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马建川《公共行政原理》讲义

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马建川《公共行政原理》讲义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公共行政原理马建川公共行政领导行政领导者是公共行政的决策者,公共行政职能的实现者,公共行政组织及其活动的主导者。

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决策、用人、指挥、说服等途径影响下属的公务人员和公务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及其过程。

它是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行为的和谐统一,是行政领导静态和动态面的完整组合,是领导诸要素的有机组合。

关于公共行政领导权利的来源说法众多,其中约翰.弗伦齐的五中权力来源,最有影响:(1)合法的权力:指基于法定的地位或是组织的行为规范和命令,甚至给予工作契约或非正式的协定所产生的权力,是与职位相关的权力。

与职位相关的职权包含有强制权力和奖赏权力,但合法权力或职权远比强制和奖赏的权力广泛。

(2)奖赏权:人们服从其他人的要求或者命令,因为它能带来的正面的、有利的结果。

所以,一个能给他人施以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奖赏的人,就对这些人拥有这种权力。

(3)强制权,亦称奖惩权,指基于组织内部的各种法令、规章制度所表现的惩罚手段,如训斥、记过、停止、开除等,这对部属具有强制的效果,这是一种依赖于惧怕的力量。

(4)专业知识,又称为专家权。

是指来自于专长、特殊技能或知识的一种影响力。

具有知识和专长背景的裁决使部属信服,使他们对领导有信心,愿意接受他的领导。

所以,优越的智慧、训练、学识与经验都是领导的基础。

(5)归属权,又称感召的权力。

指行政组织中从属者与领导之间,由于部属对领导者的认同或敬慕而服从行政领导。

其权力基础是对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特智慧或个人特质的一种确认。

领导者具有的人格、才能及领导者对部属的态度灯杆最高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感召力的程度。

在公共行政领导这一部分,要关注一下行政领导体制这个问题。

所谓行政领导体制,就是指行政须知机构设置和权限配置,是在行政组织中确保行政领导作用和效能发挥作用的组织结构形式。

其实质就是在行政机构之间确立领导关系,建立指挥与服从的秩序,以保证行政活动意志统一、行动协调,完整高效。

行政领导体制柚子自己严密的规定性,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机构设置:包括设置纵向层级结构,如中央、省市县乡行政机构;横向的部门,如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以及直线、参谋、监督等机构。

(2)权力流程:就是明确机构的上下级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确定上级向谁发布命令,下级向谁负责和报告,以及信息流转的途径,确定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命令与服从的权力链条和权力行使流程。

(3)权力集中程度:权力的集中与分散是领导体制的重要内容。

要先确定行政事务的范围和重要程度,再据此确定各个层级和部门的管辖范围和决策权的大小。

也就是确定权限配置。

权力集中的程度解决决策权放在哪个层级的问题。

(4)角儿体制。

就是确定各级和各部门最高领导权的组合形式。

如有多少人参与决策,艺人管理还是委员会管理。

它解决在这个级别山,决策权谁来行使的问题。

公共行政领导体制的主要类型有多种分类:依据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人数来划分,可以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依据行政组织上下级职权的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索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来划分,可以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依据行政组织内部格机后是按纵向还是横向划分,可以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

关于行政领导的智能主要是指行政领导者的责任范围和应具有的作用。

一般认为,行政领导的职能主要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制定所属机关的工作计划。

作为行政机关的领导者,要根据国家制定社会发展总目标和总体规划,制定所属机关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以此作为机关努力的目标和依据。

(3)负责制定行政管理政策没决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

(4)正确选拔、使用人才。

领导的过程就是一个用人的过程,这是行政领导者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和重要职责。

领导者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各得其所。

(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指挥、监督。

行政计划和决策不会自动变成行政组织的运营活动,需要通过指挥活动去推动落实好,通过监督活动来纠正偏差和实施活动。

(6)协调活动。

就是消除组织间、组织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在权力、利益以及工作上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和谐关系,谋求行动上的一致,以实现整合组织,团结合作而活动。

(7)对下属进行激励和满足。

领导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与下级的互动行为,将所有下属团结在自己周围,让下属追随子自己,开发下属的潜能,引导和激励下属去追求和实现组织的目标。

以上就是行政领导部分的主要复习重点,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重点内容,公共行政中的人事,在这一部分,有几个经常在考卷上出现的考点,大家一定要重点掌握。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政府的人事管理一般称为人事行政(09年名词解释)。

是狭义的人事管理,有自己特定的范围,它是人事管理在政府范围内的应用。

政府的人事管理就是指政府的人事管理机关,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制度和采取科学的方法、手段,对政府任用的公务人员进行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对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奖惩、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进行管理。

政府的人事管理活动在政府公共行政中居于关键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作用:(1)就政治意义而言,政府人事管理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

无论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还是国家行政职能的履行和实现,都需要塑造一个可靠、有效的公共人事制度,并建立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能干的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2)就技术上来说,政府人事管理关系到公共行政的效能和政府行政的效能和政府行政的成败。

(3)从社会意义上说,政府人事管理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的、合理的政府人事活动能够选拔高素质的人才组成一个有指定现代化政策和执行现代化政策能力的政府,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还应该重点了解两个概念:个人赡循制(06年名词解释)和政党分肥制。

这是资产阶级在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的叫擦很难过时间里采用的两种形式的官吏任用制度。

个人赡循制是英法等国资产阶级的命胜利初期出现的一种官吏任用制度,其特征是:管理任用制度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执掌权力的权贵将政府的官位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管理的任用是依据个人关系而非能力和素质。

政党分肥制是美国19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官吏任用制度,其特征是:当选政府把政府官职当做战利品,合法、公开的地分配给亲信和本党在竞选中出力的人员。

这两种管理任用制度造成了政府行政上的低效率和官员腐败,以及政府的动荡和政策的不连续。

另一个大家需要重点复习的知识点是西方的公务员制度。

西方各国瑞染毒公务员的称谓不同,公务员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实用公务员法的公务员范围大致相同。

一般意义上的文官制度就是指职业文官制度。

一般来说,职业文官类的公务员制度主要有以下特征:(1)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公开考试,是西方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凡政府空缺的职位,须向社会公布,欢迎公众应考,不分党派、信仰、性别、种族、肤色,一视同仁,通过考试竞争,择优录取。

(2)严格考核,功绩晋升。

功绩制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普遍原则,由主管部门对在职文官依据客观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工作成绩作为职务升降和奖惩的依据。

(3)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政治中立是指公务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和党派之争,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保持政治上的中立,文官应以公平及公正的态度执行职务,忠诚的服务于资产阶级社会。

(4)科学分类,法治管理。

公务员的职位因为工作性质、责任轻重、任务犯贱、难易程度、能力和任职资格的要求等不同而又很大的差异,必须分类管理。

西方在分类管理上出现了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两种划分。

(5)强化培训,知识更新。

由于政府的智能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政府工作的环境日益复杂,公务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化的工作需要。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比较分析一下西方两种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05年名词解释10年论述题)。

一种是公务员职位分类,一种是公务员品位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就是将政府公务员的所有职位,根据工作性质、责任轻重、任务繁简及所需资格条件等要素来加以分析和管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类,并编制职级规范和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

职位分类的主要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因事设职、按职择人、人尽其才、同工同酬。

美国公务员系统是采用职位分类的典型。

品味分类是一种与职位分类相对应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

即以行政人员所具有的官品官阶、身份地位、资历、学历等资格条件为依据,将行政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品位等级。

其主要的特点是在品位分类结构中,人员既有官阶,又有职位。

官阶标志品位等级,代表地位之高低、资格之深浅、报酬之多寡。

职位标志权力等级,代表责任之轻重、任务之繁简。

官与职是分开的,既可以有官无职或有职无官,也可以官大职小或官小职大。

英国公务员系统是采用品位分类的典型。

这两种公务员分类制度是与美国注重“专才”和英国注重“通才”的人事管理思想相一致的。

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以公务员所在职位的工作、责任作为分类的依据,一工作的多少来定待遇;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以公务员个人的资格条件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以品味的高低来定待遇。

在职位分类之中,人随职走,公务员所在职位的等级就是公务员本人的等级,职位变动,等级就跟着变动;在品位分类制中,品随人走,由于等级与职位是分开的,同样的职位的公务员可能品位等级不同,而同样品位的公务员也可能职位不同,即使职位变了,品味不变。

职位分类制中由于职级和职等的确定,工资差别与职位工作的难度、责任大小、任务繁简和资格深浅成正比,是同工同酬;品位分类之中则以品味等级定工资,存在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的现象。

职位分类制中,公务员的分类较复杂,职类职系、职级职等划分较多,不但每种职系都是一种职业,有利于培养专才;而且职位分类有序复杂的程序和方法,品位分类中制中公务员制作大体上的分类,分类较少、较粗、较为简单,分类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和方法,技术性要求较低,整个体制有利于培养通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