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解剖PPT
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解剖PPT
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类杆菌
10 15 days
20 25
(八)正常小儿粪便
1.胎粪
定义:新生儿最初排出的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的
大便
组成: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和吞下的羊水 时间:
• 生后12小时开始排便 • 24小时无胎粪,应检查有无肛门闭锁等 ,可能有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小儿口腔、胃、肝的解剖生理特点
难点
小儿粪便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口腔 (二)食管 (三)胃 (四)肠 (五)肝脏 (六)胰腺 (七)肠道细菌 (八)正常小儿粪便
呕吐等情况。
正常小儿粪便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
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不臭,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
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厚,有臭味,每日1~2次
4.添加辅食后的粪便
外观褐色,接近成人,每日1次
感谢观看
(三)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易吐奶),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溢乳
新生儿胃酸和酶分泌较少,活力低 消化能力差 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水为1.5~2小时 母乳为2~3小时 牛奶为3~4小时(故奶粉喂养3-4小时一次合适)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肠管长,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 利于消化吸收 肠系膜柔软且长,肠管固定性差 易肠套叠(阵发性呕
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的致病菌有拮抗作用
(七)肠道细菌
% of total faecal micro-organisms % of total faecal micro-organisms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母乳喂养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类杆菌
5
10 15 20 25
(一)口腔
新生儿及小婴儿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损伤 和感染
3~4个月时常出现生理性流涎(口底浅,不 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
3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的淀粉酶分泌不足, 不宜喂淀粉类食物(如米粉,米糕)。
(二)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 不成熟,9个月以下小儿常发生胃食管反 流。(夜晚有呛咳,回奶,严重者有窒息)
吐,腹痛,果酱样大便,腹部肿块)、肠扭转。 肠壁薄,通透性高,毒素、过敏源和消化不全的产物易
吸收 全身性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五)肝脏
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右肋缘下触及 婴儿在感染、缺氧、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肝
脏肿大和变性 婴儿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 胆汁分泌少,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较差
(六)胰腺
出生时胰液 分泌量少, 3~4个月时 胰腺较快发育
小婴儿胰蛋白酶 和脂肪酶的活性 较低,淀粉酶的 活性更低
3个月以下的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七)肠道细菌
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生后数小时细菌侵入 肠道)
出生后细菌大多集中在结肠和直肠内 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的影响
母乳喂养以双歧杆菌占优势 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各菌群比例几乎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