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关心理学第四章(心理定势)(谷风教学)
公关心理学第四章(心理定势)(谷风教学)
沐风教育
3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
心理定势的潜在性(不自觉性)
沐风教育
4
心理定势的固着性
沐风教育
5
心理定势的综合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反映认识上的心理定势,又具有强
烈的情感色彩。
沐风教育
6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
1.微观心理定势
是在具体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当 事人心理素养的心理定势,其特点是易受暗 示、情感性强,理智往往被情感所抑制。主 要包括: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和 移情效应。
穿衣 吃饭 学习 娱乐
沐风教育
29
二、流言表现的心理定势
流言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传
播的有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新闻。
流言的传播内容的分类:
1.与人们
2.与人们有着间接关系的
国家的人事变动、国籍新闻、外星人来访
3.与一般人没有直接关系的奇闻趣事
明星丑闻、特异功能、野人等
沐风教育
14
公共关系活动中晕轮效应的利弊
利 企业、商家装修门面 “名片效应”
弊 精包装,烂内容 以貌取人
沐风教育
15
三、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指的是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 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 式。
经验效应在公关关系领域中最典型的表现 是怀疑。因为以前有过上当受骗的教训,在 遇到同类对象、同类事物的时候就迟疑不 决,生怕再次上当。
“爱屋及乌”
沐风教育
18
移情效应的表现
人情效应 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物情效应 高俅踢球
事情效应 喜欢喝茶—茶具,茶文化
沐风教育
19
移情效应的应用
广告中的 “名人效应”。
将对葛优的 喜爱迁移到神州 行上来。
沐风教育
20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宏观心理定势是指一定范围内人群共有 的、积淀深厚而作用广阔的心理定势。
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政 治、经济、历史等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不同 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反映在人们的心 理活动中,就是地域文化心理。
沐风教育
24
地域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
1.以乡土观念为基础的亲缘心理 华侨 “老乡会”
2.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依从心理 民俗 民规
沐风教育
25
三、民族文化心理
民族文化心理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 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 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 定的共同体。——斯大林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
沐风教育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1 系
心理定势概述 微观心理定势 宏观心理定势 流行心理定势
沐风教育
2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定势
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 的心 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 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 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沐风教育
30
流言传播的心理依据
流言是一种情绪反映
流言是一种愿望反映
沐风教育
31
三、骚乱表现的心理定势
骚乱是在某一特定场合或局部范围发生的扰乱和 冲击社会正常秩序的群体行为,是一种暂时的无政府状态。
特点
一般说来,骚乱具有突发性、发泄性、 交互感染性、破坏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沐风教育
7
2.宏观心理定势
指一定范围内人群的、积淀深厚的、作 用广阔的心理定势。人数众多、根深蒂固、 作用广阔是它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社会 刻板印象、地域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 等。
沐风教育
8
3.流行心理定势
此类心理定势的特点是在内容上、指向上 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往往一哄而起、风靡一 时,而后很快就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主要 包括:时尚、留言、骚乱。
沐风教育
11
第一印象是有层次的
第一次与人 接触,得到的不 仅仅是对这个人 的印象,也是对 此人所属群体的 印象。
沐风教育
12
第一印象不仅 来自直接的接触, 也可能来自于传播 媒介的间接介绍。 (广告战)
我想去…… 武当山,
看介绍很不错啊, 还可以练功夫呢!
沐风教育
13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 指的是从对象的 某种特征推及对 象的总体特征, 从而产生美化或 丑化对象的印象。
沐风教育
27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流行心理定势是像流行感冒一样,在短 时期内互相感染,过一定时期不经治疗也会 自然痊愈的一类心理定势。
主要表现形式有: 时尚 流言 骚乱
沐风教育
28
一、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
时尚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 行的生活式样,它具有反常规的特点,往往 以“新”和“奇”吸引公众,所以又叫时兴。
沐风教育
16
经验效应的表现
有的人喜欢用“这样的事我见得多了”,
“这样的人我见的多了”来炫耀自己是有经 验的
人。也有人用“没有经验”来解释或安慰自 己和
别人的轻信、轻率。
“上海某大学为周边社区安装闭路电视事件”
沐风教育
17
四、移情效应
心理学中把 对特定对象的情 感迁移到与该对 象相关的人或事 物上来的现象称 为“移情效应”。
22
特点
1.社会刻板印象首先表现为对某类人物的固定看法。 2.除了籍贯、地位、职业以外,
年龄和性别也往往成为社会刻板印象的媒介。 3.籍贯扩大一些就是国籍,
所以对不同国籍的人也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4.社会刻板印象还表现为对某类事物的固定看法。
5.社会刻板印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沐风教育
23
二、地域文化心理
沐风教育
9
四、心理定势的作用
是公众正确认识事物的障碍, 因而产生的效果不良。
对公众正确认识事物起推动作用, 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客观效果。
沐风教育
10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一、首次效应
又称“首因效应”或 “第一印象”。
第一次进入一个新 环境、第一次和某个人 接触等,留下了深刻印 象,称为一种心理定势 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 称为首次效应。
宏观心理定势的主要内容: 社会刻板印象、地域文化心理、民族文 化心理、社会意识形态
沐风教育
21
一、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一部分成员对 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 笼统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一种个体现象, 而是一种群体现象,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共 识”。
刻板即呆板没有变通。
沐风教育
沐风教育
26
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要内容
1. 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 的认同,它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础。
2. 民族感情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热爱的体验, 它是民族向心力的支柱,是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3. 民族习惯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延伸,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 的具体表现,它和民族语言等一起构成民族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