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期孕妇引产)。 7、抗疟药,青蒿素。 8、改善学习记忆和抗老年痴呆的人参皂苷。
开发新药和质量控制
三: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价值
21世纪天然药物的研究成为各国新药研究者的开发热点。 (一)、开辟扩大药源、促进新药开发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和先导物,以研究创制 新药,是世界各国新药研究科学工作者公认的有效 途径,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据不完整资料统计: 1984-1955年世界各国来源于植物的抗癌药和抗炎免 疫药占60%以上。近十年来国际上研究已发现,几 十种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正在进行ⅠⅡ期药物临床研 究。
1、药物疗效确定,但资源缺乏时,我们可以根据有 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在其他植物中寻找。 例如小檗碱:黄连、三颗针、古山龙。
2、根据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进行人工合成和结构改 造,以扩大药源和创制高效低毒的新药物。例如麻黄 碱、天麻苷、小檗碱。
有些天然化合物含量低,资源有限,不适合大规模生 产,可以利用全合成是生产天然产物的有效方法
区别几组概念
中药与天然药物: 中药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与植物药: 中药与植物药: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有时蛋白质、多糖也
是有效成分。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 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 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有效成分:是指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 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制首乌中具有致泻作用的蒽醌苷水解为几无泻下作用 的游离的蒽醌衍生物。
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
1、水溶性成分 单糖及低聚糖;淀粉;黏液质;氨基酸;蛋白质;无机成分。
2、水醇共成分 生物碱盐;苷;水溶性色素;鞣质;水溶性有机酸。
3、醇脂共溶性成分 游离生物碱;苷元;脂溶性色素;挥发油;非水溶性有机酸;树脂。
石杉碱甲(抗老年性痴呆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甾国际上首先完成了
外销旋石杉碱甲的全合成
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天然化合物,用合成方法较难获 得,或反应复杂,收率低没有工业生产价值,使用天 然及非天然易的的结构类似无或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 的办法北称为天然产物的半分或部分合成。
天然产物固然可以直接药用,但也存在诸如毒性,成 本,活性,资源,理化性质等问题,因此,以天然产 物为先导,经结构修饰和改造,进而开发活性更强, 毒性更低,理化性质更优越,成本更低廉的天然产物 的衍生物或合成作用品湿当今新药开发的主要途径之 一,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制药工程与精细化工系
王传金
绪论
教学目标: 1、熟悉天然药物的性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学 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意义。 2、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况。 3、掌握有效成分的概念,理解有效成分与无效 成分之间的辨证关系。
天然药物化学:应用现代理论、方法与技 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
有效部位:具有生物活性的混合成分.
二: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与未来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始于1805年由德国药师塞图 尔从阿片中提取吗啡碱。 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现新化合物的速度越来越快,19521962间发现新的生物碱数目是1107种;1962-1972间发现 新的生物碱数目是3443种;目前生物碱总数是一万多个。
研究主要内容:天然药物中各类型化学 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的方法与技术以及各类型化学成分的结 构检识、鉴定和测定等知识。还涉及天 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中药 制剂分析等内容。
一:概述
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 药80种,还有海洋药物是目前新药研究的热点。 天然药物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在于所含有的活性成分。 例如麻黄中的麻黄碱(平喘、解痉作用);伪麻黄碱 (升压、利尿作用)。黄连、虎杖。
抗肿瘤,毒性大。但10—羟基喜树碱毒性小。
香菇中的香菇嘌呤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如将香菇 嘌呤分子中的羧基转变为酯的结构,其降低胆固醇的 活性可提高十倍。
(二)、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麻黄平喘药,平喘成分是麻黄碱。中药复方的作用机 理?中药走向世界的瓶颈是什么?两方面:质量控制 和药理作用的机理。
建国以来,我国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 目前已有100多种活性成分被开发成新药。 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山莨菪碱、樟柳碱、罗通定等。 2、抗癌药,如紫杉醇、羟基喜树碱等。 3、心脑血管药物,蝙蝠葛碱、芹菜甲素等。 4、作用于肝脏的药物,五味子丙素(降低血清谷丙转氨 酶)
5、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灵芝多糖等。 6、抗生育药,棉酚(男性不育)、天花粉蛋白(中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中药复方的 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如 复方的实验设计、病理模型、药理指标及化学成分之 间的变化等等。
(三)、控制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药材的质 量和制剂的质量,例如中药银黄注射液中是金银花和 黄芩,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
(四)、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去粗存精,研 究中药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规律, 创制新剂型)。
(五)、为中药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炮制,使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变化,达到增强疗效,
降低副作用。
一种药物经过不同炮制也可发挥多方面疗效:
酒制大黄使泻下作用减弱,增强了清热、消炎、活血 化淤的作用。
蜜制大黄适用于老年体弱多病的便秘。 大黄炭适用于体内出血。 石灰制大黄则适用于外伤出血。 醋制大黄活血化淤的作用突出。
4、脂溶性成分 油脂;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