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PPT第一章
二、生产系统的评价指标
(1) (2) (3) (4) (5)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生产过程运行的均衡性和节奏性; 生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 生产系统的柔性。
三、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就是指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的组成、相互联系及其在空间 上的分布情况。
1 3 4 5 目标 2 要求 原则 :工艺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 成组加工单元 柔性加工单元
二、服务性生产
(一)服务生产的分类生产方式
(一)OEM,又叫定牌生产和贴牌生产 (二)代工(Foundry)生产方式
第四节
一、生产运作过程 (一)生产过程构成
生产运作过程的组织
企业的生产过程一般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四部分组成 。
三、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决策
四、生产系统的功能分析
企业的生产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 1.创新功能。 2.质量功能。 3.柔性功能。 4.继承性功能。 5.自我完善的功能。 6.环境保护功能。
第三节 生产的类型
一、制造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 有形输出的过程。根据生产对象在生产过程中运动的连续程度, 可以将制造性生产分为项目生产、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和 离散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
目标:生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低耗、 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任务:全面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不断提高生产运作系 统的效能和效率;不断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柔性,提高产品生产 的应变能力。 内容:运营管理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和劳务活动的计划、组 织与控制,包括对运营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的管理。
(六)生产经理的管理技巧
第二节 生产管理原理
一、生产系统的目标
主要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创新目标、质量目标、柔性目标、 成本目标、继承性目标、交货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和自我完善目 标。
二、生产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生产系统的结构—功能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确定性。 2.单一对应性。 3.有限性。 4.优势性。
管理、平衡记分卡等。
二、生产系统的组织与结构 (一)企业系统管理 (二)企业组织内部的职能
组 织 生产与 运作 财务 营销 财务
营销
生产与运作
企业组织内部的职能
(三)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生产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 (四)生产系统
顾客的参与
输
入
转
反
换
馈
输
出
生产系统的一般模式
(五)生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
按生产的形态,可以将生产方式划分为离散式 (Intermittent Manufacturing或Discrete Job)生产、流程式 生产(Flow Manufacturing)和项目生产(Project Manufacturing)。
( 二 ) 备 货 性 生 产 (Make-To-Stock) 和 定 货 性 生 产 (Make-TOOrder)
备货性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 品系列进行的生产,补充和维持库存,如轴承、紧固件、家电等。 订货性生产是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根据响应市场的方式,可以分为MTS(按库存生产)、ATO (按订单组装生产)、MTO(按订单生产)和ETO(按订单设计生 产)。
项目 产品特点 生产流程 库存 计划 设备 人员
锻工车间
车工车间
铣工车间
热处理 钻镗车间 磨工车间
电镀车间 装配车间
工艺专业化原则
毛坯车间 箱体车间 标准件车间 轴承连杆 齿轮车间 轴类车间
热处理
装配车间
对象专业化原则
四、生产运作过程的时间组织 (一)零件的移动方式
1 顺序移动方式
M1
M2
M3 M4
T顺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备货性生产 量大、标准、好预测 稳定、标准、均衡 连接生产和市场的纽带 优化的标准计划 专用高效设备 专业化
定货性生产 量小、多变、难预测 不稳定、无标准、难 均衡 不设成品库存 不便详细,近细远粗 通用设备 多种操作技能
备货性生产和订货性生产的的主要区别
(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1.按专业化程度分类 按产品或服务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生产划分为大量生 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2.提高单件小批生产方式效率的途径 (1)采用成组技术 (2)提高制造系统的柔性 (3)提升产品设计技术 (4)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5)推进网络化制造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生产管理概论 生产管理原理 生产的类型 生产运作过程的组织 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计划与控制系统
第一节 生产管理概论
一、什么是生产管理
(一)意义
(二)现代生产管理革命
1 生产管理国内外目前现状 2 现代企业竞争的特点 3 四次产业革命论 4 现代生产制造业的三大趋势 5 现代生产管理发展的特点
160
2 平行移动
M1 M2 M3 M4 T平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3 平行顺序移动
M1 M2 M3 M4 T平顺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4 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
第五节 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文明生产 (一)文明生产的含义 (二)文明生产的意义 (三)文明生产的内容 二、安全生产
(三)现代生产管理的新发展
1 生产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生产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 和信息管理四个阶段 2 现代科技革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3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主要有: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规划、 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敏 捷制造、精益生产、学习型组织、无边界行为、6σ 管理、标杆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生
产
服
务
过
程
生产过程关系图
(二)工艺阶段和工序
工艺阶段:是指按照使用的生产手段的不同和加工性质的差别 而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 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 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三)影响生产过程的构成因素
企业产品的特点;企业的规模;企业生产采用的设备和工艺方法; 企业对外协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