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设施栽培

葡萄设施栽培

摘要: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在不适宜葡萄生长发育的季节或地区,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和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或控制设施内的环境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为葡萄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生产目标的人工目标调节模式。

葡萄设施栽培时依靠科技进步而形成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葡萄传统栽培向现代化栽培发展的重要转折,是实现葡萄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葡萄、设施栽培、温室建设、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农业生产历来依赖自然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葡萄的生产周期、生长发育和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支配和影响。

为了摆脱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正在从露地生产向保护地生产发展,从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发展。

温室是一种农业栽培设施,是利用围护结构把一定的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系统,并利用技术设备对温室内的环境因素进行调节,改善和创造较好的农业生物环境,打破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限制,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它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温室栽培中,根据葡萄的环境生理要求,需要对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等环境条件进行调节。

日光温室大棚葡萄能提前2~3个月上市,以补充水果淡季供应,由于价格高,目前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一、温室大棚建设温室大棚设计主要根据温室效应原理和合理采光时段理论,充分利用太阳能,在不加温的条件下,使葡萄免受低温危害,避免因光照不足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所以,温室大棚建设要考虑采光、保温、贮藏几个问题。

1、地块选择温室大棚应建在向阳、避风、地势平坦、土质好、排水便利、水源充足、无遮阴的地方,最好选择丘陵坡耕地的中下部。

2、主要参数(1)、角度:指温室大棚的朝向,通常坐北朝南、东西延长,东、西、北三面筑墙。

以正南或偏西3~9度为宜,应考虑当地冬季主风向,避免强风吹袭温室正前方。

(2)、跨度:指温室后墙内侧到温室前沿入土处的距离,一般为7~10米。

(3)、高度:主要是指脊高、立柱高及后墙高度。

一般脊高3~4米、立柱高3米、后墙高2.8米。

(4)、厚度:主要指墙体厚度,土墙厚度应比当地最大冻土深度厚 30~50厘米。

当地一般墙基部厚 3~4.5米、下部1.5~2米。

坡耕地建温室时,东、西、北墙应根据设计利用好原有土成墙,若土质疏松,应浇水夯实,这样既牢固,又保温,而且造价低。

(5)、长度:一栋温室大棚必须具备合适的长度,才能做到采光充分,一般以50~80米为宜。

经过实践总结,最好跨度8米、长度80米,这样管理、产量、效益都能达到最佳。

在东侧墙外,应建管理间。

成片建设温室大棚,要以前栋不影响后栋采光为前提。

山坡地可采用阶梯式方法,平地建设应以冬至这天上午10时阳光能照到温室大棚的前沿为准,一般为棚高1.5~3倍距离。

东、西两栋温室大棚间应设4~6米通道,以便于车辆通行。

根据情况,在棚前挖防寒沟(宽80~100厘米、深40厘米),内填保温材料,并覆盖15厘米厚的土,踏实。

3.结构类型和材料根据当地实际,温室大棚宜选用拱圆式砖混或土墙、钢架结构。

采光材料常用聚乙烯长寿无滴膜,一般为浅蓝色,厚0.12毫米。

保温材料常用2~3层棉毡、中间加防水层的保温被根据棚的长、宽度订做。

二、温室采暖1、温室的增温措施(l)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用水作热媒,经锅炉将水加热成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送至温室内,经散热器放热对温室进行加温,放热后的回水可循环使用。

这种采暖方式供热负荷能力大,其中热水采暖的热稳定性好,温度分布均匀。

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的设备投资及施工量大,一般在寒冷地区的永久性大、中型温室中使用。

(2)热风采暖用燃煤或燃油热风炉对空气进行加热,由风机将热空气经送风管向温室内吹送而进行加温。

送风管一般为直径40一60cm的塑料薄膜软管,软管尾部扎紧,管上开两排直径30mm左右的出风孔,送风管设在温室顶部或地面,孔距根据送风量大小和室内温度均匀的要求而定。

热风采暖升温快,热效率高,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较低,但温度稳定性差,一般多用于季节性短期采暖。

(3)、电热采暖主要用于葡萄育苗时季节性温床土壤局部加温,需要使用专用的电热线。

将电热线设在床土中间,在床土下面辅设厚度为10~20cm的锯木屑或谷糠作为保温层。

电热采暖设备简单,投资少,使用管理方便。

2、保温措施采用保温措施可以减少温室的热量散失、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在温室内外加一层或两层保温幕帘,夜间覆盖保温,覆盖材料一般采用塑料编织布、无纺布或草帘。

保温幕帘可使用电动卷帘机或人工卷放。

3、温度管理10月下旬葡萄冬季修剪后,扣上塑料薄膜,盖上草帘,葡萄处于休眠期,温室内控制温度在-5~7℃,冬季温室内葡萄枝蔓不需下架防寒;为了使温室葡萄成熟期延长,避免集中上市,缓解销售矛盾,每年12月上旬至2月上旬陆续开始揭帘升温催芽。

催芽期注意:不要升温过快,升温前两周温度白天在15~20℃,夜间7~15℃,第3周后至萌芽前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10~15℃;新梢生长期:白天25~35℃,夜间10~15℃,最低温不低于10℃;花期:白天22~26℃,夜间15~20℃,最低不低于15℃;浆果发育期:白天25~28℃,夜间10~22℃;着色成熟期:白天28~32℃,夜间14~16℃,此期昼夜温差最好在10℃以上。

三、温室通风换气和降温设备1、通风换气的作用温室的通风换气对葡萄栽培有三个作用:一是排除温室内的余热,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换气是缓和室内气温上升最简单、最廉价的方法,但受日照限制,不能降到室外气温以下。

二是排除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使环境湿度保持在适于葡萄生长的范围内,以减少病害发生。

三是调整温室内的空气成分。

葡萄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气化碳,将使密闭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外界。

另外当加温、施肥等管理措施不当时,会造成温室内有害气体的积累,如氨气,二氧化氮、氯气、二氧化硫等。

因此,适时适度的通风管理,对于葡萄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2、通风换气方法(l)、自然通风换气:即通过侧窗、天窗使空气自然对流而进行换气。

利用温室内外温度差造成内外空气压力差进行换气,称为热压换气。

侧窗和天窗的垂直高度差使不同温度(即不同密度)的空气产生对流,当室内温度较高时,密度较低的空气自然上升,由天窗排出室外,使室内气压降低;而室外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则具有较大的压力,在此压力差的作用下从侧窗进人温室进行补充,从而实现换气。

利用自然风力作用造成室内外压力差换气,称为风压换气。

因风力对温室外表面各部位造成不同的压力,在温室的迎风面,室外压力较大,而在背风面则室外压力较低,因此可利用这个压力差使空气从迎风的侧窗进人并从背风的侧窗排出,达到换气的目的。

气候条件不同,换气量也不同,需要开窗换气的次数和开窗的面积也不同。

自然换气受季节、温差、日照、风力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易控制;在盛夏期间,温室内外温差小,通风换气不足,易形成高温危害葡萄。

但自然换气方法简单,节省能源,在生产中还是要尽量利用自然通风。

(2)、机械强制通风换气即采用风机强迫空气流动来进行通风。

方法是在密闭温室一端山墙的壁面安置轴流式风机向室外抽风,温室的另一端山墙开窗,以使空气流人而进行换气。

连栋温室的面积和空间较大时,靠自然通风较为困难,需要采用强制通风。

3、湿帘风机降温由湿帘、风机组成的降温系统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降温技术。

湿帘和风机分别安装在密闭温室两端相对的墙上,可将室内温度降到室外温度以下,而设备安装与运行费远低于空调机组制冷降温。

空气所含有的热量由显热和潜热两部分组成,前者的变化可由温度显示出来,而后者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水由液态变为汽态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它由温度显示不出来。

在密闭温室的一面山墙上安置风机,另一面山墙上安装湿帘,并设置水池、水泵、供回水管路构成水循环系统,让水流过湿帘使之处于湿润状态。

当风机抽风进,形成湿帘内外空气压力差,迫使室外较干燥的空气从湿帘孔穿过而进人室内。

湿帘孔隙表面部分液态水接触未饱和的空气时,蒸发为蒸汽。

水分蒸发带走的大量潜热,使进人室内的空气降低自身的温度,这样就源源不断地把低温的空气引人温室进行降温。

当湿帘面积足够大时,蒸发潜热大于太阳辐射热,室内温度就可降至室外温度以下。

一般情况,通过湿帘的空气干球温度,可降到接近于室外湿球温度以上2℃左右。

四、补光设备葡萄是喜光植物,光照不良可造成新梢节间长、叶片薄,营养不良,坐果不好,浆果成熟晚,着色差、产量低、质量差。

温室由于覆盖物的影响,自然光照条件比露地差,在冬季和早春,日照时间短,日照射量弱,使温室的光照强度弱,光照不足,影响葡萄的光合作用。

这就必须采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充光照,改善葡萄的光照条件。

补光光源的选择。

目前应用于葡萄补光的光源主要是白炽灯和荧光灯,此外还有高压汞灯、高压钠灯、低压钠灯和摘灯(生物效应灯)等新型光源,补光的效果以摘灯为最好。

(l)、白炽灯。

白炽灯的辐射光谱大部分是红外线,约占全部辐射的80%一90%;红、橙光部分约占全部辐射的10%一20%;蓝、紫光部分很少,紫外线更少。

因此,白炽灯的生理辐射量很少,能被葡萄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能更少,仅占灯的全部辐射光能的10%左右,而大量的红外线则转化为热能使温室的温度和葡萄的体温升高。

如果安装的白炽灯多且功率大,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能使葡萄局部过热,水分过度蒸发,甚至产生灼伤现象。

但是,如果光照中的红外线不足,也将引起葡萄陡长现象。

白炽灯配置的功率与数量,需根据各种葡萄所需的照度与各种功率白炽灯的照度确定。

安装时,为避免植株过热,悬挂高度离植株不低于30cm,一般为40cm。

(2)、荧光灯。

荧光灯是由紫外线激发荧光粉而发光,荧光粉的种类不同,其辐射波长也不同,一般有日光、白光、红光、蓝光、绿光等灯管。

荧光灯的光谱成分中无红外线,没有光能转化为热能,所以又称冷光灯。

日光型灯管光谱成分的能量分布为:红、橙光占4%一4.5%,绿、黄光占39%,蓝、紫光占16%。

荧光灯的生理辐射部分比例大,差不多全部为可见光,被葡萄吸收的光能约占灯的辐射光能的75%一80%。

所以,荧光灯更适于葡萄的补充光照。

荧光灯光能的生理效应(光合作用)约为白炽灯的25倍,即1OW的荧光灯相当于250W白炽灯的效能。

荧光灯的安装位置可距离植株5-10cm,因此可以沿植株行间配置。

只用荧光灯时缺少红外线,将会使葡萄徒长,一般采用荧光灯与白炽灯综合配置。

五、温室二氧化碳(C02)施肥1、二氧化碳与葡萄的生育二氧化碳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温室由于覆盖的影响,二氧化碳比室外低三分之一左右,常造成二氧化碳亏缺,不能充分满足葡萄生育需要。

采用通风换气的方法补偿,有时还不能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