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地质构造演化[1]
镜状,围岩为基性一中酸性火山一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和碳酸岩等。根据成矿特征又可分为火山热液型铁矿
・本文得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BAB07804一01)的资助。 ・24・
毛启贵等:东天山地区构造演化与铁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铜铅锌)(VMS型)与火山沉积型矿床,前者代表矿床有雅满苏、沙泉子和白山泉铁矿;后者代表矿床 为库姆塔格菱铁矿。
本文立足于东天山地区铁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整理和分析了前人对本地区铁矿研
究成果(新疆地矿局,1989;左国朝等,姜福芝等,2002),提出对东天山地区铁矿的时空分布和演化谱 系的初步认识,并尝试结合本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和规律(Xiao
et et
a1.,2004;马瑞士等,1997;Windley
Windley BF,Allen MB,Zhang C,Zhao ZY.1990.Paleozoic
18:128—131. Xiao accretion and
Cenozoic
rede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Tienshan
range central
Asia.Geology,
WJ,Zhang
1992)。在不同的成矿构造环境形成了与之对应的铁矿床,据此将东天山铁矿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大陆裂解期(前寒武纪一寒武纪)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代表矿床有天湖、M1033、七角井、玉
山和沙垄铁矿(董永泉,1977;姜福芝等,2002;王登红等,2007;新疆地矿局,1989)。这类矿床规模 大,而且发育稳定,主要发育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大陆裂解期形成的微陆块之上,与碎屑一碳酸盐岩建造、 硅铁质建造有关。如中天山地块(天湖、玉山和沙垄铁矿),马鬃山地块(左国朝等,1990;聂凤军等, 2002)(M1033和七角井铁矿)。
LC,Qin
KZ,Son
S,Li JL 2004.Paleozoic accretionary and collisional Journal
of
tectonics of
the eastern
Tianshan(China):implication
for
the continental growth of central Asia.American
a1.,1990;方国庆,1994;左国朝等,1990;肖序常等,1992),从大地构造成矿理论方面来讨论东天
东天山地区构造上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是西伯利亚一塔里木板块的聚合地带,是研究中亚成矿构造
山铁矿的成矿规律,为东天山大型铁矿矿集区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演化的重点地区之一(Xiao a1.,2004;陈国达,2005;王京彬等,2006;左国朝等,1990;李锦轶等,
国朝等,2004)。
(3)碰撞造山一造山后铁矿床(晚二叠世一三叠纪),代表矿床为尾亚钒钛铁矿(姜福芝等,2002; 王登红等,2007;新疆地矿局,1989;张遵忠等,2005)。这类铁矿床的产出严格受基性杂岩体控制,赋
矿岩性主要有辉长岩、苏长岩、辉石岩、辉长斜长岩等,含矿岩体主要受深大断裂或次断裂的控制,矿体 形态简单,呈凸镜状、脉状。矿体主要由浸染状矿石组成,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石矿物以钛磁铁 矿、钛铁矿、磁铁矿为主,少量为赤铁矿、黄铁矿等。 (4)陆内铁矿(侏罗纪),河湖相沉积型菱铁矿和赤铁矿(新疆地矿局,1989;王登红等,2007), 主要发育于吐鲁番瓮地侏罗纪含煤地层中,规模较小。 由东天山地区的铁成矿规律研究表明:大陆裂解期形成的老地块是寻找大中型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有利 地区(中天山和马鬃山地块);晚古生代是本地区铁矿成矿的集中期பைடு நூலகம்中天山北缘及觉罗塔格一雅满苏岛 弧带是寻找中小型火山沉积型铁矿的有利地区,而在中天山南部地区应该注意寻找类似于磁海式的铁矿;
Ⅱ.接触交代型,代表有阿拉塔格铁矿和双井子铁矿,这类矿床一般为中小型富铁矿床。铁矿床主要 产于中酸性岩体内部及其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断裂、裂隙附近。含矿围岩为大理岩、片岩、凝灰岩及中酸
性侵入岩,围岩蚀变比较强烈,主要为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等。
Ⅲ.次火山岩型,以磁海铁矿为代表,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铁矿体几乎全部赋存在辉绿岩体内, 矿体形态呈似层状、凸镜状、复杂凸镜状、薄板状等,矿体规模越大,形态越复杂(赵玉社,2000;左
Science,304:370~395.
・25・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东天山地区构造演化与铁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水
毛启贵1 方同辉1 王京彬1
肖文交2
(1.北京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东天山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铁矿产出区,是我国最有潜力的铁矿找矿远景区之一。据初步统计,东天山
地区有铁矿床(点)百余处,成型矿床达1/3左右,其中大一中型矿床lo余个,占新疆地区已控储量的 52.03%(新疆地矿局,1989)。东天山地区铁成矿体系发育时间长,成矿类型众多,包括沉积一变质型
大地构造成矿学是探索地球发展过程中成矿的时空、物质的演化及其分布规律,是从大地构造学的角
度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机理和在地壳中的时空分布规律(陈国达等,1991)。如各类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 境、条件和机理;在时间上的出现规律;产出特点和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大地构造类型和地
壳演化的关系。大地构造成矿学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成矿地质规律的认识,并且有效地指导找矿预测工 作,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开展。
另外,晚二叠世一三叠纪与碰撞造山一造山后基性一超基性侵入岩有关钒钛磁铁矿,也是寻找中小型铁矿
的一个方向。
致谢:在写作过程中305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陈国达,黄瑞华.1991.大地构造成矿学.地球科学进展,6(2):60一62. 陈国达.2005.自主创新研究亚洲陆海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之必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9(1):5—6. 邓松涛,郭召杰.张志诚.2006.东天山接触交代型铁矿成矿时代的确定及其意义.地质与勘探,42(6):17~20. 董永泉.1977.天湖铁矿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新疆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综合队. 方国庆.1994.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特点及其演化模式.甘肃地质学报,3(1):34—40. 姜福芝,秦克章,方同辉,王书来.2002.东天山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新疆地质。20(4):379~383. 李锦轶,王克卓,李文铅等.2002.东天山晚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与矿床勘查.新疆地质,20(4):295—301. 马瑞士,舒良树,孙家齐等.1997.东天山构造演化与成矿.北京:地质出版社.1~202. 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王新亮,苏新旭,李景春,刘妍,赵省民.2002.北山地区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北京:地质出版社.
et
2002;秦克章等,2003)。东天山地区经历了一系列长期而且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即经历了一个较为完 整的威尔逊旋回,包括大陆裂解、俯冲造山(增生造山)、碰撞造山一造山后和陆内多个演化阶段(Xiao
et
a1.,2004;马瑞士等,1997;Windley
et
a1.,1990;方国庆,1994;左国朝等,1990;肖序常等,
矿、火山沉积型(VMS型)、接触交代型、岩浆分异型以及沉积型铁矿。前人对这些矿床进行了较为详尽 的研究工作,包括成矿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新疆地矿局,1989;杨
兴科等,1997;姜福芝等,2002;秦克章等,2003;王登红等,2007)。但是对东天山地区各类铁矿床之
间的相互联系性、形成环境和机理、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演化规律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
(2)俯冲造山期铁矿床(奥陶纪一早二叠世),本成矿期成矿范围大,成矿时间比较集中(晚古生 代),成矿类型也多(姜福芝等,2002;王登红等,2007;赵玉社,2000;左国朝等,2004;新疆地矿
局,1989;邓松涛等,2006),包括:I.火山岩型铁矿;11.接触交代型铁矿;111.次火山岩型。 I.火山型铁矿,主要发育于中天山北缘和觉罗塔格一雅满苏岛弧带。一般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凸
1~408.
秦克章,彭晓明,三金柱,徐兴旺,方同辉,王书来。于海峰.2003.东天山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划分与成矿远景区优选.新疆地质,
2l(2):143~150.
王登红,陈世平,王虹,孟贵祥,陈郑辉.王成辉,李纯杰.2007.成矿谱系研究及对东天山铁矿找矿问题的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3l
(2):186~192.
王京彬,王玉往。何志军.2006.东天山大地构造演化的成矿示踪.中国地质,33(3):461—469. 肖序常,汤耀庆,冯益民等.1992.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综合资料汇编(第j册),黑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 杨兴科,姬金生.罗桂昌,陶洪祥.1997.东天山板块构造与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两安地质学院学报,19(3):34~42. 张遵忠,顾连兴,吴昌志,李伟强,郗爱华,王硕.2005.东天山尾驱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学报,79:530. 赵玉社.2000.新疆磁海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西北地质,33(1):55-67. 左困朝,何国琦.1990.北山板块构造及成矿规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209, 左国朝,李绍雄,于守南,李秋根.2004.新疆磁海铁矿床产出特征及成矿构造演化.西北地质,37(2):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