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
发表时间:2019-01-10T10:48:49.5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作者:杨双阳[导读]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五中学264300
一、从教师自身入手
音乐教育的品德渗透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形象上改变。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及良好的习惯,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一个艺术老师还应具有优美的歌声、娴熟的琴法、工整的板书、娴熟的指挥,因为这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特别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从教学选材入手
一段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带给人愉悦的感觉,还能从本质上深入人心、净化人心,使人们的情操受到熏陶、心灵受到启迪,逐步地使他们有心灵美、语言美及行为美。
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这首曲子的旋律美,也感受到了心灵美。
通过音乐作品的长时间熏陶,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而且学生的美好情操、道德品质也都得到了提高。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品德点
每一本音乐教材里都有丰富的品德知识,但是还得要靠教师自己去不断地发现,进一步地挖掘,并且在课堂上把这部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在欣赏歌曲《国歌》时,学生对歌曲内容非常熟悉,这时教师要从歌曲背景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师只有这样不失时机地去发现讲解,才能在无形中把音乐化为学生的品德,把品德渗透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四、加强课外活动中的品德渗透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不妨试试结合实际生活讲故事。
在活动之前,讲一小段趣闻轶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还可以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
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学生的天性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音乐教学中的合唱、合奏的训练使学生们感到“和”的美,领会“合”的力量,音乐的织体、层次的不同、懂得个人与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合作,使学生体会“和”的重要性,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更需要“和”。
透过音乐的“和”看出音乐在人生的自我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品德的渗透对学生的人生态度有着独特的教育激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