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服务业小微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等方面,作用越发显著。

为全面掌握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以期能够通过相关措施的健全完善,有效破解制约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引导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2704户,注册资金585329.35万元,从业人员19183人。

按规模以下服务业行业的10个行业门类区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45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2.7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74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0.13%;房地产业(物业管理、中介服务)326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2.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36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30.9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60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5.9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0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8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11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5.20%;教育35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29%;卫生和社会工作13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0.4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54户,占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的9.39%。

与同期相比较,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数增加804户,增长率42.3%;注册资金增加263980.85万元,增长率
82.15%;从业人员增加4986人,增长率35.19%。

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总体呈稳步发展态势。

二、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需求不足、用工成本上升过快、融资难仍是制约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市场需求不足。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市场需求不足情况特别明显。

一是部分服务业企业对网络迅速发展应对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促销、反而被网络消费等影响自己的实体经济。

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部分消费者自己在线解决问题,而无需咨询商务公司。

网络休闲娱乐项目的发展,促使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宅在家里进行网络休闲娱乐,对文化体育、娱乐业消费的分流影响加大;二是部分企业科研能力低,科技创新能力差,信息灵敏度低,不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

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由于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或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弱,份额难以扩大。

三是部分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及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例,国家对房地产业加强宏观调控后,重型机械的租赁需求不足;“八项规定”出台后,对商务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的发展也产生部分影响。

用工成本上升过快。

近两年来,由于受物价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力市场供给偏紧、对职工社会保障力度的加强以及务工人员出现的“回流潮”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用工成本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加之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难招人、管理不规范难管人、缺乏激励机制难留人,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流动频繁等问题已经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成为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
问题。

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物业管理与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等。

据统计,全市目前技术工种平均日工资为150元-200元,普工平均日工资为100元-120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5-30%。

且存在企业招工难,无技术人员就业难的现象。

企业融资难。

尽管近一年来中央和省、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励银行业对小微企业融资进行贷款扶持,要求持续保障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倾斜。

但对于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来说,没有资产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银行贷款规模小,程序繁琐申请时间长,自筹资金与流动资金需求“快、急、频”之间存在的矛盾无法解决。

加之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级不够等因素制约,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

另外,由于部分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生产规模小,服务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市场中没有“话语权”,许多业务都是垫资进行,资金回笼缓慢,也是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

融资难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表现尤为突出。

三、促进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服务业小微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等方面,作用越发显著。

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行政收费多等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中央、省市政府等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明确政策,但由于政策门槛较高,信息不对称,落实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企业受惠少。

因此,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和措施,让政策落地生根,释放政策红利,让服务业小微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使政策的优惠真正变成企业的实惠。

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不断破除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借助商事制度改革的东风,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项目和程序,放宽准入条件,缩短登记注册时间,减少注册收费项目,促进小微企业参与公平竞争,为服务业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透明度高,办事快捷的政务环境。

(二)建立服务平台,帮助小微企业成长。

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从技术、市场、劳动力补贴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帮助。

一是要建立技术创新平台,由各级政府牵头,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在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实施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小微企业特色产业计划和小微企业培育计划。

二是要帮助小微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并配套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开展信息化建设,为实行网上信息发布和网络销售提供便利条件。

三是要设立专门为小微企业开设的劳动力市场,便于小微企业招工,同时落实有关政策规定,对增加就业人数的企业给予一定财政补贴,鼓励小微企业扩大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微企业用工成本。

(三)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为企业减负、松绑政策的出台,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数量“井喷”式增长,现有的融资平台已经不能满足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发展的需求。

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产品已成为支持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着力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投融资招商等形式,建立融资合作长效机制。

一是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金融部门要大力开发适合服务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降低银行贷款门槛,提高风险容忍度,提供更多的小额贷款业务和金融产品。

二是要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改变由以往硬性财务指标评估、固定资产抵押等贷款模式,制定以订单、商誉、法人的资信程度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抵
押贷款,及时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要逐步开放权限,加快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在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外资等参股设立小型金融机构的条件,加快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规范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政府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正常渠道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到服务业企业融资中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切实解决好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融资难和资金紧张问题。

(弘利遴选)
(四)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

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由于规模小、市场竞争力较弱、信息滞后、市场敏感度不高,面对市场机遇时比较迷茫。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推动建立以小微企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为依托,各层次服务业机构纵向贯通、各类服务机构横向协同,各类服务资源开发共享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引导和市场开拓,积极引导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