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新世纪工贸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从1995年发展壮大起来的集商贸服务、房地产、建筑、工业四大产业经营为主的实业集团公司,下辖14个子公司,现有员工3500多人,总资产5.6亿元,注册资金1亿元。
集团公司党委成立于2001年7月,下设8个党
支部,有党员139人。
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展示现代企业优质文明的社会形象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创新型、和谐型企业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并抓并重,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得到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集团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荣誉120多项,其中国家级荣誉10项,省级荣誉29项。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工作氛围逐渐形成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集团成立了由集团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集团下属的14个子公司和4个职能部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设在集团综合办公室。
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层层设立机构,广泛宣传发动,做到了机构健全、计划周全、措施具体、人员落实、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经费保证、工作到位。
领导小组成员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强、经营管理能力突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集团公司把机制的创新作为突出创建工作实效性的保障措施来抓,首先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集团公司建立健全了涉及企业安全生产、商场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职工培训教育、优质服务、廉洁自律等方面制度1100多条。
以考核体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紧密结合,把软工作变成硬指标,是新世纪集团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特色之一。
集团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纳入了年度及日常考核的工作范畴,在每年初子公司与集团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精神文明建设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实行单位经理负责制。
集团对单位的月度考核成绩直接与正副经理的职务工资挂钩,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逐级负责、层层考核的工作机制。
组织领导的加强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使全集团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
丰富内容,突出重点,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加强思想建设,鼓士气树正气。
集团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单位内部形成了“知
荣耻、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全体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实现自我、奉献企业、服务社会的激情和决心。
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素质。
集团根据不同层次职工的特点和需要,采取不同形式的岗位培训方式,先后举办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12期,邀请知名专家、教授进行辅导座谈20次;在兰州大学、甘肃理工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等高校定向委培中层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20多名,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举办演讲比赛、参观学习、集中辅导等多种形式,每年培训党员、职工达1000人(次),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术、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集团员工接受培训率达到100%,专业技术人员比当初增加了40%,员工由大专以上学历占21%、中专(高中)学历占60%、初中学历占19%,提高到大专以上学历占30%、中专(高中)学历占60%、初中学历占10%。
集团形成了职工爱岗位、爱集体、创一流的意识和爱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的生动局面。
丰富宣传载体,弘扬企业精神。
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就是集团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团结奉献、务实创新、吃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拼搏过程,集团充分发扬这种企业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在平时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资产设备、办公耗材、会议接待等方面的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大力弘扬“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攻破一个个技术难关,为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团创办了以“扬企业文化、展员工风采”为宗旨的《新世纪集团报》160多期、以“整合资讯、树立形象”为特色的《新世纪商讯专刊》10期,建立了新世纪集团网站。
近年来,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宣传阵线的优势,报道登载员工在业务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倡导“真善美”,批评“假丑恶”,接受社会各界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起到了舆论引导、监督教育的良
好效果。
坚持诚信建设,履行服务承诺。
诚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灵魂,是集团确立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更是集团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集团一直把诚信作为跻身地方龙头企业、践行科学发展的基石,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了诚信建设的基本内容,要求下属单位及全体员工分别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童叟无欺。
坚决履行“消费者不满意就退货”的服务承诺,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优化内外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集团把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确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硬指标。
广成大酒店、物业小区、酒业公司、西沟门煤矿的绿化,集团商贸单位的亮化为平凉市区文明创建增添了亮点。
为落实集团优质服务标准,集团商贸服务单位在公共场所设立便
民椅、饮水机、休闲吧等设施,以“创设人性化消费环境,营造和谐氛围”体现精神文明建
设的成果。
整合力量,统筹推进,载体功能不断提高
集团党委、董事会一直把营造企业文化作为提升企业层次、扩张管理内涵、塑造企业形象的突破口来抓。
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对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职工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进行提炼,创作了企徽、企旗、企歌和企业口号,创办了内部刊物,形成了凝聚、动员和鼓舞员工的精神力量。
其次,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样式。
集团积极倡导健康的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打造特点鲜明的企业文化品牌。
集团成立了军乐队、礼仪队,坚持在周一、周六举行升旗仪式;建立了职工阅览室、健身活动室,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后举行集团运动会、职工体操比赛,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招商宣传、文艺促销、迎宾礼仪等一系列文化样式,使新世纪集团的企业文化特
色日益明显,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化规范管理、促进效益提升”是新世纪集团确定的2008年工作重点。
规范管理的核心是规范企业运营、规范员工行为。
集团党委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为基础,提出了“三自要求”即自学、自觉、自律,“五个到位”即做到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和谐相处沟通到位、爱护员工引导到位、文明礼貌服务到位,达到“四个提升”即员工素质整体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经营效益提升。
针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集团董事会确立了“亲情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总体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集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发挥新世纪集团特色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把精神文明建设与集团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集团工会建设和厂务公开紧密结合,与集团团委妇联工作紧密结合。
以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与企业盈利能力双提升为主线整合力量,使日常的管理与服务、员工的素质与收入、企业的效益与品牌统筹推进。
全体员工无吸毒、赌博、违法现象,无加入邪教人员,计划生育等综合治理指标均在规定范围之内,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功能明显增强。
搭建平台,培育典型,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优质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精神文明建设是优质服务的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与提升优质服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集团以“文明服务、微笑服务、优质服务、礼貌服务、售后服务”为内容的“五服务”活动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了平台。
2008年,举办优质服务知识竞赛5次、文艺演出9次、征文活动1次,每月进行培训学习,并向社会发放《消费
者调查问卷》200份,公示优质服务监督电话、实践测试450多人(次),收集了社会各界对集团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200多条,整改率达到90%以上。
优质服务工作的巩固和提升进一步加深了员工对本职岗位职责和文明服务的理解,使集团公司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培育出了典型的人和事。
今年以来,集团涌现出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20多人(次),收到消费者表扬信、感谢信8份,“5·12”地震灾害发生后,集团向平凉受灾区(县)捐款150万元,员工捐款近18万元。
十多年来,集团累计为社会捐赠达1000多万元,得到
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集团生产经营的稳步发展。
集团总资产上升到5.6亿元,经营产业由单一的商贸业拓展到商贸服务、房地产、建筑、工业四业并举,协调发展。
目前,集团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按计划逐步推进,部分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经营销售增幅较大,
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提升。
新世纪集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之所以富有成效,决定于5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集团党委、董事会领导坚强有力,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切合企业实际,符合发展需要;二是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重视服务,靠管理内强素质、以服务外树形象;三是集团以资本为纽带,财务、人事集中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民主集中,执行力强;四是新世纪集团在一个好带头人的领导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出了一支敢于面对挑战、勇搏激流、富于创新、乐于敬业、务实进取的领导集体,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行动;五是以文化建设为依托,以提高福利待遇为保障,增强了员工的向心
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