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丹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南丹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南丹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南丹是广西乃至全国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

经过建国后50年全面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我县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县份,查明矿产24种,有色金属矿产具有明显的优势,县内有锡、锑、锌、金、银、铜、铁、铟、钨等多种有色金属,总储量1100万吨。

其中锡储量144万多吨,居全国首位;锑的储量及生产量胜在首屈一指的“锑都”——湖南锡矿山,超过世界锑生产基地玻利维亚;铅、锌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铟的保有储量,在全世界也独点鳌头。

南丹境内有色金属种类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大是世界罕见的富集矿区,南丹也因此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

目前南丹县矿产资源开发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开发利用的矿种达到23种,锡、锑、锌、铟等矿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国民经济必须的矿产煤、铁、磷等比较贫乏。

南丹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区域构造位于丹池褶断带上,属于国家级右江红水河矿产资源集中区的一部份。

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多期次的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各类矿产,已查明的一批特大型和大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大厂镇、车河镇、芒场镇。

全县有色金属矿产以共生和伴生较为特色,但难选综合矿(大厂锡多金属矿等)较多。

与矿产资源开发相配套的资源、电力、能源充足,矿床开采条件较好。

重要矿产:
原生锡矿:查明矿产地13处,特大型和大型矿床7处,中型5处,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锡769356吨,占河池市总量94.86%,分布于大厂矿田、芒场矿田。

其中大厂锡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为世界级特大型富矿。

砂锡:分布于大厂镇。

查明矿产地4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2处,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锡94432吨。

锌矿:查明矿产地11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4处,小型3处。

多为共生矿。

保有资源储量锌3476254吨,占河池市总量70.89%。

锑矿:查明矿产地9处,大型矿床3处,中型3处,小型3处。

主要为共生矿产。

保有资源储量锑556575吨,占河池市总量84.34%。

铅矿:查明矿产地9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3处,小型5处,为共生矿产。

保有资源储量铅653444吨,占河池市总量65.98%。

伴生铟矿和伴生镉矿:查明铟矿产地5处,铟伴生于大厂100号、105号矿体,长坡、铜坑及大福楼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铟727吨,占河池市总量17.36%,镉矿查明产地3处,为伴生矿产,保有资源储量镉3977吨,占河池市总量15.98%。

煤炭:查明矿产地2处,为小型矿床。

保有资源储量1381千吨,占河池市总量的0.33%。

水泥用灰岩及水泥配料:查明水泥用灰岩矿产地3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2处。

保有矿石资源储量3735万吨,含氧化钙53.94—55.36%。

次要矿产:
伴生银矿:查明矿产地7处,大型矿床2处、中型3处、小型2处。

保有资源储量银3354吨,占河池市总量的72.94%,主要为有色多金属矿的共生、伴生矿。

锰矿:查明矿产地3处,均为矿点。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215千吨,为氧化锰矿石。

钨矿(原生矿):查明矿产地5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3处,矿点1处。

保有资源储量:三氧化钨11946吨,占河池市总量63.76%。

铜矿:查明矿产地1处,为小型矿床。

保有资源储量铜18240吨。

占河池市总量的59.30%。

伴生硫:查明伴生硫铁矿产地6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5处。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6186千吨,占河池市总量91.40%。

伴生砷矿:查明伴生砷矿4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2处,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砷519360吨,占河池市总量的77.02%。

铝土矿:产地2处,为小型矿床,保有资源储量3651千吨,未利用。

褐铁矿:查明矿产地2处,为小型矿床。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489千吨。

汞矿:查明矿产地5处,大型矿床1处(已闭坑)、中型1处、小型3处,保有资源储量汞402吨,占河池市总量的66.3%。

热泉水:查明矿产地1处,大型,位于车河镇牛洞坡。

尾矿:经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调查,全县(包括华锡集团)61座尾矿库共存砂量约在2000万吨,全县尾矿其资源潜在价值约20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

详见所附《南丹县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南丹县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现已探明的660平方公里的丹池矿田中,仅大厂矿区12平方公里蕴藏的矿产价值1000亿元以
上,潜在价值更不可估量。

现主要成矿区外围如大厂铜坑锡铅锌矿区和巴力—龙头山锡多金属矿区,以及县境内打牛锌多金属矿、巴平汞矿、罗富更桥锑矿、车河大平村锌矿等矿产资源勘查潜力巨大。

矿产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生产矿山8座,其中,有色矿山7座,其它矿山1座。

有色矿山企业有广西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丹县五一矿、广西拉么锌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丹县拉么综合选矿厂马鞍山分厂等6家,有色金属矿石年总量达300多万吨。

各类生产矿山中,锡矿开采有大型矿山1座,中型矿山1座,小型矿山2座,矿山企业有广西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亢马)等,开采矿区为大厂矿田铜坑、100号矿体、大福楼、亢马等;锌矿开采有小型矿山4座,主要产锌矿山企业有华锡、高峰两公司、广西拉么锌矿以及拉么综合选矿厂马鞍山分厂,主要开采矿区有为大厂、车河、芒场等;锑矿开采主要有小型矿山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开采茶山矿区,华锡、高峰公司开采大厂矿田与锡铅锌共生的锑矿;铅矿主要产量来自各有色金属矿山共生矿回收;水泥用灰岩矿开采有小型矿山1座,为南丹县水泥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石场有27座。

铜、钨、银、砷、铟、镉矿、硫铁矿、萤石矿等在有色金属锡铅锌锑矿中伴生,开采时综合回收利用。

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三率):根据1999年矿山企业基础报表资料,有色金属矿回采率83—98%,一般90%,选矿回收率62—90%,一般80%。

综合利用情况:有色金属矿共生伴生矿种多,大厂铜坑矿区、100号矿体含有用矿产9种,矿山企业重视回收伴生矿。

目前柳州华锡集团已在回收利用尾矿资源,开采回采巴厘老尾矿库、大厂洪塘库等,现尾矿日处理700吨,主要回收锡和锌金属。

华锡公司综合利用回收的副产品收入占本公司矿业总产值22.9%达2.77亿元;1999年华锡公司回收铟50吨(来宾冶炼厂回收),占世界产量28%。

2002年回收银1204吨。

但是还有一些副产品未综合利用。

矿山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由于多年来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恶化。

比较严重的矿山有大厂、车河、芒场等有色金属矿山。

采矿选矿产生的大量废石、废碴、废水侵占土地、破坏植被,使土质、水质恶化,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

尤其是大厂采空区问题严重,亟待治理。

因采矿选矿产生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排入江河,造成刁江污染严重。

近年来开展的矿山治理整顿工作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一些成效,无证采矿的窿道、小选厂已全部关闭,污染源已大大减少。

目前,南丹县境内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共约72家,主要有自治区属、河池市属、南丹县属企业等,主要包括华锡集团铜坑矿、车河选矿厂、长坡选矿厂,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河池金河矿冶公司拉么锌矿,南丹县南方有色冶炼公司,广西堂汉锌铟公司,河池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公司、广西广田冶炼有限公司(中港合资)、新南星矿冶有限公司(中澳合资)、南丹县南星冶金化工有限公司(中港合资)、南丹县吉朗矿冶公司、南丹县吉朗铟业公司、南丹县五一矿、南丹县锡冶炼厂、南丹县拉么综合选矿厂、南丹县金山铟锗有限公司(在建)等。

企业产品主要有电解锌、锌焙砂、氧化锌、硫酸锌、锑白、锡锭、锑锭、铅锭、精铟、粗铟、锡精矿、锌精矿、铅锌精矿、铜精矿、硫酸等。

南丹的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拥有了一批在工业界比较活跃的企业实体和企业家队伍,全县矿产品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产品产量、质量在广西、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

目前,南丹县综合采选能力达到年350万吨左右,采选企业拥有成熟的工艺和先进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亚洲最大的锡选矿厂——车河选矿厂就座落在南丹;综合冶炼能力达到年34.3万吨,已成为国内主要的铟生产基地,锡锭、铟锭、锌锭、锑锭、铅锭等是国家名牌产品,出口免检,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挂牌;南丹的有色金属产业链正进一步延伸,一批深加工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正顺利实施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