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我国城市地区的流行现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我国城市地区的流行现状
中国香港,1/4以上的成年人患有NAFLD,但这些患者中晚 期纤维化的比例较低(3.7%)一…。NAFI。D已成为中国大陆 和中国台湾常规健康体检者中无症状性肝酶升高的主要原 因。当前,从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可以预 见,在不久的将来NAFI。D患病率将进一步上升。NAFI。D
各个阶段的时点患病率仍不确定。 表1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的非酒精性
病率的数据不多。在工业发达地区,NAFI。D的年发病率估 计为6.0%~9.1%。2013年I.i等2。报道了一项在上海进 行的为期3年的队列研究,NAFI。D的年发病率为6.0%。
同年在浙江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非肥胖的人群中
NAFI。D的患病率达到7.27%,经过5年的随访累计发病率
为8.88%,年发病率为1.78%.年龄、男性、体质量增加、血 脂紊乱、尿酸、Hb、血小板计数与NAFI。D的发生、发展相 关。。2012年Zhou等“发表了平均随访年限为4年的队列 研究.得出在广东省的6个地区(包括城市和乡村),NAFI.D
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这些代谢紊乱状态共同增加心血管疾 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可能是中国患者将要面临的难题。
一、基本定义 超过5%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即为NAFI。D,NASH 的病理改变包括肝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或气球样变性和肝 小叶炎性反应,诊断需除外饮酒过度(无饮酒史或过去1 2个 月内的饮酒量男性<140 g/周,女性<70 g/周)和导致慢性 肝病的其他原因。虽然组织学检查仍然是NAFI。D诊断的
血管疾病的风险。 和单纯性脂肪肝相比,NASH预后不良,可进展为肝硬
化甚至肝细胞肝癌,在普通人群中病死率较高。NASH患者 的肝病相关病死率也升高,在NASH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 尤其明显。据报道,1/3以上的NASH的患者在平均5.3年 的随访问期内出现进行性纤维化,这些患者中,19.0%进展 为桥接纤维化,12.7%进展为肝硬化¨…。在10年期间,有 10%~29%的NASH患者发生肝硬化,4%~27%的肝硬化
群中,NASH的患病率是否随着年龄增长尚未明确。 2.肥胖: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转变,曾经“消瘦”的
相关,这或许为NAFI。D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提供了一 种新的解释,并有助于NAFI。D的诊断和治疗u“。 四、自然病程 临床调查发现,单纯性脂肪肝预后良好,生物化学指标 和病情基本不进展,但活组织检查发现单纯性脂肪变性的肝
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见表l[7…。2012年发表的上海地区
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发生NAFI,D的风险明显高于普
通人.NAFI。D现被认为是MS的肝脏表现。NAFI。D和MS
NAFI。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上班族中NAFI。D的患病率
为38.1 7%』j,明显高于2005年的患病率(约为1 5%)。在
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
金标准,但肝活组织检查在临床实践和社区调查中不易实
现。用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定
义的诊断标准实用性高,易于推广,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被广 泛使用。。。
二、流行病学 1.发病率:目前,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前瞻性研究仅在 部分地区展开.并且随访时间较短。故现有关于NAFI。D发
相应的成熟细胞因子。肝脏内的炎性小体能够介导针对来 源于肠道菌群的细菌碎片(从门静脉人肝)的免疫应答,产生
40支/d)和NAFI。D相关,吸烟和BMI对NAFI。D的流行有
协同作用,在儿童和成年期间有被动吸烟经历的女性患
促纤维化的炎性反应进而导致NASH。与此同时,炎性小体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构成参与肠肝之间的对话∽“。Henao—
索。有研究显示,血清生长激素的水平与NAFI。D和MS的
患病率显著相关,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低者NAFI。D患病率 高,NAFI。D患者中生长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生长 激素浓度和MS呈负相关一“j。此外,血清纤维母细胞生长因 子一21(主要由肝脏分泌)的水平增高是NAFI。D的预测因子,
和NI。RP3炎性小体和效应蛋白IL一18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
和干预-2 J。在老年人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NAFLD独立
为年龄与NAFI,D高患病率、晚期纤维化,以及NAFI。D中
的肝硬化的关系可能与疾病的持续进展相关,而和年龄本身 无关一…。过去一般认为NAFI。D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实际 上两种性别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男性患病率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患病率在50岁 之前明显低于男性.而在50岁以后大幅上升_。9 o。在亚洲人
加肥胖小鼠的肝脏脂肪变性,增强氧化应激,主动吸烟和 NAFI。D之间有潜在关联,吸烟和肥胖对NAFI。D易感性有 协同作用-”j。Liu等”一在上海部分社区老年人中开展的大 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排除混杂因素后大量吸烟(≥
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炎性小体在NAFI.D进展为 NASH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炎性小体是由细胞质内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对于NAFI。D患者,个体的脂肪分布可能比脂肪总量更 重要。无论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内脏脂肪含量都足肝脂肪 于脂肪 总量和BMI。
3。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包
括年龄、肥胖和MS及其并发症等。但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比,NASH的进展速度较慢,组织学严重程度较轻。
构成负性调节NAFI。D/NASH、MS的进展。肠道微生物可 能通过调节肠道通透性、低度炎性反应和免疫平衡,调节胆 碱代谢,调节胆酸代谢,增加细菌产生的内源性乙醇产量等
患者会发生肝细胞肝癌__1
8 9
15%)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完全正常。此外,即使按照西方的 肥胖标准,不肥胖的中国人群中NAFI。D的患病率也不 低~““一。在非肥胖个体中,BMI和腰围是NAFl。D发生、发 展的主要相关因素,即在BMI%25 kg/m2时,BMI和腰围的 微增可能显著增加NAFI。D的患病风险…。
三、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NAFI。D的危险因素和西方以 及亚洲其他地区相似。主要有肥胖、向心性肥胖和MS。有关 其他的相关因素,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此外, NAFI.D的基础研究也在进行中,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1.年龄和性别: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
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 4.06.023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XBR2013091) 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科 通信作者:保志军,Email:xinyi8681@sina.coril
史堡逍垡苤查;!!!芏!旦箜!!鲞筮!翅竺!i!』堕g!』!!!!!!!!Y!!:i!!盟!:!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我国城市地区的流行现状
张帆黄一沁保志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的平均发病率为9.1%,女性高于男性(9.7%比7.3%,P= 0.047),年龄、腰围增加是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血脂、舒张
五、炎性小体和肠道菌群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3.MS:NAFI。D在肥胖、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的人群 中非常常见,NAFI。D现被认为是MS的肝脏表现。2型糖 尿病和NAFI。D关系密切,并且患有2型糖尿病的NAFI。D 患者疾病进展更快,病理表现更为严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NAFI。D患者广泛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 MS的表现。然而,是NAFI。D引起代谢失调还是代谢失调 导致肝脏内三酰甘油堆积或两者都存在,目前还不明确。鉴 于NAFI。D和MS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和心血管疾病的高 度相关性,NAFI。D患者均应进行代谢状态评估。 4.吸烟:吸烟可增强胰岛素抵抗,加重代谢紊乱,那么 吸烟是否是NAFI。D的危险因素呢?动物实验表明烟草增
NASH预后则相对较差,1/a左右的NASH患者可进展为晚 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并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肝 癌。NAFI。D与代谢综合征(metobolic syndrome,MS)密切 相关,Ms是NAFI.D患者疾病进展的高危因素。肥胖、糖尿
NAFI。D发病率的调查研究需要进一步规范。 2.患病率:全球报道的NAFI。D患病率变化范围很大, 主要是由于调查人群和诊断方法不同。基于不同的评估模 型,全世界NAFI.D的患病率为6%~33%(平均20%)』一。 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NAFI。D的患病率成倍增长,不同地
压水平下降则是保护因素。范建高等一钉调查了5 402个无饮
NAFI,D)是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
和肝硬化在内的一系列疾病。随着肥胖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酒过度的健康个体并对其进行了2年的随访,NAFI。D的累
组织可发生炎性反应、气球样变性甚至轻度纤维化。Wong
中国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肥胖问题。在过去十余年内,成年 人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国内外的报道 均发现,肥胖尤其向心性肥胖是NAFI。D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肥胖者中,NAI。FD的患病率显著升高.并且随着肥胖 严重程度增加,NAFI。D患病率直线上升。由于遗传背景的 差异,不同种族之间个体的体质量分布不同。BMI相同时,
计发病率为6.1%,年龄、BMI、血清三酰甘油的浓度与 NAFI。D的发病显著相关。但这几项调查随访时间较短,
NAFI。D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在未来数十年可能将改变全
球肝病的疾病谱。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西化,中国
NAFI。D的发病率亦逐渐上升,在未来数十年可能超过乙型 肝炎成为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单纯性脂肪肝预后良好,
NAFI。D的风险较对照组高。 另外,部分流行病学调查还揭示了NAFI。D的病理生理
改变,或许能为NAFI。D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诊疗提供一些线
Mejia等一”j建立的炎性小体基因缺陷小鼠模型表明肠道微 生物和NASH组织学进展有直接关系,NOD样受体蛋白