分云层带负电荷,另一
部分云层带正电荷。

当电荷积累到
一定数量时,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地
面之间就产生放电现象,这就是我
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由于闪道中温
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当然,有时候晴天也会产生雷电,即所谓“晴天霹雳”。

二、雷电现象的危害
雷电产生过程中,正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可放出巨大的电流,其平均强度为3万安培,最强可放出30万安培的电流。

闪电的电压也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

一个中等强度雷电放电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特,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雷电产生如此强大的电流,必定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说,雷电是一种灾害。

1、雷电危害人畜生命
世界各地每年都要发生上百起的雷电伤亡人畜的意外事故,而这只占人畜遭遇雷击总数的三分之一,
能够幸免于难。

众所周知,人体所能承受的 最高电压为36伏特,而雷电产生的电压为
每年发生在有人类生活的地方的雷电无可计
数,雷电危害人类的生命、危及人类的家禽
家畜、对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来说也是毁灭 小软弱的。

2、雷电引发火灾 雷电产生时,会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大多由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雷电释放出的热能会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而大自然中往
物时,很容易引发火灾,世界上每年由雷电所引发的火灾也不在少数。

雷电引发的火灾中,危害最大的便是森林火灾,森林由于其特殊的环
雷电引发山火 雷火烧毁房屋 雷电引发的工厂火灾
境,火灾往往一发而不可收拾,上万顷森林化为灰烬,并且不易扑灭。

这种灾害是毁灭性的,任何生命在这种灾害下都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幸免于难。

而且其生态环境往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

其次,雷电还可能引发火灾烧毁房屋、烧毁工厂,往往木竹建造的房屋最易遭受危害,而酒精工厂、衣料工厂、面粉工厂等最易着火。

受难者无家可归,多年苦心经营的劳动成果付诸一炬。

给公共私有财产都造成巨大的损害。

3、雷电损坏电器及电力设施
在雷电放电时,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它可能毁坏发电机、杆,造成大规模停电,绝缘损坏还可能引
起短路,这些对电器的损坏非常大,轻的
烧坏电线,重的直接让电器报废,甚至引
发电路起火,造成火灾,危及生命财产安 全;更有甚者会危及到正在使用电器的人的人身安全。

同时又是在极短的时间发生
的,因此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将产生强大
的交变电磁场,使电磁场中的导体感应
出较大的电动势,并且还会在构成闭合
回路的金属物也产生感应电流,这时如
当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体上都具有很高
被雷电击毁的电脑
雷电损坏电力设施
的电压,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的电气设 备、电气线路或其它金属管道的相隔距离很近,
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
缘破坏,金属管道烧穿。

这种现象称为反击。

小结:雷电的危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它危及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命、引发火灾烧毁山林建筑、损坏电力设施给国家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他几乎无孔不入,破坏力大、破坏方式多种多样。

三、 雷电灾害的应对
雷电灾害虽然严重,但也并非毫无应对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的应对方法,可以使我们在遭遇雷电灾害时不至于无所动作,坐以待毙。

更可能在突发状态下挽救你的生命,将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个人防雷
雷电灾害最主要的还是危害还是在于直接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雷电一击之下,往往非死即伤。

因此,掌握个人防雷的方法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与珍惜。

首先,最好不要在雷雨天气出门,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现代的房屋一般都装有避雷针,呆在家里是
最安全的;倘若非得出门,不要在高大建筑、
树木、山崖下逗留,不要持铁制等可导电物 体;当有雷电时应避免进入和接近不加保护的小型建筑、仓库、棚舍等;未采取防雷保护的帐篷及临时掩蔽所;非金属车顶或敞篷的汽车;
闪电与电磁 旷野中的树更易遭受雷击
空旷的田野、运动场、游泳池、湖泊和海滨,铁丝网、晾衣绳、架空线路、孤立的树木等。

这些地方往往是雷电密集或者易吸引雷电的地方,比之于其它地方,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在野外遇雷时要寻找采取防雷保护措施的住宅和其它建筑物;地下掩蔽所、地铁、隧道和洞穴;大型金属或金属框架结构建筑物;具有金属车顶的封闭汽车及其它车辆躲避。

应寻找低洼地区避开山顶和高地,寻找茂密树林。

如果你处于暴露区域,孤立无援,当雷电来临时,你感到头发竖起,预示将遭雷击,则应立即蹲下,身子向前弯曲,并将手放在膝盖上。

切勿在地下躺平,也不得把手放在地上。

掌握这些防雷手段,可以大大减少遭受雷击的概率,逃生的机会也会大上几成。

动物往往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一般在雷电前都会找好安全的地方躲避。

对于驯养的牲畜来说,防雷手段跟人也差不多,不过要人帮助其躲避而已,大群动物尤其要注意在雷雨到来之前将其赶进防雷措施良好的建筑物之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建筑物防雷
建筑物由于其高耸独立等特点,往往是遭受雷击集中地点,而不全面的防雷措施,
单,就是提供和造就一种手段使雷闪放电
能进入或离开大地,而不致破坏被保护的
财产。

现在没有证据和措施表明有哪一种
保护方法能防止雷闪放电现象的发生。


避雷塔
电保护系统要能起到两个作用,
对象时截住;二是把雷闪电流无害地释放至大地。

这就要求建筑物安装避雷器,把电流引至大地。

建筑的金属构件也必须连接作为避雷系统的组成部分。

现代人基本上都有了一些避雷的常识,而在房屋上建造避雷装置,我国更是有着悠久的习俗。

早在汉代我国便出现了称为“避雷室”的避雷装置,而后几千年中,更是发明了类似于避雷针的避雷装置。

然而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只要安装了避雷针和避雷带,建筑物内的人和设备便不会遭到雷击。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首先,避雷针
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
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

其次,避雷
针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材料规格、
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建筑物上的避雷针
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会增加雷击概率。

再者,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而不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和设备免遭雷击。

避雷针只能将50%的雷电能量泄放入地,其余50%的能量会通过感应作用和能量耦合,通过各种管线和设备泄放入地。

3、森林防雷
雷击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主要是雷暴,特别是干雷暴,降水少、地面增温、相对湿度减少、可燃物干燥,一旦发生雷击,就很容易着火并蔓延成灾。

森林雷电危害应对应注意以下几点:在特别容易发生雷击火的地区,可以人为消除云地闪电,从根本上消灭雷击火。

目前采用的方法:一是采用喷气式飞机大角度着陆飞行产生拖带下沉气流,可使
云层消散或云顶降低,或在云顶撒播粘土、盐粉等固体物质造成下沉气流并产生降水;二是破坏雷雨云的起电机制,采用飞机撒播碘化银,使雷雨云起电机制遭到破坏;三是消除或减弱云中电荷中心,抑制闪
电的发生,如撒播金属丝等导电性较好的物质,减弱或中和云中的电
荷中心,使云中电场减小,从而消除闪电。

如从地面向云中发射带有长导线尾巴的小
火箭诱发云内闪电,可以消除云地闪电,从
而避免森林雷击火灾。

消除闪电可彻底消
灭雷击火,但其成本很高,如飞机干扰雷雨
森林雷火
云、小型火箭引发云内闪电等。

目前世界各国对雷火的控制,多是采用着火后进行及时有效扑救。

因此,雷击火的预测、预报是防雷减灾的主要措施之一。

小结:雷电应对主要还是预防,遭遇雷电之后再相应对之策往往会更危险,被雷击后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急救: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

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

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

4.送医院急救。

雷电在现代还是一种灾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也能为人所用,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雷电灾害(张义军//陶善昌//马明)
雷电学原理(陈渭明)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
资环院10级城规班
2010160403
周稳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