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复习提要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
信息一词最早出于拉丁语,意思是通知、报导和消息。
“信息”是宇宙的共生物。
除生物外,自然、天体、无生物均有其自身的“信息”。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的基本表述
信息论奠基人:申农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信息是人与外部世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传播学家:施拉姆信息是传播的材料。
人大教授:沙莲香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图象集合或符号序列。
我国信息科学家:钟义信信息就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信息的三要素:
信源:是信息的出处和源泉,也称信息源信宿:是受信者对信息处理和利用的结果
信道:是信源与信宿之间流通的通道和桥梁
信道传递信息的基本样式:模拟、数字两种基本样式
信息具有的个性:客观性、存储性、共享性、可控性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语言、文字、印刷术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电话、电报的发明与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
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一种战争形态,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样式,以信息主导权为主要争夺对象的一种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一)从战争本身的特点看:
一是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模糊,战争趋向平民化;
二是战争动因复杂,战争目的有限;
三是战争的内涵扩大,战争主体多样化;
四是作战节奏快,战争时间短;
五是战争毁伤破坏小,必要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六是作战行动在全维空间进行,地理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
七是战争一体化程度高,无形作战力量要素起决定性作用。
(二)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是围绕以下五个方面:
一个核心:就是信息技术。
它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基本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二种样式:硬打击与软控制性结合
三个环节: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
四个要素:涉及有人员、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
五维空间:陆、海、空、天、电磁与网络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一)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
1、战争的暴力性减弱
2、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
3、战争的主体多元化
(二)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
一是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将把常规作战效能推到极致
二是大量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使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
(三)军队将向小型、一体、智能化方向发展
1、军队的规模将加速小型化
2、军队信息系统的构成将高度一体化
3、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能化
四、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加剧了世界各国战略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增大了发展中国家战略选择的难度,特别是对我国国防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对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发展的角度搞好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以求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行国防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与关键是人才的问题
★:对本专题内容如有疑问,请发邮件至profliyan@,找李老师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