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节 保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
第一节 保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
3、保税制度:P166 (1)、含义: 保税制度是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 在海关监督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 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业务制度。 (2)、保税制度形式:
A、商品贸易型—保税仓库、保税区、寄售代销、免税 商店、保税展览馆。
B、加工制造型---如为加工服务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保税工厂、保税集团、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
作业:保税货物与减免税货物的区别?P168
1、性质不同 2、货物范围不同 3、海关手续不同 4、海关监管不同
二、保税加工货物通关程序:P168 (一)、加工贸易定义:
1、定义: 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内)保税进(出)口全部或 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材、包装物料,经境内(外) 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进)口。 2、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料件进口阶段(签订合同、办理登记 备案手续、办理货物进口手续) 第二阶段 直接加工阶段(加工或装配)
2、 进口货物 是指已在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的保税货物实际进 境时,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应持海关核发的该批保税货 物的《登记手册》及其他单证,向进境地海关申报,办 理进口手续。 3 、储存或加工后复运出口 是指保税货物进境后,应储于海关指定的场所或交 付给海关核准的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加工制造。在储存期 满或加工产品后再复运出境。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应持 该批保税货物的《登记手册》及其他单证,向出境地海 关申报办理出口手续。
(三)、保税物流中心B型P177
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指经海关批准,有中国境内一 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 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四)、保税工厂:P178 保税工厂是指经海关批准,用保税进口原材料、辅 件、零部件、元器件等加工制造复出口产品的工厂。
(五)、保税集团:P179
保税集团专门为开展加工贸易中的进料加工业务而 提供服务。其全称为“进料加工保税集团”,是指经海 关批准,由一个具有经营权企业牵头,同行业若干个加 工企业联合对进口料件进行多层次、多工序连续加工, 直至最终产品出口的联合体。
2、储存货物的范围: 按照现行通关制度的规定,保税仓库允许储存的 进口货物可包括以下三类 加工贸易 国际转运货物 经海关批准暂缓办理纳税手续进口储存待销的货物。
(二)、保税物流中心A型P177 保税物流中心A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 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 所。 按照服务范围分为 公共型保税物流中心A型 自用型保税物流中心A型
4 、核销结案
是指在备案合同期满或加工产品出口后的一定期限 内,经营单位应持有关加工贸易登记手册、进出口货物 报关单及其他有关资料,向合同备案海关办理核销手续, 海关对保税货物的进口、储存、加工、使用和出口情况 进行核实并确定最终征免税意见后,对该备案合同予以 核销结案。这一环节是保税货物整个通关程序的终点, 意味着海关与经营单位之间的监管法律关系的最终解除。
1、 通过台账这一手段将海关的备案和核销管理与银行 的台账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实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是充分发 挥海关、银行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堵塞加工贸易管理漏 洞的主要措施。 (五)、加工贸易货物通关程序:P174(略)
合同备案—加工过程---复运出口---合同核销
三、保税储存货物通关程序:P175 (一)、保税仓库(略) 1、定义 保税仓库是指经海关核准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的专 用仓库,是保税储存制度的主要形式。 保税仓库制度要求进口货物应在规定期限内复运出 口或办理正式进口手续或用作保税加工。
第六章 保税及其他进出口货物通关程序 P166
第一节 保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通关程序 第三节 特定减免税进出口货物通关程序Biblioteka 第四节 暂时进出口货物通关程序
第五节 特殊贸易进出口货物通关程序
第一节 保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P166
一、保税货物与保税制度概述 (一)、保税货物与保税制度定义: 保税货物 根据我国的《海关法》第100条规定:保税货物是 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在境内储存、加工、装 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保税制度 保税制度是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 在海关监管下指定境内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 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业务制度。
(五)、保税制度作用:P168 1、有利于我国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2、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 展对外加工贸易,增加国内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降低出口产品成本,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 市场的竞争能力,大大减少企业进口原材料缴纳税费的 资金占用成本,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商品贸易与加工制造型 ---保税区、自由港、自由贸 易区。
(四)、保税货物通关基本程序:P167 包括四个环节: 合同备案-进口货物- -复运出口- 核销结案 1、合同登记备案
是指经营保税货物的单位持有关批件、对外签约的 合同及其他有关单证,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合同登记备 案手续,海关核准后,签发有关登记手册。合同登记备 案是向海关办理的第一个手续,须在保税货物进口前办 妥,它是保税业务的开始,也是经营者与海关建立承担 法律责任和履行监管职责的法律关系的起点。
(二)、保税货物特征:P166 1、特定目的 我国《海关法》将保税货物限定为二种特定目的而 进口的货物,即进行贸易活动(储存)和加工制造活动 (加工、装配),将保税货物与为其他目的暂时进口的 货物(如工程施工、科学实验、文化体育活动等)区别 开来。
2、暂免纳税 《海关法》第43条规定:“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或 暂时出口的货物,以及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在货物收、 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 将予暂时免纳关税。”保税货物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 属于暂时免纳,而不是免税,待货物最终流向确定后, 海关再决定征税或免税。
3、复运出境
复运出境这是构成保税货物的重要前提。从法律上 讲,保税货物未按一般货物办理进口和纳税手续,因此, 保税货物必须以原状或加工后产品复运出境,这既是海 关对保税货物的监管原则,也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法律 义务。
(三)、保税货物分类:P166 保税加工 保税储存 1、保税加工是指拟用于制造、加工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 暂缓缴纳进口税,作为原料、半成品临时进口,经加工 后复运出口的一种保税形式。(包括进料加工和来料加 工) 2、保税储存是指进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储存于指定场所 并暂缓缴纳进口税的一种保税形式,等待最后进入贸易 或生产环节。(包括:寄售、维修、免税销售、转口、 结转加工等) 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
3、出料加工 出料加工是指我国境内企业将原材料、零部件、元 器件、辅料或半成品,出口交由境外厂商按我方要求加 工、装配,加工后成品复运进口,我方支付工缴费的贸 易方式。
(三)、海关监管措施:P169 (略)
1、审批管理 2、分类管理 3、许可证管理 4、税收管理 5、监管时限
(四)、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实施:P172(略)
第三阶段
成品复出口阶段(成品复运出口)
(二)、加工贸易分类:P169 包括
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 出料加工
1、进料加工 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用外汇购买 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 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后再返销出口的业务。 2、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贸易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 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 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 外商销售,承接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 款,承接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