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年十月目 录1总论 (4)1.1项目背景 (4)1.2项目概况 (6)2市场分析 (8)2.1行业发展情况 (8)2.2光伏太阳能电池市场分析 (9)2.3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 (14)2.4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6)2.5营销策略 (17)3 建设内容 (18)3.1建设规模 (18)3.2产品方案 (18)3.3场址选择 (19)3.4建设方案 (20)4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8)4.1组织机构 (28)4.2人力资源配置 (28)5 项目实施进度 (30)5.1建设工期 (30)5.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0)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1)6.1投资估算 (31)6.2投资计划 (36)6.3筹资方案 (36)7 财务分析 (37)7.1相关说明 (37)7.2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37)7.3总成本费用估算 (37)7.4财务分析 (39)8 项目风险分析 (44)8.1风险识别和分析 (44)8.2风险防范对策 (46)9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48)1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年产3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1.2 承办单位概况东方日升成立于2002年12月2日,原为宁海县日升电器有限公司,2009年5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1108号”文核准,东方日升公开发行4,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发行价为每股42元,于2010年9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东方日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为一体的上市公司。
拥有年产150MW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15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以及年产500万套太阳能灯具生产线。
截止2009年底,企业员工超过105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00多人,拥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人,技术研发人员40多名。
2009年公司被评为宁波市百强企业和“潜力明星”。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灯具三大系列800多个品种。
目前企业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实施了仓储ERP管理系统。
太阳能组件产品通过德国TUV、意大利RINA、美国UL、英国MCS、澳大利亚CEC和国际IEC认证,韩国KC认证也正在申请过程中。
太阳能灯具通过CE、GS、PAHS、REACH、ROHS等国际安全认证。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2007年-2009年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73.92%,详见图1-1。
图1-1 2007年~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图(万元)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生产和太阳能灯具的研发和制造,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技术攻关成果。
自2006年通过专业人才和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以及 2007年太阳能组件封装生产线的引进,公司进一步延伸了晶体硅光伏产业链,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已达到150MW。
其中:125单晶硅产品额定功率高达2.67W以上,转换效率18%(TUV安全认证),产品寿命超过20年。
为进一步把握太阳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机遇,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程度,公司依托现有销售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本项目。
公司于2010年中期开始着手扩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并成立项目工作小组,主要对市场、技术、资金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从反馈信息看,企业现有的销售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能够支撑扩建项目的实施,具备可行性。
在资金方面,公司将利用部分超募资金。
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1.1.3 财务状况截止2010年6月底,公司拥有总资产13024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3487万元。
2007年~200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几何式递增,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4176万元,净利润11613万元,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73.92%和137.89%;公司资金结构也趋于合理、优化,资产负债率从2007年的80.2%逐步下降至2010上半年的65.5%。
银行信用等级AAA。
总体财务状况良好。
表 2-1 主要财务指标一览表2010上半年序号年份指标单位 2008 20091 资产总计万元52510 85102 1302482 固定资产净值万元8873 11384 234873 负债合计万元27069 48048 853234 资产负债率% 51.6 56.5 65.55 所有者权益万元25441 37053 449256 营业收入万元89159 84176 986697 净利润万元7017 11613 78718 净利润率% 7.9 13.8 8.0 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本项目位于宁海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区塔山工业区的东方日升梅林厂区,该厂区总占地面积58353平方米。
1.2.2 建设规模与内容建设规模:拟扩建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产能力由计划150MW扩至450MW。
建设内容:装修9200平方米洁净室;新增5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新增主要生产设备134台/套;新增1套8000KW的供电系统;新增集中特气系统、供液系统、空压系统、液氮站、液氧站、循环水冷却系统、废气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各1座。
1.2.3 产品方案本项目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原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方面所取得的专利优势和技术攻关成果,进一步发挥当前生产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公司目前客户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确定项目产品方案为太阳能电池。
1.2.4 项目规模总投资及效益情况本项目新增总投资82533万元,其中设备投资5965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455万元,建筑工程费用234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82万元,预备费5191万元。
预计达产年,产品销售收入300000万元,净利润34902万元,净利润率11.6%。
2市场分析2.1 行业发展情况能源和环境问题是近十几年来世界关注的焦点,为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
从本世纪初开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光伏发电在能源中的替代功能愈来愈大,而太阳能光伏系统中最重要的还是电池,因为它是收集光的基本单位,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光伏发电效率的高低。
据iSuppli公司统计显示:2009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6.7GW,2010年预计将超过10GW,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整个可再生能源中增长最快,能源替代作用也愈来愈大。
表 2-1 各类太阳能电池综合性能比较电池种类材料体系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典型组件效率材料成本制造技术稳定性市场成熟度单晶硅(sc-Si)24.7%15%~20%高成熟高高晶体硅多晶硅(mc-Si)20.3%12%~16%较高成熟高高非晶硅(a-Si) 12.8% 5%~7%低中等低中碲化镉(CdTe)16.9% 7%~9%低发展中较低高薄膜铜铟硒(CIS) 19.5% 9%~11%低发展中较高高带硅11%~15%较低发展中较高中EFG Ribbon 13%~15%较低较成熟较高较高新型晶硅a-Si/sc-Si (HIT)16%~20%中较成熟高高高效化合物砷化镓(GaAs)40.7%25%~30%很高成熟高空间和聚光系统应用资料来源:北京麦肯桥资讯有限公司综合比较各类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生产成本、制造技术及寿命稳定性等因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伏产品,约占90%左右的市场份额。
普遍认为未来10年晶体硅电池仍是光伏主流产品。
2.2 光伏太阳能电池市场分析2.2.1 国际市场现状及预测2.2.1.1 市场需求近几年在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加强的态势下,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根据全球光伏市场调研机构Solarbuzz日前发布的2009年世界光伏市场报告显示,尽管2009年全球还深陷金融危机的漩涡中,但世界光伏市场的装机量仍达到了创纪录的 6.67GW,相比上一年度增幅达到12%;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总收入达到了370亿美元。
2001-2009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详见图2-1。
图2-12001-2009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MW/a)全球主要光伏市场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
目前欧洲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市场,占到总装机量份额的70%左右。
全球装机容量的将近一半集中在德国,2009年其新装量达到了3.8GW,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紧随其后,2009年美国新装477MW。
除了那些传统的光伏大国依旧保持强劲势头之外,捷克、保加利亚等新兴市场也快速崛起。
2009年捷克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达到411MW,相比2008年的50MW,增长率高达722%;保加利亚太阳能装机容量也达到了292MW。
由此可见,2009年后太阳能光伏市场将逐渐回温。
根据iSuppli预测,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将恢复增长,收入预计达到235亿美元,相比2009年将增长29.2%;装机容量预计增长42.5%,达到5.1GW。
到2013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25.9GW,收入达到905亿美元。
2.2.1.2 市场供给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到来和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及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
目前全世界共有136个国家投入普及应用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开发。
全球将近4600家厂商向市场提供光电池和以光电池为电源的产品。
根据CMIC中国市场行情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年世界光伏市场报告显示,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从2008年的7.9GW增长到2009年的10.7GW。
中国大陆在全球太阳电池生产中占比达到40%,继续占据着非常高的份额。
2001-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详见图2-2。
图2-2 2001-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数据来源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处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电池制造商企业有德国的Q-Cells、美国First Solar、无锡尚德、日本Sharp(夏普)、Kyocera(京瓷)等。
2007-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厂排名详见表2-2。
表 2-2 2007-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厂产量排名排序厂商名称2007年(MW)厂商名称2008年(MW)厂商名称2009年(MW)1 德国Q-Cell 389 德国Q-Cells 570.4 美国First solar11002 日本Sharp 363 美国First solar 503 无锡尚德7043 无锡尚德327 无锡尚德497.5 夏普5954 日本Kyocera 207 日本Sharp 473 德国Q—Cell5865 美国First solar 196 日本Kyocera 290 英利5256 日本Sanyo 165 天威英利281.5 晶澳5207 美国SunPower 150 晶澳277 京瓷4008 天威英利143 台湾茂迪272 天合3999 德国Solar World 130 美国SunPower 237 美国Sun Power29710 日本Misubishi 121 日本Sanyo 215 昱晶388合计2191 合计3616.4合计5514 数据来源:2007年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2008年数据来源“Q Fweek光电新闻网”;2009年数据来源太阳能光伏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