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主生产计划内容及原理(PPT 43页)
主生产计划内容及原理(PPT 43页)
MPS驱动整个生产和库存控制系统,是MRP不可缺少的输入 ,主生产计划不等于预测,而是将生产计划大纲转换为具体的 产品计划。
主生产计划说明在可用资源的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间内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间生产?
MPS是按时间分段计划企业应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 期。MPS是一种先期生产计划,它给出了特定的项目或产品在 每个计划周期的生产数量。这是个实际的详细制造计划。这个 计划力图考虑各种可能的制造要求。
制定MPS的基本思路
主生产计划编制过程包括:编制MPS项目的初步计划 ;进行粗能力平衡;评价MPS初步计划3个方面。
涉及的工作包括收集需求信息、编制主生产计划、编 制粗能力计划、评估主生产计划、下达主生产计划等。制 订主生产计划的基本思路,可表述为以下程序:
• 根据生产规划和计划清单确定对每个最终项目的生产预测。 (2)根据生产预测、已收到的客户订单、配件预测以及该最终项目
主生产计划的计算
方式1:毛需求量=预测量。适合于存货型生产企业。 方式2:毛需求量=合同量。适合于订货型生产企业。 方式3:毛需求量=预测量或合同量中最大者。 方式4:毛需求量=预测量+合同量。 方式5:毛需求量(在需求时区) =合同量;
毛需求量(在需求时区外)=预测量。 方式6:毛需求量(在需求时区) =合同量;
4. 时区 在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的基础上,MPS将计划展望期划分需求时区、计划时区和预 测时区。不同时区的分割点就是时界,表明跨过这一点,编制计划的政策或过程将 有变化。
MPS通过设立这三个时间区间,以此确定订单从一类状态变化到另一类状态时计划 与控制的重点。主生产计划将订单分成3种不同的状态,即计划状态、确认状态和下 达状态。
独立需求类型 物料
单层MPS 制造BOM 计划BOM
单层MPS 制造BOM
多层MPS、 总装FAS 计划BOM 制造BOM
单层MPS 制造BOM
大批生产的定 型产品,如日 用消费品
标准定型产品
标准系列产品 ,有可选项
单件或小批生 产
MPS基本原理
MPS按照时间基准进行计划编制。主生产计划的时间基准主要有计划 展望期、时段以及时区和时界。 1. 计划展望期 主生产计划的计划展望期一般为3~18个月;对于MPS,计划展望期 应至少等于总的累计提前期或多出3~6个月。 2. 时段 时段:即微观计划的时间周期单位。主生产计划的时段可以按每天、 每周、每月或每季度来表示。当月的生产与装配计划一般是按周编排 的,并且常常是按天表示。时段越短,生产计划越详细。
3. 时界
时界是在MPS中计划的参考点,是控制计划变化的参考与根据,以 保持计划的严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MPS设有两个时界点:需求 时界和计划时界。
典型的MPS把需求时界DTF设定在最终装配计划的提前期,或者宽 裕一些。偏离实际的预测要在需求时界点之前从需求计划中排除。 DTF标记了预测被废弃的日期。由于提前期太短,在DTF内,计划 单纯由客户合同需求来驱动。PTF总是大于或等于DTF。在计划时 界PTF以内,MPS系统不能自动确定MPS订单计划,而只能由主生 产计划员确认安排。在PTF这个时间以后,MPS将自动编制主计划 订单,但必须由主计划员审核调整。
最终产品
MPS的制定对象
部件、组件
原材料
图5-3 不备同货生生产产方式M组PS装的生计产划对象 订货生产
各种制造环境下MPS计划对象与计划方法
销售环境
计 划 依 据 MPS计划对象 计 划 方 法
举例
现货生产MTS (Make- ToStock)
定货生产MTO (Make- ToOrder) 定货组装ATO ( A s s e m b l e - To Order)
毛需求量(在需求时区外)= 预测量或合同量中最大者。 方式7:毛需求量(在需求时区)=合同量;
毛需求量(在预测时区)=预测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需求量(在计划时区)= 预测量或合同量中最大者。
反映预测和合同的MPS毛需求量
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需求预测量 100 200 300 150 150 200 100 200 100
(1) 计划订单—— 所有的订单只是系统生成的建议性计划订单,在情况出现变动时 允许系统自动修改。
(2) 确认订单—— 计划订单的数量和时间可以固定,计算机不能自动修改,只有计划 员可能修改。
(3) 下达订单—— 下达生产的订单,授权制造指定的数量。它是系统管理的主要订单 。
在PTF以内,由主计划员来计划这些订单,PTF之外,则由计算机程序来编制。主生 产计划员核实计划订单以后,对系统生成的计划订单做必要的调整(如改变提前期、 批量或安全库存的默认值),认为在物料、能力、数量和时间上都没有问题后,对计 划订单加以确认,形成确认的订单,准备下达。下达订单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如 打印),加工单下达给车间,采购单下达给供应商,开始执行计划。
系到ERP系统的成败。这也是它称为“主”生产计划的根本含 义,就是因为它在ERP系统中起着“主控”的作用。
MPS编制原则
● 最少项目原则:用最少的项目数进行主生产计划的安排。如果MPS中的项目数过多 ,就会使预测和管理都变得困难。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选取产品结构不同的 级,进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使得在产品结构这一级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产品(或部 件)选型的数目最少,以改进管理评审与控制。 ● 独立具体原则:只列出实际的、具体的可构造项目,而不是一些项目组或计划清单项 目。这些产品可分解成可识别的零件或组件。 ● 关键项目原则:列出对生产能力、财务指标或关键材料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对生产 能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装配过程起重大影响的项目。如一些大批量 项目,造成生产能力的瓶颈环节的项目或通过关键工作中心的项目。对财务指标而言, 指的是与公司的利润效益最为关键的项目。如制造费用高,含有贵重部件,昂贵原材料 ,高费用的生产工艺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件项目。也包括那些作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 相对不贵的项目。而对于关键材料而言,是指那些提前期很长或供应厂商有限的项目。
主生产计划在ERP系统中的位置是一个上下内外交叉的 枢纽,地位十分重要。
在运行主生产计划时要相伴运行粗能力计划,只有经过 按时段平衡了供应与需求后的主生产计划,才能作为下一个计 划层次—— 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信息,主生产计划必须是现
实可行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都是符实的。 主生产计划编制和控制是否得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
合同订货量 300 200 250 200 250 200 150 100 100
方 式 1 : 毛 100 200 300 150 150 200 100 200 100 需求 方 式 2 : 毛 300 200 250 200 250 200 150 100 100 需求 方 式 3 : 毛 300 200 300 200 250 200 150 200 100 需求 方 式 4 : 毛 400 400 550 350 400 400 250 300 200 需求 方 式 5 : 毛 300 200 250 150 150 200 100 200 100 需求 方 式 6 : 毛 300 200 250 200 250 200 150 200 100 需求 方 式 7 : 毛 300 200 250 200 250 200 100 200 100 需求
实际需求:已经接到客户订单,并做出了发货承诺,但 尚未发货。预测的客户订单;增加的客户订单
未消耗的预测:尚未被实际的客户订单消耗的预测,它 指出还可以期望得到多少客户订单
未消耗的预测=某时区的预测值减去同一时区的客户订 单
早于需求时界的累计未消耗的预测:移到需求时界之后 的第一个时区或忽略不计
客观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生产计划应当适应客观变化。但是,如果一味追随变化,朝 令夕改,势必造成生产上的混乱。因此,控制计划变动是保证计划可执行程度的重要 内容。当需要变动时,要分析变动计划的限制条件、难易程度、需要付出的代价并确 定审批权限,从而谋求一个比较稳定的主生产计划。ERP系统提出了时区与时界的概 念,向主生产计划员提供一个控制计划的手段。时界表明了修改计划的困难程度。修 改的时间越接近当前时间,则修改的困难越大。但有些情况,也不得不进行修改。例 如: ● 用户变更或取消订单。 ● 生产能力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机床故障) ● 无法提供原计划所需材料(比如由于供方失约、原材料短缺等原因),不得不停止或 减少生产。 ● 出现过多废次品。 在修改MPS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 是否影响对用户的服务水平? ● 成本增加了没有? ● 所用物料是否增加? ● MPS的可信度是否严重下降? 确认订单和下达订单系统都不能自动修改,以保持计划的稳定性。如果要改,只能人 工修改,或把订单状态改回到计划状态,由系统修订。
主生产计划概念及内容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是对企 业生产计划大纲的细化,用以协调生产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的 差距。
主生产计划是以生产计划大纲(或生产规划)、预测和客户 订单为输入,安排将来各周期中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它是 一个详细的进度计划。它必须平衡物料和能力的供求,解决优 先度和能力的冲突。
专项生产ETO ( E n g i n e e r - To Order)
主要根据市场 预测安排生产 ;产品完成后 入库待销,要 进行促销活动
根据客户订 货合同组织 生产 产品成系列 ,有各种变 型,根据合 同选择装配 根据客户要 求专门设计
独立需求类型 物料
独立需求类型 物料 通用件、基本 组件及可选件
作为非独立需求项的需求数量,计算毛需求。 (3)根据毛需求量和事先确定好的订货策略和批量,以及安全库存
量和期初库存量,计算各时区的主生产计划产出量和预计可用 库存量。 (4) 计算可供销售量供销售部门决策选用。 (5) 用粗能力计划评价主生产计划备选方案的可行性。 (6) 评估主生产计划。 (7) 批准和下达主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