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调车作业方法

铁路调车作业方法

铁路调车作业方法一、挂车作业方法挂车作业有两种方法,一是单机挂车,二是带车连挂。

挂车作业中易发生的问题:一是挂重钩(即撞大响),其后果轻则车门弹开或货物窜出,重则酿成事故;二是挂车挂不上会将车顶跑溜逸,挤坏道岔溜人区间或者造成车辆冲突;再就是挂车人员在接近挂车时,进人线路内调整钩位易造成人身伤亡。

主要原因在于未执行作业程序和未采取必要的措施。

易连挂前正确调整钩位;连挂时认真执行“十、五、三”车距离信号,连挂后确认连挂妥当。

1.连挂车辆(1)调整钩舌、钩位:①在车辆连挂之前,先检查车钩钩位是否位于中心(在曲线上钩位有偏移),同时两车钩应是一个在关闭状态,一个在全开状态。

须使机车车辆停车后进行调整,再进行连挂。

如两车钩均在关闭状态,则连挂时两钩舌互相冲撞而损坏车钩;如两车钩都在全开状态,又容易损坏钩舌或钩锁铁,且不易正确连挂。

严禁在运行中调整钩位。

②在曲线上调整钩位的方法:在曲线上连挂车辆与在直线上连挂车辆不同,其情况如图2~5所示。

两车纵中心线相错,车身愈长,曲线半径愈小,则相错的差度愈大。

要使两车钩正确连挂好,必须使两车钩的纵中心线相近,如差度过大,则不易连挂。

如勉强进行连挂,可能使两钩头相错,甚至撞坏端梁。

因此,在曲线上挂车时,应正确调整钩位,将两钩头向弯道内侧扳动,使两车钩纵中心线相近,并将两车钩各开六、七成位置,以加大两车钩接触面;或以小型连挂大型车。

如经几次连挂不上时,在符合手推调车的条件下,将车辆推到直线上再连挂。

(2)正确及时地显示信号:①推进车辆去连挂车辆时,调车长先向扳道员要道,得到扳道员道岔开通信号或调车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后,向司机显示连结信号和起动信号,司机鸣笛回示起动后再根据停留车位置,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距被连挂车辆十车约110m时,显示十车信号;距离五车约55m时,显示五车信号;距离三车约33m时,显示三车信号;距离11m时,显示稍行移动信号。

如距离不足十车时,仅显示五车和三车距离信号,不足五车时,仅显示三车信号,不足三车时,仅显示稍行移动信号),没有司机鸣笛回示,立即显示停车信号。

司机按调车长的信号,严格控制速度。

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时,为防止司机误认,不再显示减速信号。

如连挂注有[△W]的车辆时,以及带△车辆连挂其他车辆时应在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前一度停车。

②单机挂车时,先向司机显示连结信号,再显示起动信号,司机鸣笛回示,机车起动后收回信号。

司机确认前方进路,并按规定速度运行。

待机车距停留车11m时,显示稍行移动信号,连挂后显示停车信号。

③确认停留车位置有困难时,派人显示停留车位置信号。

推进车辆运行时,由于夜间照明不足,或雨、雪、雾等天气的影响,使能见度不足200m时,就应视为确认停留车位置有困难,调车长应做到心中有数,派制动员显示停留车位置信号。

如果是受曲线、地形、地物的影响、调车长不能确认前方停留车位置时,显示停留车位置的人员应到该停留车前部,在领车人员易于隙望的地点,向领车人员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不显示停留车位置信号,以免给前部领车人员和司机产生错觉。

(3)确认钩销落槽:车辆连挂后确认是否连挂妥当,主要是确认钩锴是否已正确落槽(即钩销铁落入锁铁斜钩内)确认的方法是:①如果是上作用钩,必须确认钩销露出钩头上面在56mm以内(如图2—6),钩锁铁锁脚是否在钩头底部露出白铅油标。

②如果是下作用钩,必须确认其下锁销是否已正确落在钩头下方,如两车连挂正确,钩销由钩头底部露出部分约在240mm以上,锁铁脚也应露出白钩油标(如图2—7)。

在一般情况下,当下钩销全部下落,提钩杆自动落入车钩提构槽内。

③确认车钩高度差。

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纵中心水平线高度差不得超过75mm(如图2—8)。

75mm的差度是根据《技规》中规定车钩纵中心水平线距钢轨顶面最高为890mm,最低为815mm而定的(如表2—4)。

造成车钩纵中心水平线高度差的主要原因有:a.车辆有空有重;b.车辆弹簧有强有弱;c.车轮踏面磨耗程度不同;d.线路的状况差异。

车辆连挂后车钩纵中心水平线必然有一定的差度。

当差度超过75mm,列车通过道岔、钢轨接头及路基松软地段,由于车辆颠动,特别是在v形坡度线路上,容易发生脱钩事故。

同时,因为车钩舌牵引面小,钩舌应力承受不了牵引力,也容易造成拉断车钩事故。

观察车钩高度差的方法是:在车钩上有一条白线,检查两车钩连挂后两条白线是否吻合成一条水平线,如有差度看是否超过75mm,如超过时,应立即报告调车长或车站调度员(未设站调时为车站值班员),转告有关部门处理。

(4)连结制动软管(客车还要将暖汽管、电气连结器接上)。

(5)开放折角塞门,确认各部分无漏泄。

同时调车人员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方可做到正确连挂车辆。

2.连挂车辆要求(1)接近连挂车辆:挂车前要调整好钩位、钩舌,机车车辆进入挂车线,调车指挥人根据被挂车停留位置,正确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单机除外),没有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不准挂车,没有司机回示,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

确认停留车位置有困难时,应派人显示停留车位置信号,接近连挂车辆显示接近连挂信号(比照向显示人稍行移动信号显示),将挂车速度控制在5km/h内。

(2)连续连挂:在同一线路内连续连挂作业时,应显示连续连挂信号。

如车组间隔不大于10车,可以小于5km/h 的速度不停车连续连挂(超过2.5‰下坡道的线路上除外),但必须档档确认连挂状态,并在所挂车末端提前采取防溜措施。

车组间隔超过10车时,必须顿钩或进行试拉后再继续连挂,连挂最后一组车后或推送车辆运行前,必须试拉。

(3)尽头线上连挂:距线路终端应有10m安全距离,遇特殊情况必须近于10m时,要严格控制速度。

通常尽头线均设有车挡或端部站台,取送车时因机车在另一端,司机难以掌握制动距离,必须距车挡或端部站台留有安全距离。

遇特殊情况,必须进入安全距离内取送车时,在距线路终端10m外一度停车,通知司机(向尽头线牵引运行时,由司机自行确认),以不超过5km/h的速度缓缓前进或连挂。

如直接取送安全距离内的车辆有困难时,可采用手推调车办法。

为安全起见,挂取距尽头线终端10m以内的车辆时,可在挂车前采取防溜措施。

(4)线路末端挂车:如果停留车距离警冲标较近,连挂该车组时,应拧紧最后车辆的手制动机或采取其他防溜措施。

并要事先与对方扳道员或信号员联系,开通进路方准连挂,这样即使被挂车组被撞出越过謦冲标,也不致于造成挤道岔事故。

(5)在有坡道线路的连挂:在超过2.5‰坡度的线路上进行调车作业时,应有安全措施。

挂车时,确认车辆挂妥后,再撤除防溜措施,防止车辆溜走。

在该线上进行调车时,10辆及以下是否需要连结制动软管及连结制动软管的数量,11辆及以上必须连结制动软管的数量,由车站和机务段根据具体情况,共同确定。

二、牵出作业方法牵出作业中易发生的问题是:事先检查线路不彻底,轮下有铁鞋没有发现,牵出时“拉鞋”,致使铁鞋于辙叉处卡住,使车辆脱轨;或是前部车辆牵出,后部停留车经震动自行溜走,造成挤道岔或车辆冲突事故;再就是核对现车不认真,取错车造成返钩作业。

为此,牵出作业时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检查线路,核对现车。

制动员按照分工,事先到取车线路检查有无障碍,核对现车是否正确。

调车长指挥机车连挂后,向取车制动员显示联络信号,取车制动员检查线路、车辆无障碍,核对现车正确后,提开车钩,向调车长回示“钩已提开”信号,调车长得到制动员“钩已提开”信号后向司机显示起动信号,司机鸣笛回示起动并确认前方进路。

2.确认车辆连挂状态。

取车制动员确认连挂正确,停留车组无溜走可能时,向调车长显示“好了信号”,并登乘车辆监护后部运行。

3.确认制动人员上车情况。

调车长得到取车制动员好了信号并确认有关制动员已上车后向司机显示“进行信号”并上车,听到司机鸣笛回示后,收回信号。

司机确认前方进路,并按规定速度运行。

在运行中严禁调车人员在机车前后端坐卧,因为一是夜间易造成昏睡,二是遇到意外情况下车不及。

4.牵出试闸。

如果使用手制动机制动时,在牵出时制动员按分工进行手制动机试验。

调车长到下车地点下车后,再显示信号指挥作业。

连结员下车后,核对车数,确认制动软管、提钩杆、钩链正常和溜放限制等。

5.掌握过岔距离。

调车长要掌握过岔距离,摘车作业时,每10辆不大于10m;溜放作业时,以每次溜放钩数确定,减少回拉次数或牵出过远。

三、推进作业方法推进作业易发生问题有:车辆连挂状态不良,推进运行中机车减速前方车辆溜走“射箭”;再就是前方进路不对,确认不认真,造成挤道岔或车辆冲突事故及交通肇事等。

为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1.试拉。

推进作业前必须进行试拉。

试拉是为了检查车钩的连挂状态,防止因车钩没有挂好,以致在车列推进过程中发生车辆溜走。

试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回牵;另一种是顿钩。

顿钩作业推动全部车辆后,司机采用紧急停车,使车钩全部伸开,来确认连挂状态。

但遇有推进前方进路是超过2.5‰的下坡道或距警冲标不足50m以及连续连挂后,只准回牵试拉,不准顿钩。

车列先牵出后再推进时可不试拉。

2.确认前方进路。

推进运行时,前方进路由调车长负责确认。

主要是防止撞车和进错线路。

如果用手信号指挥作业时,推的车辆过多,调车长在前方确认进路,司机看不见调车长手信号时,可派连结员或一号制动员到前部领车负责晾望进路,并负责要道,通过手信号向凋车长传递前方进路的信息。

但不许调车长在靠机车附近指挥,应尽量往前去,各站应根据每条线情况具体规定推进多少辆和调车长应在什么位置上。

3.正确显示信号。

推进车辆运行向有车线摘车时调车长先向司机显示连结信号再显示起动信号和进行信号。

制动员应按《站细》规定的地点依次排开,准确及时的向调车长显示中转信号。

四、摘车作业方法摘车作业易发生的问题是摘车后车辆自行溜走造成挤道岔或撞车事故。

作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与原停留车连挂;另一种是向空线上摘车。

均需将车辆送到指定地点,于车列停稳后,由连结员提开车钩时车辆摘下。

推送车辆摘车作业程序与挂车作业程序同,并须注意下列事项。

1.在超过2.5‰的坡道上摘车时,要先止轮后提钩。

止轮辆数每5辆(包括不足5辆)止轮1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摘下的车辆自动溜走,尤其是在无人管理的岔线上或超过2.5‰坡度的线路上(指停留车地段的实际坡度)摘车,一定要采取防溜措施。

在坡道上停留车辆,因受到邻线行车震动或其他外力的影响都会造成车辆自行溜走。

一旦车辆自行溜走,小则可能造成挤道岔事故,大则可能溜入区间发生正面冲突,或溜人警冲标外方发生侧面冲突等事故,后果的严重性难以设想。

在装卸线、岔线上,如为了装卸作业或拉道口,不能连挂一起时,应对每一个车组分别进行止轮防溜。

2,在超过6‰的坡道上严禁摘开机车。

在超过6‰的坡道上,停留的重车产生的下滑力大于止轮的阻力,如果摘开机车,就是全部车辆采取止轮,装车后也能够造成自动溜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