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六年级第一单元预案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预案
【整体说明】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本组教材是以感悟“生活的启示”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选编的五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奕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要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必须实事求是的道理。
从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那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我们警醒应该珍惜时间。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告诉我们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让我们铭记“勇于拼搏”。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协作”的重要。
《同步阅读》教材《树的故事》讲述了伟大的父母之爱;《一诺千金》是一个关于诺言、成长的故事,让你深深地被“信守承诺”感动;《三个人一双眼睛》以散文的笔调诠释了只要心中有光明,希望无处不在;《两个鱼罐头》让人坚信助人为快乐之本。
不论是课文还是同步阅读的课文,都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正如罗曼·罗兰说的那样:困难不会长续不断,你要耐心忍受,或是鼓起勇气把它驱走。
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进而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受到人生的启示,得到鼓舞和力量。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2册第1单元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树的故事》《一诺千金》《三个人一双眼睛》《两个鱼罐头》
【教学重点】
1.走进本单元的真情故事,关注生活中点滴小事,受到启示、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一诺千金》:信守承诺──(预想引导方式:正如作家所说:“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我们必须坚守──诺言。
)
《三个人一双眼睛》:情暖人间──(预想引导方式:假如有一天,你失去光明,你还笑得出来吗?偏偏,有这样三个人,只有一双眼睛,还有笑在脸上流。
因为──情暖人间。
)
《两个鱼罐头》:乐于助人──(预想引导方式:这是普通的两个鱼罐头吗?)
4.片断赏析与精彩展示:
(过渡)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
读了《同步阅读》教材中的这四篇关于生活启示的文章,我们再来看看这颗知识树,从这颗令人感动的树上,我们看到了“专心致志、实事求是、珍惜时间、独立自主、勇于拼搏、团结协作、舐犊情深、信守诺言、情暖人间、乐于助人”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启示。
老师相信总有一些地方能打动你们的心,能读一读或者讲一讲,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吗?提个小小的要求,在汇报之前,请你先说说是哪篇文章的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按课交流)
结合朗读重点感受生活的启示,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获启示:
在分享中预想可能出现下面问题,重点关注其中的两至三个问题。
教学预设:
《树的故事》: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树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
当我们年少时,我们喜欢跟妈妈和爸爸玩;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离开了他们;只有当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到家。
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一如既往,有求必应,想方设法让你开心”。
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这般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1)感情朗读
2)质疑:这段文字带给你怎样的震撼?
3)讨论:这篇文章是否让你学会了更理解和尊重父母亲?今后你要怎样对父母?
《一诺千金》: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惊喜,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
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
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
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
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
1)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你愿意再来读一读,和大家分享分享吗?“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
”
3)呈现方式:辩论──如果你是那位朋友,你会选择退却吗?(让孩子结合文本进行交流)
正方:风雨无阻、一诺千金:无论人生一帆风顺还是颠沛流离,都应该信守承诺。
反方:知难而退、学会变通:人生中风风雨雨,一切都有可能变化,何苦因为一句话使得自己受苦
辩论关注核心:对承诺的执著的坚守,才成就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三个人一双眼睛》:
“三个人一双眼睛。
还有笑在脸上流。
我跑到街中央,车流和人流淹没了那三个人。
我惘然若失。
我突然觉得天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蓝过,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
新鲜的阳光在这个世界上流着,正如新鲜的笑在三张脸上流着。
1)质疑: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明亮的双眼,你会感觉怎样?
(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交流。
)
2)想象: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情景描述,学生情感朗读(音乐):
4)分享:情感朗读片断。
核心关注: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光明,哪里就是温暖的人间。
孩子们读得非常精彩,讨论得也很热烈,你们不但把自己读文章的感受与我们分享了,而且还把文中的人物又带到了我们的心里。
让我们再一次为故事中的人而感动着,被这生活中朴实纯真的真情温暖着。
5.主题拓展
今天我们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重点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生活的启示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瞧,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而其实真情无处不在,孩子们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看见、听到或者是自己亲身经历了怎样的真情故事,把它分享给我们?(歌曲:羽泉的《叶子》音乐循环播放,直至课堂结束)
学生讲述真情故事
听了大家讲的故事,我们能感到天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蓝过,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
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情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刻不徜徉在真情的海洋里,相信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一定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孩子们用“走进生活,我们发现──”来写一句你感触最深的话。
(学生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精彩的回答相机板书,把学生的回答组合成一首小诗)
──师生齐读诗,课堂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
(可以大致预想出诗歌可能呈现的内容,便于老师指导。
)
走进生活
我们发现……
走进生活
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